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的清朝王府——裕亲王府及福全的贤王人生

原创 青城历史聊斋 青城历史聊斋 发表于内蒙古

爱新觉罗·福全的裕亲王府邸,位于北京东交民巷之中的台基厂。而今,这里已经寻找不到昔日王府的任何痕迹了。府邸的旧址,于“庚子国变”之后,曾被作为奥匈帝国驻华公使馆、奥地利驻华使馆、匈牙利驻华大使馆等使用。

裕亲王福全园寝就坐落在今蓟州区黄花山下,在黄花山六座清代王爷坟中,福全园寝居于正中,西边是纯靖亲王隆禧园寝,东边是理亲王允礽园寝,相距均不到一里。目前福全的墓园遗存中,有完整的螭首龟趺碑一通,但水盘仅剩下三分之一,雕刻倒也十分精美。其后建筑无存,原址有大量砖瓦碎片,以及柱础石若干,可以断定享殿的位置和规模。

在东三环中路的繁华地段,曾经是裕亲王家族的墓园所在。这一带叫双井,至今仍然留存着王爷坟的一些遗物,实属不易。裕亲王家族始于第一代裕宪亲王福全,他是顺治皇帝的次子,实际上的长子,也是老三玄烨(康熙)的哥哥。当然,福全的墓不在北京而是陪葬清东陵,位于天津蓟县的黄花山。福全以后,袭爵的是三子保泰,这个保泰墓在今北京东四环四方桥正东二里处。保泰后来被革爵,袭爵的广灵两年后又被革爵,直至广禄才算稳定下来,也就是裕庄亲王。由于裕亲王爵并非铁帽子王,到广禄的第三子亮焕袭爵时,就被降为郡王。这亮焕便是裕亲王府的第三世王爷,第四代人。亮焕薨后葬于今双井桥北东三环东侧,去的风水是九龙山和通惠河,其后子孙又历6代,皆葬于裕僖郡王亮焕墓附近。

所以裕亲王家九龙山的这处家族墓以最后一位王爷亮焕立祖,大致方位在今通惠河南、广渠路北、东三环东、西大望路西,也就是以今苹果社区为中心四界延伸。

裕僖郡王亮焕生于乾隆五年(1740)八月二十,乾隆二十六年(1761)十二月授三等侍卫,一月后封三等辅国将军。后又授二等侍卫、侍卫领班。乾隆五十一年(1786)正月袭裕郡王,五十七年(1792)总管镶蓝旗觉罗学事务。嘉庆十三年(1808)四月十三薨,年69岁。不过此时亮焕子享存已经先其去世,同年改由其孙、享存子文和袭爵,为贝勒。然而七年后,嘉庆二十年(1815)二月初四,文和又薨逝。贝勒文和之后又历祥端、继善、荣毓、魁璋共四代人。所以裕亲王府共历10代人,计3王、1贝勒、1贝子、3镇国公。

裕僖郡王亮焕薨后就葬在今双井桥东北一带,其墓坐北朝南,宫门享殿、各三间,享殿后有月台宝顶,大体符合郡王墓的规制。后世其子孙薨后又相继葬于其墓附近,形成了裕亲王府最大的一块坟地。至末代镇国公魁璋薨后,葬于亮焕墓东北,大致在今尚8广告园的位置。1933年有持枪盗匪盗掘裕郡王家族墓,但应该被盗掘的不是很严重。再至解放后时代变迁,今双井一带先后建设了啤酒厂、玻璃厂、汽车厂、内燃机厂、造纸厂等各色工厂,王爷家族墓也逐渐消失。

爱新觉罗·福全,顺治十年癸巳七月十七日丑时出生,清朝宗室、将领,顺治帝次子,康熙帝异母兄,庶妃董鄂氏即宁悫妃出,康熙六年正月,封裕亲王。入封镶白旗。康熙二十九年七月,授抚远大将军,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分道讨噶尔丹,率清军主力出古北口,于乌兰布通大败叛军噶尔丹。寻还师。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六月廿六酉刻病故,终年五十岁,谥宪。

