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8年聂凤智对战蒋介石空军获胜,事后指示:今晚飞行员可以喝酒

静心历史录

聂凤智和妻子孩子

前言

1932年4月的一天,在湖北孝感县的一个草坪上,停放着一架飞机,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缴获的第一架飞机。

战士们好奇地围住这个自己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指指点点,看着热闹,其中,有一个身材矮小的年轻战士,他睁大眼睛,一边看一边想,“这东西是怎么飞上天的呢?”

这名年轻战士,就是聂凤智,他没想到的是,二十年后,自己成为了空军司令员。

空军司令员

建国前,聂凤智是没有接触过空军的,建国后,一纸调令下来,聂凤智就这么成为了华东军区空军司令,抗美援朝的时候,聂凤智更是被任命为中朝联合空军司令。

中国人民志愿空军

在陆军,聂凤智是足智多谋的虎将,来到空军,聂凤智却连空军最基础的东西都一知半解,既然不会,那就学,下定决定后,聂凤智便不耻下问,每天向苏联顾问请教。

苏联顾问本来打算在中国待一个月,但是因为聂凤智,他最终待了两个多月,就是在这短短的两个月中,聂凤智的空军专业知识提升飞快。

为了亲身体验空战的独特性,聂凤智非要苏联顾问带着他驾驶战机,苏联顾问有些为难,上天开一圈并不难,可是聂凤智想要的,不是轻轻松松上天溜一圈,而是要感受真正的空战危险动作。

众所周知,空军挑选飞行员是极其严格的,就是因为飞行对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很多空战战术动作,是普通人压根没法承受的,遇上个身体不好的,轻则呕吐昏迷,重则血管爆裂。

那时候,聂凤智已经40多岁了,多年的战争经历,还搞得他一身伤,按道理来说,聂凤智这种情况,本来是不能坐进战斗机驾驶舱的,可是架不住他软磨硬泡,最后还是说服苏联顾问带着自己上天感受一把。

聂凤智

不过,苏联顾问也跟聂凤智打好招呼,如果他的身体有任何不适,一定要马上说出来,聂凤智答应了他。

于是,苏联顾问带着聂凤智“上天”了,最开始,苏联顾问不敢做任何激烈动作,每次缓慢地做完一个动作,都要问聂凤智身体怎么样,还行不行。

聂凤智每次都特别自信地回答,“特别好”“没问题”“继续!”,苏联顾问渐渐放下心来,把一系列空战战术动作都演示完了,回到地面上,苏联顾问回头一看,聂凤智已经又晕又吐,站都站不起来了。

就是凭借这股狠劲,聂凤智很快便成为了“空战英豪”。抗美援朝期间,中朝不论从飞机数量、装备质量还是技术水平,都远不如号称“空中霸王”的美国,但开了窍的聂凤智,依靠独特的打法,在朝鲜空战中,取得了不容置疑的优势胜利。

美国空军参谋长也曾吃惊地表示,“中国好像一夜之间就成为了世界上的空军强国之一。”

聂凤智

准备工作

同一时间,蒋介石依赖着自己手里还算“强大”的空军,对大陆进行侦查和破坏,那时候,蒋介石的空军几乎深入大陆的每个角落,就连北京都不能幸免。

据统计,光是1955年至1958年期间,蒋介石的空军就进入大陆多达15546次,投弹339枚,扫射110次,大陆沿海军民伤亡704人,损毁各型船只63艘。

因为抗美援朝和国际形势的缘故,新中国之后慢慢建立起来的空军大都驻扎在北方,南方空军力量薄弱,不得已,只能对蒋介石空军的骚扰进行忍耐。

直到1957年12月18日,毛泽东考虑到空军实力大增,形势也比较好,便作出了“考虑我空军1958年进入福建”的批示。

毛主席

1958年初,相关单位制定了“空军入闽”的计划,时间定为1958年7月至8月期间。7月之前,因为保密的缘故,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动作,直到7月18日晚上,聂凤智接到一通电话,一切才开始飞速有序地运转起来。

这通电话是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打来的,“老聂,主席今晚发话了”,聂凤智当即困意全消,拿出纸笔做记录,

“老聂,军委已经决定组建福州军区空军,你来当司令,不要到北京来了,直接去福建,你的委任状随后就到,尽快把战前各项准备工作全面抓起来........”

