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可食地景|生态美观的都市田园

一、概念及起源

可食地景(edible landscaping):用生态的方式将农业融入景观,让农园也变得非常富有美感和生态价值。用瓜果蔬菜打造美观又美味的景观

起源:它的出现缘于人们在种地和维护城市绿化之间的矛盾。在美国,一些种菜发烧友为了不“破坏”前院统一规划的草坪景观,不得不“偷偷摸摸”把菜种在后院。但是如果能将菜园设计得如同美观别致的园林一样,大家就更容易扩大种植面积,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也越来越健康和生态。“可食地景”这一全新的园林设计理念就诞生了。

美国一位可食地景设计师Fritz Haeg,对公园的中心区域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一半被种上修建整齐的草坪,另一半则是美丽的可食花园。鲜明对比产生的视觉冲击,让人们不禁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深深反思

这两片园子都被专业园艺师和当地的学生们照看着,他们对比维持两种不同的园子对水、肥料、人力和能源的需求量,并且对“产出值”也做了详细记录——收获的食物、绿肥以及生物多样性。哪方更胜一筹,可想而知了。

我国可食地景的雏形是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与园林景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可食园林、可食地景”的理念才开始慢慢兴起。可食地景不仅是一种新的园林表现形式,也是现代景观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社会对景观经济的需求及对传统农业景观的复兴。

2014年美国景观设计师菲利普在《都市农业设计》中提出“生态原则基础和食物棚应该是都市生态系统网络的一部分”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设计规划可食用景观,将食物种植引回城市,加强城市空间的再利用。可食地景的环境、经济、社会价值由此展现,更重要的是为都市环境的绿色、健康、生态发展指明了方向。

可食地景设计原则:在遵从科学的共生原理和生长周期的前提下,根据株型大小、颜色搭配、叶子渐变状态、菜苗密度等特点,合理播下菜蔬类、香草类等植物,以呈现颜色浓淡相宜、高低错落、疏密得当的景致

二、可食地景在居住区中的应用形式

可食地景在当前城市居住区中的应用形式:阳台露台可食地景、屋顶可食地景、庭院可食地景、公共绿地可食地景。

阳台露台可食地景

以居住区的阳台、露台为主用花钵、花盆或者花架搭建起一个绿色的小花园。通常选用一些株型较小的蔬菜,通过不同的叶色来搭配,适合种植多年生或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且生长周期短的蔬菜。既美观美味又兼具环保价值。建议品种:小番茄,薄荷、紫苏、红苋菜、生菜等叶菜类。

屋顶可食地景

充分利用建筑闲置的屋顶平台空间,种植绿色蔬菜,并结合雨水收集利用、太阳能设施,通过景观设计,创造良好的休闲空间。空间较大的话,可增加一些廊架、座椅等构筑物,一般屋顶表面种植的果蔬种类相对丰富,再搭配一些花草(如藤本月季和宿根花卉)增加色彩,即可形成生态美味且美观的花园式都市屋顶农场

建议品种:向日葵、根类的土豆和胡萝卜、叶类菜等等,果实类:葡萄等。

庭院可食地景

运用景观设计学对庭院进行整体规划布局,不仅可以绿化美化庭院,达到休闲娱乐的效果,还能够使环境质量得以提升。庭院内可种植一些具有园艺疗养功能的植物,如薄荷、迷迭香、香草、草药等,也可种植一些新奇美观或者爬藤类的蔬菜或果树等,如细香葱、西兰花、茄子、黄瓜等。不受覆土和荷载的限制,可以采用蔬菜和果树(石榴、苹果等)、宿根花卉相结合,高低错落,增强立面层次感;颜色美观丰富,提升视觉享受。

公共绿地可食地景

一般适用于住宅小区、疗养院等地方。景观设计师需要结合这些作物的植株高度、叶子的大小和色彩、生长密度和空间位置等要素进行立体化的设计。此外还要考虑到作物之间的共生作用,并根据其耐干湿的程度调整土壤地形。在社区绿地中,可食地景与景观植物组合搭配,丰富了小区绿化,吸引人们参与其中,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图片源自网络
融创·美伦熙语

