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师理论】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园景观设计解读(上)

摘要:作为风景园林学中一种非常重要而特殊的设计类型,纪念性景观因其强烈的政治性、时代性和主题性特征成为社会性思想传达的主要载体,因此往往能够产生重大和深远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力,是风景园林设计创作永恒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试以历经三年创作周期的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观设计实践过程为线索,论述了高海拔恶劣的特殊生境下景观设计的变通途径,深度探讨了属于中国地域性的和当代性的纪念性景观的设计模式及其可能的拓展之道。

关键词:原子城 信仰 纪念性景观 设计学 完形

青海省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园下沉广场(陈尧摄)

那时的金银滩好像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驻扎了4个大型的建筑公司,但张凤诚等只能住干打垒(一种简易房,建造时只需在地上挖个四方的坑,把四壁夯实,再加上顶篷)。他们种下的大多数树苗“一年青,两年黄,三年只能进伙房”。没想到还是有一些树苗和他们一起挺了过来,厂区渐渐像个样了。
——中国国家地理青海专辑下总第545期,2006.3 145
1671年的一天,桑登彭措1来到雅砻江边的扎溪卡草原(四川石渠县),在那里放下了第一块嘛呢石2,30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变成了惊人的2000多万,它们所堆成的巴格嘛呢墙也演变为高3米、宽3至15米、长近1.6公里的圣墙!
图01:巴格嘛呢墙(中国之翼V.176-2009(7)-069)
站在这些人类文化景观面前没有人会质疑来自于信仰的力量,这种由群体意念集中后蕴含并激发出的巨大能量面对任何困难都会无坚不摧。
其实,哪里有信仰,哪里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就经历了这样一段举国信仰的时期,我们现在常称之为“激情燃烧的岁月”,那确实是一个由钢铁意志铸就的年代。虽然如今一切已成往事,但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每每掠去些许封尘,那一幕幕场景便跃然纸上,不禁阵阵撼人心脾。
1. 缘起

六十年代原子弹氢弹的自我研制成功在新中国强国之路上是一件具有绝对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那两声巨响震惊世界,使得新疆罗布泊名扬海外,而很少有人知道两弹的核心技术都是在青海湖东金银滩草原221厂研制完成的,即今天的省海北自治州首府西海镇所在地,金银滩草原在海晏境内腹地,因在夏季盛开金露梅、银露梅两种花而得名,更让这里举世闻名的是这片神奇土地同时催生了歌王王洛宾的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
1987年221厂完成其作为核工业设施的历史使命正式退役,1993年221厂整体移交省海北藏族自治州,1995年州府由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迁至海宴县221场基地即今天的西海镇。鉴于得天独厚和唯一性的人文与自然资源荟萃的巨大优势,金银滩地区的经济发展重点开始转向着力经营和打造青海省国家级旅游名片的城市形象。
为了纪念新中国自强之路上的这一丰功伟绩,同时带动区域的旅游经济,2006年青海省正式向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申请立项兴建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遗址保护和红色旅游于一体的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地址选择在海北西海镇东南角,占地约12公顷,工程包括纪念馆和纪念园两个部分,从而向建设国家级旅游重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原子城纪念园项目,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专款支持工程建设,青海省省委省府责成省委宣传部、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统筹建设办公室、海北州委州府全程督办该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工作。
