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史入门篇(中)

继《世界史入门篇(上)》讲述了最初出现的王国和文明(公元前3500年 - 公元前800年)、古代世界(公元前800年 - 公元前450年)之后,本篇将继续按照时间线往后讲述中世纪时期历史和欧洲革命前的动荡时期历史。


中世纪时期(450年 - 1066年)


中东和非洲

  • 阿克苏姆王国(约公元100–940年)

是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北部地区的一个贸易国家 ,首都为阿克苏姆城,从公元前第四世纪的铁器时代至公元一世纪之间由于非洲之角重要的战略位置,它成为限制进出红海的船只的门户通道。

4世纪皈依了基督教的阿克苏姆王国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出现了一些富裕的城市。到公元7世纪末,他在地中海地区的贸易便不敌影响日益扩大的伊斯兰教阿拉伯,开始走向衰落。

紫色区域为阿克苏姆王国

  • 加纳帝国(约公元300 - 1240年)

非洲一古代黑人王国,中心约在尼日河中上游地区。是西元300年前后古加纳王国在塞内加尔河至尼日河上游之间建立。1076年,穆拉比特王国终于攻陷加纳的首都昆比,逼迫当地人民改信伊斯兰教。此后加纳帝国开始衰微,最后被马里帝国并吞。

非洲加纳帝国及周边

  • 伊斯兰教的诞生(约公元610年)

610年前后,一个住在麦加的阿拉伯商人穆罕默德见到一个幻象,幻象里,他受命于神阿拉,称颂他是唯一的无所不能的神,他不断宣扬自己的信念,引来不少支持者。

  • 倭马亚王朝(661年 - 750年)

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该王朝是穆斯林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先知穆罕默德逝世时因未对其继承人的产生方式作出任何指示,经过一系列混战,前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最终胜出成为哈里发。

公元679年,穆阿维叶宣布其子叶齐德为哈里发继承人,从而将伊斯兰哈里发选举制度破坏,阿拉伯帝国从此成为由世袭王朝统治的封建国家。

伴随倭马亚王朝的建立,其最大的反对派力量伊斯兰什叶派勃然兴起。在整个倭马亚王朝时期,中央政府与什叶派的战争一直持续不断,但什叶派从未被彻底剪除。什叶派最后协助阿拔斯王朝终结了倭马亚家族的统治。

倭马亚王朝

  • 阿巴斯王朝(750年 - 1258年)

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第二个世袭制王朝,古代中国史籍中称之为黑衣大食。于750年取代倭马亚王朝,定都巴格达,后于1258年被蒙古旭烈兀西征所灭。在该王朝统治时期,中世纪的伊斯兰教世界达到了极盛,在哈伦·拉希德和马蒙统治时期更达到了顶峰。

阿巴斯王朝

  • 法蒂玛王朝(909年 - 1171年)

北非伊斯兰王朝,又译法提马王朝,中国史籍称之为绿衣大食,西方文献又名南萨拉森帝国。以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得名。

绿衣大食区域就是法蒂玛王朝

远东

  • 中国文化的鼎盛期

隋朝(589年 - 618年),唐朝(618年 - 907年)

唐朝亚洲地图

  • 日本大化革新

公元前5世纪,日本大和名族建立了天皇统治的政权,并控制了日本相当一部分地区,自那时以来,天皇统治日本好几百年。

5世纪前后起,中国文化开始影响日本。7世纪,圣德太子依照中国隋朝的方式建立了一套中央行政系统,大约640年,孝德天皇开始了更长远的改革,史称“大化革新”。仿照中国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8世纪新都奈良,很大程度也是仿照中国唐朝都城长安建设的,日本人仿照中文发音发明了自己的官方语言,甚至日本的和服看起来也像唐朝时的服装。

  • 伽色尼王朝(962年 - 1186年)

是由中亚突厥人建立,统治中亚南部、伊朗高原东部、阿富汗、印度河流域等地的伊斯兰王朝,又称“哥疾宁王朝”,“伽兹尼王朝”,极盛时期为中亚帝国,占据着伊朗大部,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部分地区,阿富汗,巴基斯坦与印度北部。

伽色尼王朝

欧洲

  • 拜占庭帝国(395年 - 1453年)

395年1月17日,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逝世。临终前,将帝国东西部分分给自己的两个儿子继承。 其中的东罗马帝国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在此期间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到了17世纪,西欧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古代罗马帝国和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便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一称呼。

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起初其疆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到了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又将北非以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东南并入版图。7世纪国力达到顶峰。