福全天生对皇位和权力没有多大兴趣,只想做一位“贤王”,所以他对于弟弟玄烨可谓是忠心耿耿。康熙二十九年(1690),福全出任抚远大将军,出击噶尔丹,为平叛作出重大贡献。康熙六年(1667)正月,福全受封裕亲王,入镶白旗。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病故,终年五十岁。

福全仅比康熙大一岁,兄弟俩感情很好。根据史料记载:福全自幼与康熙共同孝敬祖母孝庄文皇后,每次陪同祖母出游时,兄弟二人总是前引后扈,祖母病重时他俩又精心护理,直至孝庄文皇后去世。

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康熙帝正在塞外巡视,北京八百里加急送来消息,说裕亲王福全病重。康熙顿时惊慌失措,连忙下令结束行程,提前返京,遗憾的是,还未等康熙回到北京,福全已经病逝。康熙非常痛心,史载“哭至柩前奠酒,恸不已”,康熙哭着到福全的灵柩前祭奠,痛哭不止。康熙云:“朕幼年丧父,唯汝一兄,而今汝去,朕失一手足矣!”

爱新觉罗·福全,乃顺治帝的次子、康熙帝的亲哥哥,同时也是康熙朝少有的军事统帅、抚远大将军王。虽然他一生都活在弟弟的影子之下,但历史没有掩盖他的光芒。

今天我们就捋捋清朝一代贤王福全,并了解一下他后代的情况: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6岁登基,24岁离开皇位,关于顺治帝的结局,众说纷纭,但根据《清史稿》的说法,顺治帝是染“痘疾”而崩,也就是说顺治是死于天花病毒。

顺治一共有8个儿子,皇长子是爱新觉罗·牛钮,生于顺治八年(当时顺治才14岁),原本有望立储,但不到一岁就早夭。两年后,既顺治十年,皇次子福全出生。紧随其后的是玄烨(后来的康熙帝),于顺治十一年出生。也就是说,福全是顺治名义上的长子。

由于顺治帝的两位皇后并未诞下子嗣,顺治没有嫡子,福全作为名义上的长子,本最有希望成为皇位继承人,但是,顺治最初属意的儿子,并非福全,也并非玄烨,而是董鄂妃所生的四阿哥。

只可惜,顺治最终并未如愿,因为四阿哥刚出生,还没来得及取名字就夭折了。此后,董鄂妃殒命,顺治帝也逐渐消沉,直到病逝。

顺治生命的最后一年,几位小皇子尚在牙牙学语阶段,能够正经在他身边说话的皇子,只有三个,分别是:二阿哥福全、三阿哥玄烨与五阿哥常宁。

顺治十六年(1659年)的一天,顺治自感时日无多,把七岁的福全、六岁的玄烨与三岁的常宁召到身边,准备伺机考量,择优而立。

顺治特意问了福全与玄烨长大后的志向所在。

《清史稿·福全传》记载:

裕宪亲王福全,世祖第二子。幼时,世祖问志,对:“愿为贤王!”世祖异之。

显然福全向顺治给出的回答是:“我想要做一位贤王!”

是王非皇,顺治一听,十分诧异,又略显欣慰,心中已经有了思量。

那么玄烨的回答又是怎样的呢?玄烨的回答是:

“待长而效法皇父,黾勉尽力。”

显然,相比福全,玄烨的回答不仅颇具水准,还直接把自己的王者气度展露无疑。既夸了顺治,又无形中提高了自己。

最终,顺治接受了传教士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当时天花在宫中时常发生,致死率较高。若选择玄烨为继承人,最为保险。就这样,顺治和孝庄达成一致,将皇位传与玄烨。而福全虽然年长玄烨一岁,但由于没有得过天花,便和皇位无缘。

综上所述,相形之下,福全在少年懵懂之时,就已经错过了九五至尊之位。他和玄烨之间,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夺嫡之争。待二人都以懂事,早已君臣有别。