青海省与清华大学之间存在长期全面的合作和支持关系,省发改委全面委托清华大学各相关单位进行原子城纪念园的可行性研究、规划和工程设计工作,其中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总体规划,清华大学安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建筑设计,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学vs设计学研究中心承担景观设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负责建筑立面浮雕和景观外环境雕塑工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负责展陈设计。
2006年10月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学vs设计学研究中心正式接受青海原子城纪念园景观设计的项目委托,至2009年6月30日景观工程验收,工程从规划到设计实施耗时近2年8个月。
2. 初到场地
2006年9月4日,一个阴雨天,小住西宁一晚后在统建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从市区驱车直奔海北,沿湟水北上,品尝着高原雄浑的景观大餐,半路便下起了小雨,车外的景致在雨刷器的劳动下在模糊和清晰之间不断转换。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就爬上了3100米的海北州西海镇,尽管是州府,这里的城镇建设很简陋也很粗旷,整座城市的景观品质在快速城市化的劣质侵蚀下已难独善其身,但是城镇中心很干净,处处还是让人能够嗅到60年代那种纯朴的气息。
踏出车外的第一步顿时感到身体被寒气打了个透凉,仿佛自己就没有穿衣服,我们几个3首次到达原子城的完全没有任何物质和精神准备,着实有些发懵,地方接待及时递上的军棉大衣真是雪中送炭,这种境遇和还在类三伏天的北京真有了不小的反差。穿上大衣后的我们摆脱了“生存”问题,逐渐有了心情去“体验”场地。
南侧低矮的平房挡住了看园内的视线,使得入口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进门之后便有了不同,参天青杨形成的一条南北向150米长浓郁的视廊一下子让气氛变得沉静下来,逐渐发现这其实是一处很有内秀的场地,些许的微微细雨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感人氛围让后面的造访显得越来越有情调。
图02:卫校南入口150米长的南北向青杨林荫带(王丹摄)
场地中布置着七八处建筑,它们很普通,用于办公、教学、住宿或是小型仓储,基本上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式样,虽不精彩,但在规矩中,倒是位于核心地带的两组建筑,由于被“平改坡” 加了鲜红的彩钢屋顶在环境显得很是突兀,这种败笔在中国太常见了。用地的富裕加上疏于规划经营,学校建筑的布局很松散,大面积秋意的林海使得建筑有了几分掩映林间的味道。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卫校4宿舍楼北部东西向的林荫带,由于两侧的树木都保留完好,形成了一条100多米长、近30米高、20米宽的巨型绿色界面,游览时由南至北达到时必然会转向沿视廊望去,一种绝妙的节奏控制,完完整整的震撼!
图03:职工宿舍北百米青杨林荫带视廊(朱育帆摄)
林荫视廊外面是什么?是旷野,高地上的几株青杨,完全的画意,高高的抽了穗的高原宾草(Leymus secalinus (Georgi) Tzvel.)在风中摇曳,它们让青杨基部隐没其间,野菜在草间随意散布着,原野的气息弥漫在空气的每一个分子中,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朴实无华,浑厚天成,阴雨让一切静静的,淅淅沥沥的声音占据了空间,带有一丝丝惆怅和忧郁。
图04:宾草的世界(朱育帆摄)
这种氛围渐渐撩起了我久违的“魏斯”5情结6。“复活”的我开始在场地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奔走,兴奋不已,很是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在我眼里这里满目皆景,处处皆画,胜过任何一处“城里人”的公园,边看口中还不停地赞叹,陪同的人员很是有些莫名其妙,的确,对于他们这里的景观的确是太平常了。
我们很快就感受到现场空间环境中巨型青杨林带来的统摄力和震撼力,统建办的同志随口说着这些青杨对于这个地方可是宝贝,因为在海北恶劣的气候环境下植物生长实在太不容易了,这么大的青杨得有四五十年的树龄,说是“镇宝”并不过分。推测应该是那个年代创业的人栽下的,青海湖这个地方,没有人迹的地方也是没有乔木分布的,可见人的伟大之处。南入口处这条路上数十株大青杨大都正好被新设计的纪念馆建筑的建设范围所覆盖,所以已经是不可能留住的了,很是可惜。青杨的“身世“使我们即刻多了一份对它们并非来自视觉的敬意,并反思着或许纪念园早期进行规划布局时也应该考虑这些树的因素。
首次踏访设计场地的印象如此之美好,在经历过的项目里面是非常少见的,我隐隐感受到来自场地厚重的自然力所带来的压迫感,能否真正理解这种自然力,并进行设计学意义上的转化、利用、升华和超越,就像魏斯的艺术创作一样,对于一个坚持创作探索的设计人而言:前方仍路漫漫,但一个非常肯定并坚定的设计原点产生了:“留住这些树”!