7世纪穆斯林统治的阿拉伯军队横扫波斯、中东、北非,进入西班牙,674年至678年,他们从陆上和海上包围了康士坦丁堡,却没能攻占它。8世纪和9世纪的宗教冲突最终导致1054年东方教会大分裂。

1204年,帝国的首都新罗马(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拜占庭帝国

  • 基督教的发展

约500年,意大利人圣贝尼迪克特创建了早期的教会,传达教义的牧师医生都在这里致力于基督教的宣扬。

到6世纪时,爱尔兰大部分人的信仰都变成了基督教。

7世纪末,基督教在英国遍地开花。

之后传教士出行到高卢和德国,使得那些不信仰基督教的日耳曼人也皈依了基督教。新修建的教堂也变成了重要的学识和技能中心。传教士还是法兰克王国基督教领袖们的顾问,随着王国扩张到西欧和中欧(查理曼大帝时达到巅峰),基督教更广泛的宣扬,地位得到了巩固。

到了800年,西欧各国的帝王信仰的都是基督教。

9世纪斯拉夫人皈依基督教。

10世纪80年代末,基督教传入了俄国。

  • 法兰克帝国(481 - 843)

法兰克帝国是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分为墨洛温王朝(481-751年)和加洛林王朝,加洛林王朝全盛时期称查理曼帝国。

法兰克人3世纪南迁进入高卢(今法国南部)东北,西罗马帝国开始瓦解时,法兰克人乘机扩展地盘。486 年击溃西罗马帝国在高卢的残余势力,占领高卢地区,建立了墨洛温王朝,以巴黎为都。 751年,宫相矮子丕平篡夺王位,开始加洛林王朝的统治。丕平之子查理在位时大规模向外扩张。公元800年查理加冕称帝,成为查理曼帝国。

查理曼统治时期,将王国扩大到西班牙地区,德国和意大利的大部分地方也是他的疆域。在东方大举击败了阿尔瓦人,降服了部分斯拉夫人。查理曼大帝还将伦巴第人逐出了意大利,让意大利回归教皇的统治。800年圣诞节,他受罗马教皇利奥三世的邀请去罗马,被授予“罗马人的皇帝”的称号。

查理曼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于843年在凡尔登缔结条约,根据《凡尔登条约》内部分裂为三部分,即西法兰克王国(843年-987年)、中法兰克王国(843年-855年)和东法兰克王国(843年-911年)三国。855年洛泰尔一世(中法兰克)去世,870年,东西两个法兰克王国在墨尔森正式签订条约,瓜分了中法兰克王国的大部分。这个《墨尔森条约》给中法兰克王国留下的那一小部分,成了现代意大利的雏形;东西两个法兰克王国则分别奠定了德意志和法兰西的国家基础。

法兰克王国的形成与发展

美洲

  • 墨西哥特奥蒂瓦坎城、瓦里和蒂亚瓦纳科帝国

美洲大陆第一座大城市特奥蒂瓦坎位于墨西哥中国高原东北部,距今墨西哥城30英里。特奥蒂瓦坎古城,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遗址。古城建立于公元前150年到公元100年之间,在其繁荣兴盛的六、七世纪,全城有20万人口,规模可以和中国当时的长安相比。

瓦里(Wari)帝国是位于秘鲁的古代帝国,时间跨度大约从公元500年至1000年,首都在现阿亚库乔市附近,是安第斯山各帝国的基础。

蒂瓦纳科城位于玻利维亚,但是蒂瓦纳科文化的影响则不仅限于玻利维亚。这是南美洲的古印第安文化,分布在玻利维亚和秘鲁,并扩及厄瓜多尔南部、智利和阿根廷北部。

  • 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是现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国家的丛林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却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

依据中美洲编年,玛雅历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后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也称形成期,历法及文字的发明、纪念碑的设立及建筑的兴建均在此时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约4世纪-9世纪),此时期文字的使用、纪念碑的设立、建筑的兴建及艺术的发挥均在此时期达于极盛;后古典期(约9世纪-16世纪 ),此时期北部兴起奇琴·伊察及乌斯马尔等城邦兴起,文化也逐渐式微(衰弱)。玛雅从来不像中国、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16世纪时,玛雅文化的传承者阿兹特克帝国被西班牙帝国消灭。

特奥蒂瓦坎成和玛雅


动乱中的世界(1050年 - 1700年)


中东和非洲

  • 马里帝国(13世纪上半叶 - 17世纪初)