事实上,福全的人生轨迹,也正如他当初回答顺治帝那句“愿为贤王”一样,成了康熙最为倚重的宗室成员。

顺治十八年,顺治驾崩,年仅八岁的玄烨继位,是为康熙帝。种种迹象表明,玄烨登基之后,与哥哥福全的感情是极好的。

康熙即位之初,顺治留下的四大辅臣,鳌拜跋扈,索尼年迈,遏必隆骑墙,苏克萨哈虽然有刚直的一面,但一直被鳌拜压制。康熙六年,索尼病重,在病逝之前,他公然上书劝康熙亲政。

其实,索尼此举旨在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这虽然遭到了鳌拜等人的反对,但索尼以先帝(顺治帝)14岁亲政为由,力主康熙也14岁亲政。最终索尼如愿,14岁的康熙提前亲政。

只是,索尼没想到的是,康熙虽然有亲政之名,却无亲政之实。索尼死后,鳌拜仍然把持朝政。一场少年天子和托孤权臣的斗争,已然拉开帷幕。

这一年,在康熙的坚持下,爱新觉罗·福全被加封为裕亲王,允许参议朝政。

两年后,康熙除掉鳌拜,正式“当家做主”,福全则被授予“议政王大臣”头衔。

熟悉清史的读者都知道,清朝入关之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仍是清朝权力最集中的地方,待到康熙中后期,权力才逐渐转移到内阁,雍正时期,内阁大学士再度被架空,军机处则成了皇家私器。从福全被封亲王,以及被授予“议政王大臣”的时间来看,康熙对这位亲哥哥应该是比较信任的。

换个角度来说,康熙在和鳌拜斗争时,需要亲哥哥来帮助自己。待除掉鳌拜之后,康熙急需要发展自己的势力,福全和康熙乃同父手足,自然是康熙倚重之人。

而康熙八年,审理鳌拜时,也正是议政王大臣福全主持。由此更可见,在对付鳌拜这件事上,康熙与福全的利益是一致的。

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封建朝代的皇族兄弟里,多的是相互猜忌、兄弟阋墙之事,像康熙和福全这样,从始至终都亲密无间的,其实并不多 。

另外,根据《东华录》记载,福全多次相约康熙的其他几位兄弟入宫看望太后(康熙嫡母)和太皇太后(孝庄),他不仅对康熙忠心,对长辈恭敬,对其他弟弟也非常友善,在宗室中威望很高。很多宗室子侄发生矛盾,福全也都愿意出面调解。

康熙亲政独揽大权之后,新人上位,索额图和明珠先后崛起,并且形成党争。这个时候,福全的地位虽然凌驾于索、明之上,但他却从不参与朝堂之事,对党争更是避之不及。因为福全明白,以他今日所处的位置,只要他不和康熙对着干,自然能保住一世富贵。正因为如此,康熙对福全的信任,无以复加。

所以说,自古以来,所谓的“贤王”,首先要成为“聪明人”,然后才能是优秀的王爷。

那么,面对康熙的隆宠,福全又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来报答的呢?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到底是怎样的呢?以下我们举例分析。

提到福全与康熙的兄弟情深,就绕不过康熙“三征噶尔丹”。

纵观历史,福全能留下来的记载不多,唯一最多笔墨者还是征噶尔丹。

众所周知,康熙第一次亲征噶尔丹,实际上并不成功。

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来犯。此次战役康熙原本是没打算亲征的,毕竟历朝历代皇帝亲征虽然能够使得声望与威信上升到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但那是建立在胜利的条件上的,毕竟战场无情,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明英宗。

起初,噶尔丹号称3万铁骑,一路狂飙而来,气势汹汹,康熙特命理藩院尚书阿喇尼率军抗敌,却不料一触即溃,康熙再三斟酌终于决定亲征噶尔丹,以鼓舞大清将士的士气。

此次亲征噶尔丹,康熙兵发十万大军分三路齐头并进,左路大军由自己的哥哥福全率领,右路大军则由弟弟常宁率领,而自己则坐镇中军,进驻博洛和屯督战。

此次的战略本来是由两路大军分别由古北口和喜峰口夹击噶尔丹,再让吉林与盛京的军队西进截住其退路,实现围歼的目的。

左路大军福全麾下有皇长子胤褆,国舅佟国纲、佟国维兄弟。

然而,常宁部大军很快在与噶尔丹的遭遇中溃不成军,使得福全只能一时陷入被动防御的局面。康熙一路调兵遣将,最终配合福全,围噶尔丹于乌兰布通,算是反败为胜。噶尔丹见状,表面上向福全佯装求和,实际上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趁夜渡河北撤,还一路纵火迟滞清军追击,福全一时不查,落入彀中。

