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八部医典(上)

张仲景(约150—219),东汉末年医学家,名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其作品《伤寒杂病论》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书中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张仲景原著为《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一部分被后人整理编纂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与内科杂病。

王叔和(201—280),名熙,魏晋时高平人。他“专好经方,洞识养生之道”,其著作《脉经》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三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并有很多创见,是中医脉诊的奠基之作。他还为整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作出贡献。

《脉经》王叔和在吸收前人脉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而作《脉经》。《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巢元方,约生活于隋唐年间,曾任太医博士,籍贯、生卒年均不详。

《诸病源候论》又称《巢氏病源》,是巢元方奉诏主持编纂而成。书中每条专论包括疾病发生原因、病理转化、病变表现,专论后附有导引法等外治方法,以示本部巨著专为探讨 诸病之“源”、“候”而设。该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病因学、征候学理论得以系统建立。

孙思邈(541或581—682),唐代京兆华原(即今陕西省耀县)人。他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年过百岁而视听不衰。他边行医,边采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被尊称为“药王”、“真人 ”。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千金要方》书中汲取《黄帝内经》中的脏腑学说,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他还研究和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论》;搜集了前朝许多医论、医方、针灸等经验。该书和他的另一著作《千金翼方》在医学上起到了上承汉魏,下接宋元的历史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仲景对医学的贡献
为中医文化“问诊把脉” 《似是故人来》第五期
中医名家-张仲景与《伤寒论》
艾灸古籍 伤寒论(2)
中医与疫病
胡希恕先生:古方何以治今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