加纳帝国灭亡后,西非的凯塔人崛起了,大约1230年,他们建立了马里帝国。

马里帝国是西非中世纪时的一个强大伊斯兰教帝国,是北部非洲以南的广阔内陆中幅员最为辽阔的国家,古代最重要的伊斯兰文化与财富中心之一。

据阿拉伯文献记载,其全盛时期的版图,南起热带雨林,北至撒哈拉大沙漠,西抵大西洋岸,东达豪萨人居住地区。首都为尼亚尼。

马里帝国

  • 桑海帝国(15世纪 - 16世纪)

桑海帝国是西非一古国,15世纪至16世纪最盛,为萨赫勒地区最后一个黑人土著大帝国。

7世纪时桑海人在登迪建立小王国,后迁至加奥,先后臣属于加纳帝国和马里帝国,逐渐皈依伊斯兰教。

15世纪后期,桑尼·阿里即位后沿尼日尔河大力扩张,占领马里帝国中心城市廷巴克图,正式建立桑海帝国。

桑海最盛时期领土西至大西洋,东至豪萨人区域,北至摩洛哥南境。

桑尼·阿里死后国家陷入内乱,1590年,摩洛哥军队入侵,占领加奥、廷巴克图等地,桑海帝国瓦解。

桑海帝国

  • 葡萄牙人探险和大西洋奴隶贸易的产生(15世纪 - 18世纪)

整个15世纪,通往亚洲航线的葡萄牙人的足迹,遍及非洲西海岸。

1488年巴托洛梅乌 迪亚斯绕过了非洲南端之后,另一位葡萄牙探险家瓦斯科 达 伽马打开了欧洲和东方之间的海上贸易航线,他曾三次航行至印度,还成为葡属印度的总督。

欧非两洲一开始贸易,奴隶就已经是商品了。欧非两洲的奴隶贸易主要开始于十五世纪末期,也就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的时候。1650 - 1850年间,有1150万非洲黑奴被卖掉。

葡萄牙新航路开辟

  • 十字军东征(1095 - 1291)

第一次东征由诺曼人领导,包括法兰西、德国和意大利南部的军队。两年征讨后,1099年东征军夺得了耶路撒冷城,穆斯林居民惨遭屠戮。东征军控制了耶路撒冷近一个世纪。

1187年,耶路撒冷又被埃及、叙利亚、也门和巴勒斯坦的苏丹萨拉丁夺得。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狮心王查理)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巴罗萨 弗雷德里克一世组织了第三次东征,他们夺得了阿克,却没能夺得耶路撒冷。

第四次东征时威尼斯的商业利益驱使东征军洗劫了康士坦丁堡。

第六次东征时军队暂时夺得了耶路撒冷,但1244年再次失守。

1291年的第九次东征,阿克最后一个基督教要塞失守,标志着东征彻底结束。

尽管200年里战乱不断,但是巴勒斯坦大部分领土仍然在穆斯林的手中。

十字军东征

  • 奥斯曼帝国(1299年 - 1922年)

奥斯曼帝国为土耳其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土耳其人初居中亚,后迁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之苏丹与也门。

奥斯曼帝国自消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

奥斯曼帝国是15-19世纪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欧洲基督徒国家的伊斯兰势力,在1856年3月30日的《巴黎会议》里,奥斯曼帝国被承认为欧洲国家,但帝国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强的冲击,以卡洛维茨条约为主要标志而于19世纪初趋于没落,并最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败于协约国之手,奥斯曼帝国因而分裂。之后凯末尔领导起义,击退欧洲势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至此灭亡。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 波斯萨菲帝国(1501年 - 1736年)

萨非王朝又称沙法维王朝、波斯第三帝国,是由波斯人建立统治伊朗的王朝。

1502年,伊斯玛仪在伊朗建立萨非王朝,伊斯玛仪自立为伊朗王,建都大不里士,为了巩固新的政权,萨非王朝宣布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并且开始了什叶派教义的宣传活动。阿巴斯大帝时期王朝达到全盛。苏莱曼时期(1666—1694 年),萨非王朝开始衰落。

萨非王朝将伊斯兰教什叶派正式定为波斯国教,自萨珊王朝之后首次完全统一了伊朗的东部与西部各个省份,由此重新激起了古代波斯帝国的遗产,是伊朗从中世纪向现代时期过渡的中间时期。

萨菲帝国

远东

  • 日本的统一(12世纪 - 19世纪)