19日凌晨,聂凤智已经站在了福建晋江罗裳山的空军指挥所中了,这个指挥所设在掘开式坑道中,64平米的一个地洞,里面塞进去各种作训、通讯、电台等机器和参谋人员共100多人,在这里,半年前的计划将由白纸黑字变为现实。

福建过去有一个空一军,但是这个空一军只管高炮、雷达、探照灯和机场修建,从1954年开始,建了7个机场,可一架飞机都没没有,聂凤智需要在一个月内完成空战的准备,确实困难又紧急。

聂凤智每天半夜三点进入指挥所,叼根烟便开始忙活,一直干到太阳落山才回去眯一觉,醒了又回到指挥所。

刘亚楼

这里环境过分糟糕,吃不好,睡不好,但没有人发牢骚,他们只能争分夺秒。

所有的开始都是问题叠着问题,每天,助理、参谋都会战战兢兢地把一份份问题报告呈给聂凤智,大多数时候,聂凤智只是看个标题,批示一个“某某部门阅处”便放到一旁。

在聂凤智看来,空军入闽就是大搬家,要是没问题才是见了鬼,如果自己什么都管,反而等于什么都不管,没有一只手就能拍死所有跳蚤的,所以,该谁的事就要交给谁去管好,自己的任务,就是掌握好整体的进度,给下面多一些宽容。

可能也正是因为聂凤智这样的办事方针,才使得新成立的福空上下能够拧成一股绳,不少下级对聂凤智,是绝对尊敬佩服的。

他有魄力、够果断,空战决定胜负可能就是那么零点几秒的事情,因此最怕指挥黏黏糊糊,打了一辈子仗的聂凤智,有头脑有谋略,该怎么打仗,在脑子里是非常清晰明确的。

只过了20多天,聂凤智便给刘亚楼发了报告,一切已经准备就绪,聂凤智再也不是20多天前,那个没有一架飞机,只有七八个人十几把枪的“光杆司令”,如今,他手中已经有520架作战飞机,17个团的空军战士了。

刘亚楼与飞行员

福空首战

7月25日,福州军区空军完成一切空战准备,只等拉开序幕,只要蒋介石的空军再次入闽,这便会是福空的首战。

有一回,毛泽东碰上彭德怀,跟他开玩笑说,“彭老总,你把那么多飞机开去海边了,我们的老朋友会不高兴的,人家派出哼哈二将,你的先锋是关云长还是鲁提辖呀?”

听上去是玩笑话,但是彭德怀明白了毛泽东的意思,不久后,他找到刘亚楼,“刘司令,毛主席对于空军入闽能不能打好第一仗很关心,我记得长征的时候,你的红2师一直打头阵,可是打出名堂的,空军里面,也得搞出几个'红2师’啊。”

然后,刘亚楼联系了聂凤智,“老聂,我把空军几个最能打的部队交给你了,要打,就一定得给我打下来!”

聂凤智当即在福空召开了会议,他跟师团干部们说,“《水浒传》里面有个李逵,三板斧解决问题,咱们这第一板斧下去,必须得'见血’,得让他们吃不消!”

彭德怀

7月29日,阴了很久的天空终于放晴了,不出所料,蒋介石的空军很快便出现在了大陆上空。

蒋军空军有个少校,叫做刘景泉,他是蒋军空军中的精英,过去在菲律宾举行的“飞行兄弟大会”上,夺得炸射最优成绩,还得到了蒋介石的召见。

这一次,便是由刘景泉亲自带队,而他即将碰上的,是空18师师长林虎,早在空军入闽之前,林虎就多次到沿海地区观察蒋军空军的活动规律了,27日,他带着自己最精锐的赵德安中队,冒雨飞往汕头机场。

等了两天,林虎看见了4架蒋军飞机,他戴上耳机,开始监听蒋军飞行员和地面指挥的通话,林虎需要把握最佳时机,让自己的战机升空,太早会因为在上空滞留时间过长而被敌人发觉,太晚则会失去伏击敌机的机会。

根据之前的观察,林虎知道敌机在到达澎湖后,会和地面指挥所有一次简单的交流,他就是在等这次交流,因为敌机来到澎湖,就是我军战机升空的最佳时机。

林虎

终于,林虎耳机中传来了蒋军飞行员模糊不清的话语,林虎马上命令赵德安中队起飞。赵德安中队共4人,其中,1(赵德安)、2(黄振洪)号机是长机组,3(高长吉)、4(张以林)号是僚机组。

中队升空后,很快就发现了蒋军的踪迹,按照指示,我军僚机组出其不意地咬住了敌军的僚机组。

很快,敌军僚机组发现了我军僚机组的身影,它们开始变换位置,试图甩掉我军僚机组,敌军长机组也开始迂回,想要包抄我军僚机组。

没想到的是,我军僚机组追击敌军僚机组只是假象,真正的计划是,趁敌军长机组转身的时候,我军僚机组予以炮击。

刹那间,我军僚机组便开了火,敌军2号长机被命中坠落,而驾驶敌军1号机的刘景泉左右摇摆躲了过去。

赵德安画像

4号机张以林没能击中刘景泉,直接调转方向,紧紧咬住,刘景泉赶忙快速下坠,想要摆脱张以林的追击,张以林压根不放弃,直接从2000米追到200米,在距离150米的时候,张以林开了炮。