海北地属藏族自治州,省发改委统建办的地接人员特地带我们驶出镇中心到西川河畔去体验一下草原上的藏族风情。高原的景观是真正意义的大地景观,山势绵延起伏看似舒缓却蕴藏着地壳运动般无穷的张力,一切绝非人力之所为,在这里我们失去了对于尺度的判断,直到看清羊群牛群之类的参照物才发觉这里大的是如此的不着边际,即刻感觉到人之渺小。草原上随处散布着开白色和黄色的小花,连白色的羊群在随时变换着气象的高原环境中竟然也能在金银间自如地进行转换,不禁感慨金银滩之名其实不仅仅得自金银露梅,而是源于这片土地的灵动之处。与城市河流不同,草原上的河改道太容易了,新老河道往往交织在一起就像是几条盘错在一起的蛇在高原上舞动隐没,然而这里的一切又都是韧性的,有着一股坚毅的力量。
图05:金银滩(朱育帆摄)
驱车来到一处地势较高可以俯瞰整个西海镇的全景台,这里是留影的绝佳之处。不远处便看到了一处玛尼堆,一米多高的方形基座,基座接地处靠放着精致的玛尼石,石碓中心立杆,周遭拉着五色经幡,很像蒙古的敖包,尽管以前曾对着照片画过很多,应该算是很熟悉这种毛石墙的肌理关系了,但是这次平生第一次见到真实的玛尼石墙,还是很激动。和普通毛石墙不同的是玛尼堆的每一片石都刻有六字真言或者佛像,它关乎宗教信仰,是一种文化符号,在世界屋脊上生存的藏民的精神寄托。
图06:西海镇南全景台旁嘛呢堆(朱育帆摄)
在西海镇四周分布221厂了七个分厂,位于镇西北方向西川河西岸的六分厂最具代表性,也是我们重点考察的地方。六分厂又称爆轰试验场或靶场,试验场设置六个试验工号,其中656号工号保存最为完整,主要用于对外展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的1:1冷爆试验(1964年6月20日)在此进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656号是整体浇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内设机械室、观察室等,由于建筑两侧土质设防护草坡到顶,前面设入口,后面是与观测室连接的钢板试验墙立面,上设观察空洞若干,当人们从室内往外看时空间感受与外部很是不同,黑暗环境中的高量视窗给与无垠的草原以界定,这种空间营造给我们设计创作以启迪。656号的外形特征使得它成为一处实质意义上地面上的掩体建筑,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景观建筑,很显然原子城纪念馆建筑方案的原型来源于此。另人印象最为深刻是钢板试验墙,墙体高达7米,面阔30米,钢板厚2厘米,面层早已弹痕累累,锈迹斑斑7,很难用单纯意义的美来形容这种肌理,但它却使得几乎所有观者感受到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
图07:221厂六分厂656工号炮轰试验掩体建筑(朱育帆摄)
图08:221厂六分厂656工号钢板墙肌理及观测孔(朱育帆摄)
基地踏访的意义是巨大的,尽管没有形成很清晰的创作思路,但我“触碰”(touch)到了场地,就像一个五体投地的藏民走上了朝拜之路,感受到了一种源于心灵的强烈的设计冲动。对于原子城纪念园这种类型的设计创作而言,激情是必需的,因为我们试图要通过设计去反映的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发生的一段故事。
3. 场地分析
随着我们的状态逐渐与那个年代的思绪同步,激情燃起-澎湃-平静,此起彼伏,然而一切设计行为都要归于场地,并落实到空间语言。设计层面的工作基础是在对上位规划进行理性分析并有效整合场地现有条件等各因素之上的综合判断,这种判断通常是理性的,但原子城纪念园设计路线优劣的判断和斟酌与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却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和开展在理性与感性的交替之中日渐清晰。
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园位于西海镇镇中心东南,园三面紧临城市道路,除西侧为省烟草总公司海北分公司驻地之外,北临的原子路是原211厂历史最久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东面靠的是310省道门源路,南面是可直抵海北洲政府的同宝路,路南400米左右便是305国道,一条西宁至青海湖的必经之路,从国道一进入西海镇,原子城纪念馆建筑便直入眼帘,可见作为青海省最具政治和社会意义的文化项目,纪念园无论从内容还是选址上都是地标性的。
图09:原子城纪念园场地及其周边环境(朱育帆 王丹绘)
原子城纪念园平面上基本为呈南北长560米东西均长200米的长方形用地,总占地面积约12公顷,建筑占地面积约8400平米,其中外环境面积约11.16公顷。总体规划几易其稿,由于投资预算的局限,规划南面地界线由305国道北减至同宝路,纪念馆建筑规模也由2万平米减至9615平米,但从几个规划版本来看,除用地和建筑规模外纪念园总体布局未做大的调整,纪念馆建筑始终位于场地的偏南部,从而将纪念园空间划分为纪念馆南广场、纪念馆和馆北纪念园三个区域。
