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后母戊鼎——国之重器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摘登】

    三千九百多年前,殷商国力强盛。工匠们正在铸造一个巨大的青铜器。这项工程在当时堪称尖端科技,从采矿,冶炼,运输,合金,铸造,到修饰成形,过程漫长。它就是我们熟知的后母戊鼎,因鼎身的三字铭文而得名。

    铸造这件832.84公斤的青铜器,前后各道工序均需大量熟练工人协作配合。所需金属原料至少在1000公斤以上,而且必须有巨大的熔炉。学者们根据鼎身合范后的范线推测出制作方法的几种可能性,有的认为是分铸而成,也有的认为是地坑式浇铸鼎身,后加铸鼎耳。难度是器身各部分的厚度不同,几种合金溶液,冷却的速度不同,必须要做好协调快速浇铸才能完成。也许这个大鼎,不知经过多少次反复制作才得以成功。

    当时的欧洲还没有进入罗马时期,苏美尔人最早进入青铜时代,他们的青铜主要用于制作日常用具。

    殷商时,“国家大事,在祀与戎”,而殷商人的青铜主要用于制作祭礼器和武器,也开启了青铜时代的中国智造。

    关于后母戊鼎的争议从未停止,多数专家认为“戊”是商王武丁王后妇妌的号,因为武丁另一位王后,妇好墓中出土的一对“后母辛”方鼎,二者的相似度很高。甲骨卜辞中记录了许多妇妌和妇好的内容,她们管理各自的封地,也经常参与国家大事,妇好擅长军事,妇妌擅长农耕。如果说妇好掌握了至高军权,那么妇妌则掌握了至高的农耕祭祀权。

    农业是国之根基,重中之重。同为商代晚期,造型奇特的大禾方鼎,鼎上的人面颇似女性,铭文大禾,禾是谷物的总称,不妨猜想,方鼎盛谷物以祭地,圆鼎则盛肉以祭天。古人早有天圆地方的概念,地为方为阴,象征养育万物之母。由此猜想:方鼎是为祭地而造,由身份高贵的女性主持祭祀仪式。

    鼎所在之处,有了特别的动词叫作鼎立,大地也一定感受到了那不一样的分量。“鼎”逐渐成为象征国家和权力的传国重器,“问鼎”“鼎盛”“一言九鼎”等相关的词,成为庄严尊贵的指代。

    鼎中的王者——后母戊,封印着商代密码与故事的国之重器,今天却无言自威,呈现着辉煌与强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博先秦三大青铜重器聚首 后母戊鼎有一个秘密绝大多数人没发现
中国21大镇国之宝:件件都是价值连城
中国史连载:殷墟和甲骨文究竟能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商朝呢
中国历史上的39件镇国之宝!
命名为“司母戊鼎”的镇国之宝,多年后为何又改名为“后母戊鼎”?
人们熟知的“镇国之宝”司母戊鼎,为什么改名字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