这次打中了刘景泉的左侧机翼,可是距离地面太近,张以林没法继续开炮,只能跟着刘景泉拉高战机,最终看着刘景泉负伤逃走。

由于敌军1号机负伤过重,刘景泉在开到安全地点后,被迫跳伞弃机。

就在我军僚机组和敌军长机组激战的时候,我军长机组也锁定了敌军僚机组,赵德安连开三炮,对面当时就冒了浓烟,敌军4号机见此情景,自顾自的逃命去了,敌军3号机摇摇晃晃,拖着残躯逃走了。

整个空战用时6分钟,4对4,蒋军战机被击落击伤3架,我军则分毫未伤。战后,军报在头版报道了这一喜讯,收到捷报的各级领导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聂凤智则给了林虎一个特殊的指示,“今天晚上,赵德安中队的飞行员可以喝酒!”

庆祝3比0胜利

温州湾空战

虽然福空首战大获全胜,可惜,蒋介石空军屡教不改,9月24日,上百架蒋军的F-86战斗机再次出现在大陆上空。

这一次,蒋军也算是有所准备,他们的F-86战斗机上面,配备了一种叫做“响尾蛇”的红外线导弹。

这种新式武器是美军都未曾在实战中使用过的,如今提供给蒋介石,就是把他们当试验品,用来检测“响尾蛇”在实战中的武器特性。

我军第一时间发现敌机来袭,聂凤智一声令下,在各个机场严阵以待的米格战斗机当即升空应战。

装配 F-86战斗机上的“响尾蛇”导弹

当时定好的指挥方案,其实是“时间差”战术,就是说,这批飞机来,那批飞机走,以保证空中连续的力量。

结果,起飞时间没搞好,各个机场的飞机几乎同时间飞到泉州上空。空战当中,任何一个小小的意外,都有可能导致一场战役的失败,而这种阴差阳错同时出现的情况,更是直接将作战计划全部打乱。

聂凤智并没有慌乱,他迅速调整策略,果断放弃“时间差”战术,命令在蒋军空军全部抵达战场后,我军所有飞机从四面八方将它们团团围住。

这种作战方式过去常出现在陆军作战中,叫做“口袋战术”,这种战术第一次出现在空战中,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

聂凤智的命令一下达,我军飞行员便默契迅速地改变了之前的作战术,当即就把蒋军空军的队形给打散了,导致对方压根找不到时机发射导弹。

蒋军的地下指挥所以为是我军故意布下了“口袋战术”,为了不让自己掉入“陷阱”被团灭,当即选择全部撤退。

王自重

然而,在另一空域,王自重带领小编队稍晚一步到达战场,4人编队以破釜沉舟的架势向着蒋军俯冲下来,蒋军队伍瞬间被冲散。

突然,王自重发现了战机,他锁定了一架敌军长机,并招呼自己的僚机张崇德,决定对敌军长机展开一次夹击。

对面长机很快便发现自己被王自重盯上了,吓得大惊失色,赶紧逃跑,王自重死死咬住,不愿放弃。

可是,敌机太多,僚机张崇德也被包围了,无法向王自重提供支援,这个时候,王自重接到了地面指挥所的指示:任务完成,请撤出战斗。

王自重不甘心地看着面前的敌机,痛苦万分,他只能执行命令,就在这时,已经撤出战斗的友机被敌机纠缠住了。

为了掩护队友,王自重毅然加大马力,赶在敌机编队之前,堵住了它们前进的路线,面对1比12的悬殊差距,王自重毫不畏惧,一个俯冲扫射就将一架敌机打得凌空爆炸。

之后,王自重越战越勇,在敌机围堵中上下翻飞,为队友争取撤退时间的功夫,又打落了一架敌机。

之后,蒋军空军向着王自重的飞机发射了“响尾蛇”,一声爆炸,空战英雄血洒长空,战后,他被追授一等功。

王自重纪念碑

几天后,彭德怀从北京给聂凤智打去电话,

“你这个战术非常高明嘛,美国、日本、香港的报纸都在说,说这个'口袋战术’不是中国人指挥的,可能是外国将领打的。”

聂凤智老老实实回答说,“其实我这是起飞时间没算好,歪打正着了。”

彭德怀哈哈大笑,

“歪打正着也好嘛,我军打仗不是有很多经验都是偶然发现总结出来的嘛,你们可以认真总结一下这个'口袋战术’,以后还能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门炮战背后的博弈,蒋军扔下的“铁棍”,我军如获至宝
1953年,在一个普通的清晨,上海空军部队却是全员紧张,战士们一个个都随时做好了战斗准备,这是为什么...
飞行员冒死击落台岛侦察机,回来向领导检讨:我愿接受处分
64年前,空军英雄杜凤瑞在台海击落两架F-86后跳伞,遭袭壮烈牺牲
泪奔:我学生都已战死,该我上场了!1940年1人单挑32架日本战机
国家取消特等功后,现在还在世的特等功臣还剩几位?|美军|上甘岭|张积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