纪念馆设计利用南北高差形成了一种南两层北一层的台地建筑形式,形体为现代简洁的方台造型,原型取自221长炮轰试验场的掩体建筑,东西两侧采用半掩体护坡,有效地减小了建筑整体的体量系数和形成充分的掩体视觉感。实施建筑的南立面为面宽120米高11米的巨型立面,对于面宽170米,进深110米的南广场形成了总体视高比达1:10的有力界定,纪念馆建筑这种绝对的统摄性作用不免让人联想到意大利卡普拉罗拉庄园8的经典布局,不同的是馆北纪念园部分造景空间显得更有余地。
图10:纪念馆与纪念广场空间关系
图11:意大利卡普拉罗拉庄园(design on the land,112)
从现状青杨景林的分布分析,南北向林荫道基本被纪念馆平面覆盖,只剩下南端的6株幸存,除此之外纪念馆南广场(下简称纪念广场)再无可利用的现状原置体,但从镇中心整体格局判断,纪念广场与纪念馆建筑共同构成外向的城市景观展示界面,因此更具备显性的意义。较西南角,广场东南角的张力显然更大,因此仅管建筑对于广场中是坐中的,但并不意味着绝对对称的布局就更符合这种场地条件。另外场地中存在两条潜在的外张线,一条就是纪念馆以南的空间全线向南面绵延起伏气势磅礴的山系大景观开敞,后续设计如何充分利用这全景线的巨大优势。第二条是纪念馆几乎横贯广场(建筑面阔占南广场面宽总量的70%)的建筑立面线,这种格局易形成第一印象上的压迫气势,但如何通过一定层次塑造深远感来表达和烘托纪念馆的恢宏则对进一步的设计提出了挑战。
纪念馆北面的纪念园面积达9公顷,是用园林景观语汇表达设计理念概念的重要媒介。但这部分场地除了青杨外并非没有内容,在园子北端原来设有一个独立的园区,里面伫立着一处由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纪念碑(后简称纪念碑),碑高16.15米,建于1992年,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碑西部有青杨纪念片林,是参观原子城必去的景点之一。当时可能受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纪念碑园的规模不大,纪念碑的选址也缺乏长远的考虑,碑身距离园北界仅不足10 米,纪念碑的南北轴线沿线与纪念馆主轴线之间相差70米并没有对齐,这种现状意味着如果不移动碑体,仅管其意义重大,纪念碑很难成为纪念园的中心和重心,形象上作为空间的高潮也有些勉强。
图12: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纪念碑(贾玥摄)

图13:2002年10月04日场地卫星影像图(google earth截图)
图14:设计前场地内部关系(朱育帆 刘静绘)—— A原海北州民族卫生职业中专学校 3.南入口 4. 职工宿舍 5. 食堂 6. 教室楼 7.办公楼 8. 篮球场 9. 百米青杨林荫带走廊 10. 150米南北向青杨林荫带走廊 B 原原子弹纪念碑园 1.纪念碑 2.纪念林
从纪念园大型青杨的分布格局判断,这些青杨或呈带状如南北或东西林荫道,或呈圈式如篮球场之界面,或呈散点式,都与原有卫校的建筑位置和室外功能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青杨的格局隐射了原有场地的结构,进一步的潜台词是如果场地新结构与这种格局可以相互协调,那么设计将事半功倍,一旦不能协调,如何利用这些杨树将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设计问题。
图15:青杨环绕下的篮球场(朱育帆摄)
遗憾的是这次并没有那么幸运,历次规划方案中馆北纪念园的布局无一例外地采用了以纪念馆轴线为延伸的强中轴模式:一种最为经典的纪念性景观的空间模式。当将青杨与规划中轴方案叠加在一起的时候,不难发现除了不能保住全部重要青杨之外,更重要的是二者很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轴模式和现存青杨格局的冲突是明显的,换而言之,如果设计策略上认为青杨是首要的因素,那么纪念园的骨架格局就必须要做相应的调整,而作出理性调整的基础是对纪念性景观空间模式的再度认知。
图16:现状存留青杨林,巨型青杨与纪念馆建筑和纪念碑的轴线关系(朱育帆 刘静绘)
4. 关于纪念性景观的空间模
纪念是对过去的人、物或事件的一种缅怀方式,希望在世的人不要忘记曾经的人物或是某段故事。作为人类景观设计的重要类型,纪念性景观源远流长,当远古我们的祖先在故人坟前有所标记(放下石块或是种下树)开始,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肇纪念性空间便随之开始了,形成的历史积淀成为了后人取之不尽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纪念性空间的原型是墓地,而纪念性景观园林的原型则是墓园,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纪念性空间都带有些许宗教意味,越重要的纪念性空间其宗教感越强,历史上很多帝王政治上利用陵园场所有意将墓和园分离并将自己神化,将其转化为一种类宗教性场所,如埃及的戴尔埃尔巴哈利祭庙。
对“不可测未来”的极度恐惧始终笼罩着人类发展的历史,无论是出于个体的还是群体的安全,寻找解决之道也是人类始终在探索和解决的课题。人类精神上总是相信存在并依赖那个能够与不可能直接接触到的事物进行沟通的场所,通常而言,与神的沟通最终演变为宗教场所,它使得从群体到个体获得精神的依靠,与故人的沟通则成为纪念性空间,它让在世者在前世来生的轮回中获得心灵的慰籍。
