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一名“老五届”医科大学生的赤脚医生生涯(三)
拾光而上
原创
2022-3-29 23:26
我是土生土长的潍县本地人。
家乡的民风、民俗,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切的一切,我都再熟悉不过了。他们所有人的生活习惯、所有人的喜好,同样也是我的生活习惯和喜好,所以非常容易与大伙打成一片,很快我便将自己融入了大伙中间。
各村村民,无论男女老少,不管是常年出门在外的、还是常年卧病在床的,都把我当成了他们熟悉的医生和信任的朋友。我都快成了家喻户晓的“大”人物,更成了村民们十分信赖的“自家”医生。这也让我对自己的付出,感到了莫大的欣喜和自豪。
在那段时间里,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村民来人叫一声,我总是二话不说,骑上车子,带上药箱,跟着就走。现在这么说,好像有人会产生疑问:“怎么觉悟就那么高?就不怕有坏人暗算?来人不认识也跟着走?……”
实话实说,那时的确是如此,确实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不管是什么时间,不管来回路程有多远,也不管是什么样的病人……从来都没有拒绝过,而且当时绝无什么出诊费、夜班费、加班费之类,“收红包、要回扣”这些词,当时好像还没有制造出来,至少自己当时绝对没有听说过!
其实在那些年月,也并非只有本人能做到病人来叫诊跟着就走,因为村民当时普遍都还有个“有病请医生来家看”的习惯,也因当时医院就那条件,周围的群众普遍对医生都了解,尤其是老人家及卧床病人,就像现在一些电视剧中演的剧情一样,他们常常是来点名叫医生,而且叫熟悉的、叫他们自己认为信得过的、或听人介绍技术强的医生……
而且,那时本院门诊的武大夫和妇科的管大夫等老医生,比我被叫出诊的次数还要多得多,因他们已在当地工作多年,当地群众对他们更为熟悉。
当年绝大多数妇女生孩子,都习惯了请大夫到自家的炕上去接生;常年卧床的病人,尤其是冬天,连被窝都不出,病重了就叫大夫来家,让在炕上给诊治、在炕上给输液;再加上当年交通确实不便,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习惯了,“习惯成自然”。
被叫的医生多数也都是几乎从不打折扣,基本是叫着就走,有求必应。白天甚至晚上被叫出诊两三次,是家常便饭。
当然这还主要是因为当年的那个大环境,似乎从无被骗、被劫之忧。那时家家都无什么防盗门、防盗锁之说,在门上插一门栓,或在门上挂一个“带挂子锁”,以提示无人在家就是了。
家里的大孩子六七岁该上学啦,就自己跑到村前的小学校去上学,妹妹偷偷地跟在后边。放学了,他们就在街上找小孩玩,或跟着去某一个人家。父母下了班,往往先不顾得找孩子,而是先急着做饭,因晚上还常常要政治学习、开会,或值夜班。直到饭做好了,再到门口叫着小孩的名字喊:“某某来家吃饭了!”孩子也是“怎么养怎么长大”。
我有一次在晚上去四里外的王家庄子,为一个“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人出诊,因村间小道湿滑,而且要越过一条水沟,在推着车子上围墙时,连人带车滚到了沟下,被磕得满脸满身是血,幸亏当时年轻,要是现在简直就不敢想象,就那一摔,出现个多处骨折,都是极有可能的。
可是那晚我照样坚持着给病人输了液、用了药,看着她病情缓解了,才在黎明时分,只身推着车子回到了医院,虽然累得不行,但觉得毫无怨言,摔了,也只能怪自己太笨。
当时医院妇科已五十多岁的管大夫,就是因下着小雪,路上结冰,还骑自行车去八里外的蒋家村出诊,摔倒后发生了尾骨及右臂骨折。同样没见过她因此发生过一句怨言,似乎大家都觉得,作为乡村医生的正常工作就应该是这样的。
从这方面讲,抛开个人的得失,我深刻体会到:我们这一批人,按照毛主席的“6.26指示”离开城市,到农村来安家落户,的确是为广大的农民解决了很大很大的缺医少药的难题,为中国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综合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不小的推进作用。(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在坝上老百姓心中,他就是“大医”
大爱无疆
五莲县邱村的鬼和龙
大山里的乡村医生
村子西面山脚下那盏神秘的灯
今天你打医骂医,二十年后谁来为你看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