公共绿地可食地景与构筑物结合

景墙、水景、花池等构筑物和种植池结合,共同形成多样式景观。

1

与廊架结合可用蔬菜种类:豆角,西瓜,南瓜、葡萄等。

2

与防腐木墙结合,可以种植多种低矮蔬菜、生菜、香菜和青葱。

3

与花盆架子结合

4

在院子里挨着种植池修建一个吧台,可以随时随地清洗食用采摘的蔬菜水果。

三、可食地景在居住区中的应用效果

居住区的可食地景一方面能够改善城市社区的环境问题,利用厨余垃圾堆肥种出天然蔬菜。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城市农耕的方式去开展对城市人群的自然教育并促进社区邻里的融合交流

1.景观审美作用

可食地景是一种多元化新理念的农业景观,在搭配中和花草树木一样富有观赏美感,其营造的景观能带给人亲切、舒适、清新、自然的感受。

2.文化教育作用

观察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可以让居民更多地了解环境生态系统和生命循环的意义,让居民切身体验劳动者艰辛与食物的珍贵同时也能够近距离的接触自然,认识自然

3.生态作用

降低日常生活开支,通过增加绿量,发挥出隔热降温的作用,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城市小气候,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

4.生产作用

农作物生产作用要体现其生态、自然、人文价值,景观绿地与农作物搭配适宜,在前面三个作用的前提下发挥其生产作用。

四、可食地景在居住区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可食地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方面都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推动了景观设计的现实发展。但由于其固有属性,在城市园林景观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因地制宜

应用规模要合理化,要发挥园林植物的防风、美化、休憩、降温、降噪等功能,而不能单一地或大面积地应用农作物。

2.注意协调性与管理

对品种的选择与规划,应选择一些不仅具有观赏性、经济性,而且适应当地气候、管理粗放、病虫害易控制的品种。注重突出植物的质朴、醇厚、自然意蕴美,营造亲近、自然、悠闲舒适的环境氛围。

3.以人为本

居民的参与是重中之重,让居民参与进来,并作为主导进行经营与管理,在观赏性与可食性农作物的选择与种植上,坚持以自我选择为主、引导为辅的策略,这样可食景观才能得到良好发展与延续。

五、可食地景其它应用形式

生态观光园、风景游览区等地方的大地景观属于大型的可食地景。

艺术农田

以农田为载体,运用艺术手法和其它工程技术手段,对农业植物和田块、林带、生产设施等构成要素,以美学、园林艺术、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依据,进行旅游规划设计,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达到农业物质产品、农业艺术产品和农业休闲产品三丰收的目的。

稻田画

稻田画是艺术农田的一种形式,由不同颜色的水稻组合而成,水稻品种:黄色、紫色、深绿色、白色、红色、橙色等颜色。

六、可食地景植物推荐

色叶类:红苋菜、红叶紫苏、羽衣甘蓝,红叶生菜等。

观果类:观赏辣椒、小番茄、茄子、金桔、草莓、蓝莓等。

藤蔓类:豆角、丝瓜、葡萄、黄瓜、番茄等。

根茎类:萝卜类、花生、莴苣、芹菜、紫薯等。

花卉搭配类:孔雀草、石竹、向日葵、金盏菊、黄花菜、大滨菊等粉色、红色系、白色系和黄色系植物。

七、结束语

可食景观不仅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作用,在城市建设中也展现了其价值。于生态而言,可食景观能够保护和建设居住区生态环境,降低碳排放,丰富植物的可选品种,实现美观、生态与实用性相结合。于精神层面而言,可食景观能够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大众审美及感受人文精神的能力。可食地景对城市景观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丰富社区景观同时提升土地利用价值,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可食地景在我国虽然初显成效,但仍有缺陷,如何提高植物产出率及景观的养护还亟待解决,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食地景,花园也可以很美味!
入春后,用自家后院的空地,打造一片“可食地景”
田园变花园,能吃又好看,景观产品两不误
近几年在全世界快速流行起来&既好看又好吃的可食地景
庭院可食地景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