因为目的的不同,纪念性空间与宗教空间其实是有明确区别的,前者是为了使人缅怀,而后者的功能主要是为了获得保佑。从这个意义上讲泛泛将教堂等目的单一的宗教建筑空间划入纪念性空间的论断是不合适的,但在某些历史人物如(孔孟、关羽)等的纪念形成的类宗教纪念性空间(孔庙,关帝庙),纪念性与宗教性产生充分的交集,很难辨别厘清。且不说这些特殊的被神化的人的类型,其实对在世的人而言所有冥界的故人都有着源自灵魂深处的某种神性,对于他们是“纪”还是“祭”?其实很纠结不清,无论是目的还是方式两种因素都是相当复合化的。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纪念性空间与宗教性空间最终会在设计形式上产生如此的趋同。源于对营造令人敬仰或敬畏的崇高感(Sublime)的共同追求,宗教性和纪念性空间在表达上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宏大、庄重、压迫感等成为设计语言的关键词。从空间模式上,也确实没有任何一种形式比中轴模式更能明晰地体现这种震撼的力量,中轴空间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纪念性景观最为常见而又深入人心的模式语言。翻开纪念性空间设计史,即使在信息极其丰富的当代,这种甚至有些俗套的模式仍旧占绝对统治地位,人们甚至从情感上不能接受其他的设计模式,只要财力物力人力允许中轴模式便成为首选。
从这个意义上讲,1974年的哈尔普林是划时代的,他的罗斯福纪念园方案获得通过,面对罗斯福这样一位美国历史上最为优秀的总统,他摒弃了常规的神化以使人膜拜的设计套路,而是采用叙事性的方法,将罗斯福一生中的四个阶段以非中轴式的布局方式沿Tidal Basin西岸线性展开设计,全园没有一处超尺度的构筑物、建筑物或是雕塑人物,纪念园整体隐身在大的湖区环境中,可以诠释为是对罗斯福总统为人处世风格的一种隐喻,从设计技术上讲哈氏将空间主导向由垂直向引向水平。
图17:华盛顿罗斯福纪念园平面图(the FDR Memorial-P35)
哈尔普林最大的创新点其实不在于叙事本身,也不在于使用了曲线或折线路径取代中轴线,他也肯定不是第一个运用叙事手法作纪念性空间的设计师,其意义在于在一个重大设计事件中第一次大胆采用情景化的叙事表达手法,使得这样重大意义的纪念性空间摆脱了神性而有了平易的抒情意味,并且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罗斯福纪念园告诉人们可以有这样一种不同于常规纪念碑式(monumental)纪念性空间的设计方法,设计史崭新一页翻开了,7年后林璎(1981)在越战纪念园提出类似的空间理念并率先建成(1982),整体设计上更为洗练有力,艺术成就上也更具说服力,而因为种种原因罗斯福纪念园直至1997年才最终竣工。
重提罗斯福纪念园让我们再次审视纪念性空间模式拓展的可能性。无论是中轴模式还是非中轴模式,纪念性空间中通过空间序列表达概念是普遍性的,这使得游览空间呈有导向的线性。历史人物或事件都是历史的一个片断,从这个意义上它们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即使是发生于某个点的事件也有缘起和后续影响的陈述可能,因此通过表述这个时间长度来表达纪念是顺理成章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线性空间(对应于网状或点状结构)是如此适合纪念性景观类型,至于线性空间本身是成笔直的或是曲折的并不是根本问题,那关乎更多的是所谓风格问题。中轴模式的参观路线一般沿主轴呈单一直线明确展开,次空间基本沿主轴呈对称或均衡布局,参观者始终受到高潮点的强烈牵引和控制,设计风格稳重庄严;而罗斯福纪念园叙事路线由单侧墙体界定成向湖性很明显的游览空间,空间动态的自由感和均衡感明显,设计风格更显朴实和诗意。
“叙事”在文学创作上是指用散文或诗的形式叙述一个或多个真实的或虚构的事件。作为设计手法,叙事在景观设计创作中并非是一个崭新的概念,由于叙事表达对完整性的特殊要求,运用叙事很容易形成一个完整和清晰的设计理念而被大众接受,因此它早已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种景观类型的创作当中。相对而言,纪念性景观运用叙事性设计语汇更为普遍,叙事也更为适用于纪念性景观。
纪念性景观有其特殊的要求,即强调公众知情权,或称设计概念的可达性,无论设计表达艺术水准的高低,是运用明喻、暗喻还是隐喻,都需要有一个解说体系让参观者可以基本了解设计所要表达的纪念性9。这种特殊性是与纪念性景观设置的目的直接相关的,当代纪念性景观都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通过设计唤起当事人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让后人铭记那些历史,而纪念性景观的其它功能则可能是附属的。
图18:颐和园中轴视觉控制与游线之剥离(根据周维权先生中国古典园林史改绘)
原子城纪念园总体规划呈明显的中轴式,空间由南向北递次展开,如果不考虑场地青杨的因素,营造气势恢宏的轴向空间是完全符合常理的,现在问题的焦点演变为有没有一种新的设计模式可以集两者的优势于一身?