而此次追击战,异常惨烈,皇长子胤褆一路贪功冒进,奋力追击,险象环生,几欲陷入死地。关键时刻国舅佟国纲挺身而出,奋力杀敌,于乱军中中流弹而亡,震惊三军,致使人心惶惶。

而另一方面,福全得知胤褆一路孤军深入,十分惶恐,唯恐皇子出现意外,自己无法交代。后又传国舅佟国纲战死,更加惊恐不已,认识到了战斗的惨烈与局势的危险。当此之时,保全皇子,更加显得迫在眉睫,因此下令召回前线激进的皇长子,放弃了对噶尔丹的追击,在未加请示之下,擅自回师中军,与康熙汇合。

结果,康熙勃然大怒,怒斥福全目无君上,未经请示,肆意自专,致使错失战机,放虎归山,并一一列举了其罪过。

福全本想解释,但接下来,康熙又审问胤褆,康熙对胤褆说:

“裕亲王乃汝伯父,倘汝供与王有异同,必置汝於法。”

康熙对儿子说,如果你和你伯父说的不一样,我先把你处置了。

福全自诩是聪明人,他哪里还不明白,康熙这句话分明是要保全胤褆,让自己去承担责任。

据《清史稿》载,福全承担了所有罪责,侄子胤褆的错,包括另一个弟弟常宁的错,他都承担了。他认罪后,康熙又派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说,他回了四个字:“我复何言?”

他有什么可说的呢?他能说什么呢?

其实,福全的无话可说,正是康熙想要的。若福全喋喋不休,康熙又怎能放心?

显然,面对战场失利,站在康熙的角度看,亲情事小,家国事大。因此,福全完全没有办法把自己暗中要保全胤禔的良苦用心说出来,也不能说出来。因为康熙不仅是一位父亲,更是天下人的君上。倘若自己把个中隐情明言,那便将皇帝陷入非君非父的境地。

而反过来看,面对战事失利,国舅战死,有太多人心要抚恤,太多方面要兼顾。回想康熙亲征的初衷,就是为了树立威望。而今出师未捷,主帅康熙当担第一过。这是个尴尬局面,总需要有个人出来替皇帝担责任,因此福全也只能默默地将一切憋在心里,满含委屈地为康熙背黑锅。

那么,福全的苦衷与委屈,康熙知不知情呢?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自己的大儿子有多贪功冒进,康熙再清楚不过。因此,康熙仅是口头斥责了福全几句,免去其议政王大臣之职而已,其他一律照旧参与军国大事。

其次,若是不信任,便不会再委以重任,可第二次亲征噶尔丹即康熙三十五年,仍旧命福全为大将,并一路追亡逐北,大败了噶尔丹。康熙三十六年班师回朝,恢复了福全之前的一应职权,恩宠甚加。

由此可见,很难说这不是人家兄弟两人演绎的双簧,唱给天下人看的。康熙对自己哥哥,保全他的儿子的浓情厚谊,应是知情且十分受用的。

所以说,能在康熙的眼皮子底下当了近36年的亲王,福全不仅仅靠血缘关系,更是靠智慧。

福全虽然优秀,但可惜天妒英才,康熙四十二年,福全病逝,年仅50岁。

去世之前,康熙正准备出巡,还十分担忧自己哥哥的身体,特意来看了很多次。福全每次都拉着康熙的手,但又无所嘱托,仿佛他有一肚子的话,却又没必要说一样。结果,康熙前脚刚出门,后脚就传来噩耗,自己的哥哥爱新觉罗·福全因病去世了。

《清史稿》记载:

四十二年,福全有疾,上再临视。巡塞外,闻福全疾笃,命诸皇子还京师。福全薨,即日还跸。临丧,摘缨,哭至柩前奠酒,恸不已。是日,太后先临王第,上劝太后还宫,自苍震门入居景仁宫,不理政事。

康熙听到福全去世的消息后,十分震惊,马上让皇子们都回京悼念他,又立即启程回京。葬礼上,康熙抚棺痛哭,十分伤心。葬礼结束后,又一个人静静地待着,追忆亡魂。

由此可见,哥哥福全的去世,对康熙的打击是极大的。而这也是康熙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为人抚棺而泣,并且哭得那么伤心。

福全去世后,康熙命人画了一幅他和福全并肩而坐的画像,挂在宫中,时常缅怀。

康熙四十二年,福全去世后,康熙下旨不必降级承袭爵位,直接继承裕亲王爵位。但雍正二年福全长子保泰被革和硕裕亲爵位。六年后,保泰去世,年四十九岁。

保泰长子广善:康熙六十一年被封为和硕裕亲王世子。雍正二年,因被父亲保泰的牵连,也被革除和硕裕亲王世子、授公品级。雍正六年,又被革去公品级,授防御品级。乾隆十年广善病逝。

雍正二年,由于保绶的三哥裕亲王保泰,因为谄附允禩国丧演剧,因此遭到革爵,所以,由保绶的次子爱新觉罗·广灵承袭裕亲王。雍正三年,保绶因次子广灵而被追封为悼亲王。

雍正四年,广灵被夺爵,因此被锁禁。兄长广灵夺爵后,第三子爱新觉罗·广禄,承袭和硕裕亲王。雍正八年至九年年,广禄又获授宗人府宗令、授总管镶红旗觉罗学。爱新觉罗·亮焕:爱新觉罗·广禄第十二子。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袭裕郡王。卒谥“僖”。

雍正四年(1726)十月,以“广灵治事错缪,未除保泰朋党之习”,夺爵,锁禁。以其弟广禄袭裕亲王,也就是后来的裕庄亲王。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位长寿王爷,活了80岁。目前网上流传的一张白发白眉的清代王爷画像,正是属于广禄本人。

广禄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六月二十七日,雍正四年(1726)袭裕亲王,雍正八年(1730)八月授宗人府宗令,九年(1731)五月总管镶红旗觉罗学。乾隆三年(1738)擢任议政,八年(1743)三月任镶黄旗汉军都统,十一年(1746)十二月为玉牒馆总裁,十三年(1748)十二月调补正蓝旗满洲都统、宗人府宗令。三十五年(1770)七月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乾隆四十九年(1784)五月,在他接近七十九岁时,才解去正黄旗觉罗学总管任。乾隆五十年(1785)九月二十一日巳时薨,年八十岁,谥曰庄。

裕庄亲王广禄的园寝与其父相距不远,在今南福地村西的小树林里。方位是坐南朝东北。规模与保寿园寝相同,只是神桥并非汉白玉,而是青石制成。今广禄园寝也仅存螭首龟趺碑一块,昂首立于小树林南头,面对着岁月变迁,时移世易。“1920年前后,镇国公魁章派人来到南福地,把王爷坟的树木卖给了本村。本村人花钱入股按股均分。日伪时期,敌伪政权修炮楼,拆用了这里的砖瓦木料。解放后,南福地保存驮龙碑两统、南石桥、南宝顶和西坟地宫。一九七四年以前将南石桥石料砌了井栏,平了南宝顶。”

几年前,在北京东城区育芳胡同10号发现了百年前箴宜女校创始人继识一女士纪念碑的消息,引起众多文物爱好者的关注。随后这所女校以及清代皇室女子继识一的故事也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爱新觉罗·继诚,号识一。镶白旗宗室,世祖章皇帝七世孙女,裕宪亲王福全六世孙女,裕僖郡王亮焕玄孙女。其父为荆州将军奉恩将军祥亨,母为祥亨的嫡妻阿拉檀氏。