自12世纪来,日本一直由军事领袖幕府将军领导。

16世纪室町幕府走向衰落,日本进入内战时期。1543年葡萄牙商人和基督教传教士来到日本,大名织田信长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武器设备制服了其他大名,1573年罢免了最后一位室町幕府将军。

1582年织田信长的将领丰臣秀吉取而代之,1590年其权势得到增强,统一了日本大部分地区。

1598年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创建了德川幕府,这支政权一直维持到1868年明治皇室重新掌权。1639年,除了一些荷兰人之外,所有欧洲人都被驱逐出境,日本人也禁止出境,开始了为期两个世纪的锁国政策。

德川幕府时的日本

  • 蒙古帝国(1206年 - 1260年)

1206年,孛儿只斤·铁木真在斡难河上游的大忽里勒台被推举为大可汗,标志着大蒙古国的诞生。铁木真及其子孙在对外征战中,开拓了东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亚、南至波斯湾的辽阔疆域,国土横跨亚欧大陆,极盛国土面积达三千余万平方公里(含西伯利亚北部),是连续面积最大的帝国。

蒙古西征后,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四大汗国的统治者在血统上出自“黄金家族”,同奉大蒙古国为宗主。

蒙古帝国

  • 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7年)

帖木儿帝国是中亚河中地区的突厥贵族帖木儿于1370年开创的帝国。首都为撒马尔罕,后迁都赫拉特。鼎盛时期,其疆域以中亚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从今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囊括中亚、西亚各一部分和南亚一小部分。

帖木儿出生在西察合台汗国,即当代的乌兹别克斯坦,是突厥人,信奉伊斯兰教。

帖木儿帝国

  • 黑死病(14世纪)

14世纪时,一场尤为致命而恐怖的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席卷了亚洲、欧洲和中东。据估计,亚洲约有25万人,欧洲也有25万人(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中东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同样如此。

这种病起源不明,一种说法是起源于中国云南边境,由老鼠身上的跳蚤传播的病原菌飞速席卷了中国,并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

1347年,大约是蒙古军队保卫克里米亚的卡法时,黑死病最先入侵欧洲。先传到了意大利,然后遍及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同一时期传入中东各地,包括黎巴嫩、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伊拉克、伊朗、土耳其。

  • 中国明朝(1368年 - 1644年)

明朝世界地图

  • 莫卧儿帝国(1526年-1857年)

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 在帝国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等地。莫卧儿帝国上层建筑是穆斯林,而基础则是印度教,波斯语是宫廷、公众事务、外交、文学和上流社会的语言。

莫卧儿帝国衰落后,大英帝国、法兰西殖民帝国、荷兰殖民帝国和葡萄牙殖民帝国等殖民帝国在印度争夺殖民地,最终英国胜利,使莫卧儿皇帝成为傀儡。1858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称号,成立英属印度,莫卧儿王朝灭亡。

莫卧儿帝国

欧洲

  • 百年战争(1337年 - 1453年)

百年战争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

战争的诱因主要是有关领地:爱德华三世任阿基坦公爵期间,不想对法国国王效忠,声称要篡位。弗兰德斯利润丰厚的羊毛贸易也引发了争端。

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英法百年战争

  • 文艺复兴(14世纪 - 16世纪)

欧洲与远东和伊斯兰世界日渐频繁的解除,刺激了新的学说和思潮的诞生,引起了人们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与价值的兴趣。这种艺术与知识的觉醒--被称作唯一福星。

最早于14世纪出现在意大利。学者们重新找到并钻研古典作品。文艺复兴丰富了人为主义思潮的内涵,这使得个人能力比神和超自然的事务更为重要。艺术家们,如波提切利和米开朗琪罗,开始以更写实的手法来描绘人物形象,而意大利诗人,如但丁和彼得拉克,则更关注人的天性。达芬奇也是这一时期文艺复兴人的典型。

  • 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16世纪)

伴随文艺复兴学者们对罗马天主教教义的争论,人们对罗马天主教堂的权势和腐败不满,这导致了北欧人纷纷摈弃天主教,改信新教。新教观念迅速传播到德国、瑞典、丹麦、荷兰、法国、苏格兰等地,各个国家纷纷宣布与罗马天主教堂脱离关系。

罗马天主教堂马上开始反对宗教革命,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分歧导致了一系列的欧洲战争。这一时期欧洲几十年都处于宗教迫害,宗教战争的形势下。

宗教革命是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从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该运动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因而西方史学界直接称之为“改革运动

宗教革命后宗教分部

  • 欧洲殖民和贸易帝国

16世纪为了避开不断扩张的奥斯曼帝国,寻找新的贸易途径,欧洲大力发展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由此开辟了一个向外部探索的伟大时代。

