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舒尔哈齐的儿子们,出了一位大贝勒和一位非帝系的铁帽子王

舒尔哈齐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三弟,在早期创业阶段两人相互扶持,地位也不相上下。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后,封舒尔哈齐为贝勒,当时贝勒的爵位很高的,仅次于努尔哈赤。

然而后来舒尔哈齐试图分裂后金,被努尔哈赤幽禁至死,他的儿子们的命运也因为他发生了改变。不过他的儿子当中还是出了两位比较著名的人物,一位是四大贝勒之一的二贝勒阿敏,另一位则是郑亲王济尔哈朗。除了他们,舒尔哈赤其他的儿子都是什么情况呢,本文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长子阿尔通阿

阿尔通阿出生于明朝万历十三年(1585年),与努尔哈赤的第三子阿拜同岁。他参与了舒尔哈齐的各项军事斗争,因年长所以也得到父亲的器重。阿尔通阿参与了舒尔哈齐与伯父努尔哈赤的决裂活动,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阿尔通阿与三弟一同被努尔哈赤处死,时年24岁。

阿尔通阿留下一子一女,独子舒尔赫宜因父罪降红带子,后世袭骑都尉又一云骑尉;独女长大成人嫁郭络罗氏常舒族人锡什海。

2、次子二贝勒阿敏

阿敏出生于明朝万历十四年(1586年),从后来的经历来看,阿敏早年的政治地位是不如大哥阿尔通阿的,在与努尔哈赤的决裂活动中阿敏也没有参与多少(或者根本就没有参与),否则不可能得到努尔哈赤的重用。

阿敏参加了努尔哈赤创业时代的多次大战,如萨尔浒之战、灭乌拉部、灭叶赫部、克沈阳、辽阳等战役。后来统兵攻打朝鲜,迫使朝鲜国王李倧求和。

影视剧中的阿敏

同样阿敏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初创八旗制度时,阿敏是镶蓝旗旗主贝勒。次年,阿敏被封为和硕贝勒,与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为四大贝勒,按年龄排序称二贝勒。四大贝勒共同主政时期也是阿敏政治生涯最辉煌的时刻,此后他的地位开始下降。

皇太极上位后,阿敏先是因为放弃遵化永平迁安滦州四城,皇太极大怒,召诸贝勒共议阿敏之罪。后来又廷议其罪状除了此次弃四城之外,还有心怀异志、当年在朝鲜谋求自立等等,廷议阿敏死罪,皇太极改为幽禁,仅留庄六所、园二所、奴仆二十,其他的都给了他的六弟济尔哈朗。

崇德五年(1640年),阿敏在幽禁中去世,终年54岁。

3、三子扎萨克图

扎萨克图出生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他生前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与大哥阿尔通阿堪称是舒尔哈齐的左膀右臂。他也参与了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分裂的活动,所以在东窗事发后,努尔哈赤将他与其大哥阿尔通阿一同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处死,时年22岁。

4、四子图伦和五子寨桑武

他们两个在历史上的记载很少,也没有什么可值得大写特写的,图伦在天聪八年(1635年)去世,时年37岁,顺治五年(1648年)被追封为恪僖贝勒;寨桑武在天聪二年(1628年)五月去世,时年三十,顺治五年(1648年)被追封为和惠贝勒。

5、六子郑亲王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在清初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清朝除了多尔衮以外唯一被封为“叔王”的人,也是大清十二家铁帽子王中唯一一家非帝系的铁帽子王。

济尔哈朗是舒尔哈齐的第六个儿子,自小就生活在宫中,由努尔哈赤抚养,所以他与努尔哈赤诸子的关系比较好,尤其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努尔哈赤时期他是四小贝勒之一。

皇太极时期,济尔哈朗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战功,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封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是清朝最初的六大亲王之一。阿敏被圈禁后,济尔哈朗基本上继承了他所有的一切,而他本人也成为了镶蓝旗旗主。

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在双方的协商之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被推举为新皇帝,由济尔哈朗和多尔衮辅政。济尔哈朗本身是偏向于豪格的,这种安排豪格也没什么话说。

影视剧中的济尔哈朗

起初济尔哈朗的地位是比多尔衮高的,可是后来随着多尔衮势力的强大,济尔哈朗便不敌多尔衮,为此他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

多尔衮去世后,济尔哈朗站出来检举揭发多尔衮,清算多尔衮一派,是济尔哈朗一生最大的贡献。此举结束了自皇太极逝世以来、长达数年之久的皇室内斗,还大权于皇帝,使清朝在入关之初、百废待兴的关键时期实现了政治稳定,对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顺治九年二月,济尔哈朗进封为叔和硕郑亲王,顺治十二年(1655年)病逝,享年57岁。对于他的去世,顺治帝非常悲痛,诏令休朝七天,仅济尔哈朗有此殊荣。

乾隆四十三年(1778)正月,乾隆帝追念郑亲王忠勋,下诏配享太庙,复现袭之简亲王封号为郑,并定其为铁帽子王,世袭罔替。

6、余下三子

舒尔哈齐第七子诺穆岱,第八子费扬武和第九子瑙岱在历史上就不那么出名了,他们年龄也比较小,也没有特别显眼的功绩,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小结:

舒尔哈齐的9个儿子,长子和三子在父亲和伯父的争夺战中成为牺牲品,四、五、七、八、九子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过多的痕迹,唯有次子阿敏和六子济尔哈朗留下的事迹多一些。

阿敏是清初四大贝勒之一,也曾显赫一时,可是却在后来与皇太极的政治斗争中落入下风,步了父亲的后尘最后被圈禁至死。济尔哈朗则要幸运得多,他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帝三朝,到57岁寿终正寝时,其他同辈诸王早已先他而去。济尔哈朗晚年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生前死后,备极荣光。在清初诸王中,他虽不是最耀眼,但至少是最幸运的一位。而且他这一支还成了清朝十二大铁帽子王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清朝——郑亲王济尔哈朗
舒尔哈齐一脉
大清十二铁帽子王之一,兴于辅政,衰于垂帘--清.郑(简)亲王
顺治有两位摄政王,一位是多尔衮,另一位是谁?
孤儿寡母VS八王议政:清初内斗不断,为何还能成功入关?
清朝最显赫的铁帽子王,霸占侄媳,后代出了三位大清皇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