继诚在1861年出生,是祥亨的次女,因为其长姊夭折,所以就成了事实上的独生女。根据当时的报纸所述,“荆州祥将军膝下无儿,去年(1904年)冬天病故,只有一位姑娘。这位姑娘可是与众不同,受了将军的教育,觉着男女没什么分别。父亲无子,女便是男,所以立志不缘,大家都称呼她'四爷’。”而且祥亨对继诚的教育很用心,据说继诚“毕五经、长诗文、工书法。”

1904年,其父祥亨病故,此时继诚已经44岁,依然没有出嫁,她决定用自己的财产创办学堂,以开启民智。继诚有两位侄子,分别叫荣兆和荣昌,另外还有一位远房堂弟,名叫继极,都是当时热衷于社会改良运动的人。所以继诚把他们集中起来,通过《京话日报》,来筹备创办学堂,具体来说,当时是想开一所宗室小学堂。

《京话日报》当时宣传道:“将军在任名声很好,荆州的旧朋友听说将军去世,大家送了五百两奠敬。四爷告诉他两位堂侄,要叫本馆给出一个主意,拿这一宗钱作一件有益人众的事,或是立一处八旗宗室蒙学堂。”

甫经宣传,便获得了一定的反响,有不少有文化的男性、女性,都表示愿来免费授课。于是小学堂便于1905年建立了起来。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各种问题,“识一小学堂”在1906年便停办,但继诚并不气馁,而且又进一步的提出了办女学堂的目标,这次她不仅仅是为宗室开设,而是公开为所有女子。

最终,1907年,继诚以自己的祖宅作为校舍,开设了箴仪女学堂。宣统年间,因避讳改为箴宜女学堂。1909年,又改设师范两等学堂。事实上,学校的经费问题一直困扰着继诚,但是她将自己家的房屋四五十间、田产数十亩,都捐献给了自己创立的学校。

箴宜女学堂的特点,是不仅重视新文化,对旧文化也有一定的重视。当时开课为甲乙班,课程为读经(语文)、历史、算学、体操。具体学制分为小学班、高小班,和师范班。到1944年,其开设的科目有:国文、日文、英文、数学、常识、修身、历史、地理等等。

自学堂开设以来,为了奖励女性入学,箴宜女校一直未收费,全靠继识一一人支撑各种费用。1916年继识一病故。临终前,她立下契约,将一切房产、家具物什全部捐给箴宜女子师范学校。当时的教育总长范源濂,感其“罄一己之产,竭毕生之力,兴学育才”,呈报代理大总统黎元洪颁发匾额褒词。

继识一去世后,学校成立了董事会,聘请当时的名流赵尔巽(清末任江西总督、四川总督等职,民国初年任清史馆总裁,主编《清史稿》)为董事长,林纾、白达斋、骆树华等为董事。值得一提的是,林纾还在箴宜女校亲自授课。朱羲胄编著的《林氏弟子表》中记载,林纾共有弟子396人,骆树华、骆树仪、白祥华三人都是林纾在箴宜的女弟子。

林纾所著的《畏庐三集》,还收录了《继识一女士纪念碑铭》。它就是几年前发现的半截碑刻上的铭文。发现这座石碑的聂忠民先生在《继识一创办箴宜女学堂始末》中写道:“这是一块半截石碑,现碑高约80公分,宽45公分,厚12公分。碑首为二龙戏珠浮雕,碑身有阴刻的百余字碑文,右上题刻:'继识一女士纪念碑’,左上落款题刻'中华民国八年’。”

民国中后期,学校改名为私立箴宜小学,男女兼收。1952年,改名为班大人胡同小学。1965年,班大人胡同改为育芳胡同,该校又改为育芳小学。2008年改称七条小学育芳分校。如今,具有百余年历史的箴宜女学堂,成为史家小学教育基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顺治次子,乌兰布通之战放走噶尔丹,宣告政治生涯终结
康熙[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
清世祖顺治帝福临诸子一览:1、皇长子爱新...
康熙的哥哥福全是个怎样的人?
康熙看望50岁的亲哥哥,康熙前脚刚走,哥哥却说:我现在可以死了!
康熙哥哥福全简介 福全是个怎样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