1498年,葡萄牙率先开启了通往东印度群岛的海上航线,在非洲海岸和中国澳门及印度国阿家里了一连串的贸易驿站,派遣船队远航至美洲。

与此同时,西班牙也开始海上探索,1520年,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乘船环游地球一圈。西班牙随后占领了西印度群岛以及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到16世纪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到了17世纪,英国人和荷兰人也开始与垄断贸易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竞争。17世纪初,英国派船队抵达北美,在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以及西印度群岛定居。1600年,伦敦商人建立了东印度公司,来处理与东印度群岛之间的贸易事物。1602年,荷兰人建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自此也建立了一个收获颇丰的大贸易帝国。

17世纪前十年间,法国也在北美和加拿大、加勒比海岸以及印度获得了大量殖民地。

美洲

  • 阿兹特克文明(14世纪 - 16世纪)

阿兹特克是一个在14世纪-16世纪的墨西哥古文明,其传承的阿兹特克文明与印加文明、玛雅文明并称为中南美三大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古文明,于15世纪在墨西哥中部建立了帝国。拥有较精确的历法系统;农业方面,灌溉技术发达;经济方面,已经出现了原始阶段的“货币”;宗教神话具有鲜明的特色,且对后世也影响深远;阿兹特克人的建筑技术也非常出色,能够建造出十分雄伟的建筑,特诺奇提特兰古城便是最好的证明;此外,阿兹特克社会阶级划分森严,并拥有完备的法律系统。

  • 印加文明(11世纪 - 16世纪)

印加帝国是11世纪至16世纪时位于美洲的古老帝国,帝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位于今日秘鲁的库斯科。印加帝国的中心区域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上,其版图大约是今日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一带。其主体民族印加人也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文明的缔造者。

印加人有高度发达的手工冶炼、纺织和制陶技术。他们还修建了宽广的马路(约15500英里或25000公里,这个长度仅次于古罗马文明修的路)。

  • 西班牙征服者(16世纪)

1519年11月,西班牙人赫尔南多·科尔特兹率一支约400人的远征团抵达墨西哥,从古巴登陆,随后去了美洲中部和南部。

阿兹特克帝国被西班牙人灭亡后,西班牙人占领了这里,并把这里命名为“新西班牙”。

受巨额财富的诱惑,西班牙人搜寻了整个“新西班牙”,希望找到传说中的“黄金之城”、“黄金国”,却失望而归,但他们在秘鲁和墨西哥发现了银,于是他们将银子运回了西班牙(这使得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富有也最强势的国家)。

西班牙人还带来了许多欧洲疾病,如天花和流感,这使得美洲人口剧减,还有上百万人死于银矿和农庄里。死亡的人数甚至超过了因黑死病而亡的人数,1492年至1650年,估计美洲土著居民减少了80%~90%。由于劳动力缺失,在1500年控制了巴西的葡萄牙人把非洲黑人引进。

  • 新法兰西(16世纪 - 18世纪)

1534年抵达加拿大的是法国探险家雅克·卡地亚,他在圣劳伦斯河地区建立了一个法国殖民地。1604年,法国皮毛商人在阿卡迪亚登陆,1608年,法国探险家塞缪尔·德·尚普兰在圣劳伦斯河上建立了一个贸易站,后发展为魁北克城。皮毛商人和天主教传教士在五大连湖和哈德逊湾营生传教,1682年,法国探险家德拉萨尔顺着密西西比河到了其入海口,占领了整个河谷地区,并将这里命名为路易斯安那,是按照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名字而命名的。

加拿大这个名字法语意即“新法兰西”。17世纪中期,想要垄断皮毛贸易的土著易洛魁族人与法国支持的以阿尔岗昆语为语言的部落之间,爆发了无情的“海狸战争”(或称易洛魁战争)。17世纪后期,欧洲的英法大战导致了四次殖民地之间的战争(1688年至1763年),新法兰西和新英格兰都分别与自己的印第安同盟发生战争。到1713年,法国被迫将阿卡迪亚大部、纽芬兰和哈德逊湾交由英国统治,新法兰西的其他地区在1763年的“七年战争”后由英国和西班牙瓜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马帝国、希腊与土耳其的历史渊源
最简明欧洲中世纪史
罗马帝国崩溃后,西欧再次掉入深渊
欧洲文明简史概要(十) | 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
一张大事年表,让你快速了解世界历史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其实没有半点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