重新审视中国传统自然山水园中特有的空间组织方式,尤其是强调体现皇权又兼具文人园林特点的皇家园林,最典型的案例如颐和园佛香阁轴线对万寿山南昆明湖区的控制,我们称之为“虚轴”控制,虚轴的存在没有破坏自然山水园的基本格局,又体现了皇家园林的特色;也如维尼奥拉等在Villa Gulia所运用的特殊的轴向空间设计方法,即“眼过人不过”,游线组织与中轴空间的戏剧性剥离。
图19:意大利朱利亚庄园中游线与视线之剥离(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82)
这些具有设计学意义的线索不断地提示我们的确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即隐性的中轴与自由叙事游线叠加生成新纪念性空间的复合模式。
5. 设计策略
就物质空间而言,作为空间骨架的大型乔木对于空间塑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效利用现状乔木等于大大缩短了实现理想空间的用时。作为设计原则,保护场地原有植被(尤其是大型乔木)在学术界是一个共识,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被坚持下来的案例却很有限,尤其当这些植被的组成并非是所谓的名贵树种时,原则更是成为摆设;其实树种无所谓贵贱,就如文化无所谓高低一样,一切功利的评判标准都来源于我们得到它们的难易程度。
提及杨树,作为长江流域以北广泛运用的速生造林用材树种,飘絮和病虫害成为其被更替的主要原因, 生长至30-40年树龄时在进入观赏期的同时也随之进入衰落期。对杨树林是否保留或保护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海北这里的地理气候显然是不同的,从性状来看,这些四五十年树龄的青杨显示出勃勃的生命力,丝毫没有颓败的迹象。正常状态下杨柳具有很长的寿命,速生林寿命短是和它们的育苗方式直接相关的10。
原子弹研制历史研读的案头工作让我们一步步更加接近并沉浸于当年的时代思绪,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于保护青杨林初衷的坚守。
图20:抢搭帐篷与风餐露宿
杨树这种在全国范围都属于速生树种的绿化先锋,到了在海北这个地方,生长量一年竟然不过只有一厘米,这里胸径尺寸可以直接作为如年轮般岁月的换算单位。当年原子城的创业者来到这片不毛之地时,一切都是荒漠,海拔3100米恶劣的高原气候使得任何一株植物的生长都变得相当困难,尤其是乔木,在这里原本高度适生的青杨,一般也挺不过三年就不得不请进伙房了。但这一切都没有能够阻挡源自信念的生命力,在经过创业者不懈的复植和养护之下,茂密的青杨林在今天的西海镇核心地带比比皆是,这种规模的杨林景观在青海同海拔的城镇中绝无仅有,无疑,基地上的这片杨林是原子城“青杨现象”的一个缩影。
图21:青杨的胸径与岁月记忆的转换(朱育帆摄)
速生林,通常情况下设计师大笔一挥之下的牺牲品,到了此地此情此景,对于这片青杨林,这段历史活生生的全景式的见证者,看到它们当年创业的情景就仿佛历历在目,因此对于它们任何一种形式的漠视和轻弃都不亚于是一种犯罪。
“为了那片青杨”,无疑应该作为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环境设计中一切创作行为的基点。
保护并有效利用基地中的这些青杨,不仅仅是出于视觉设计上的考虑,更应该视为是延续时代人文精神的一种有力途径。另一方面,我们并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如果这些青杨与纪念园的新构架不能形成和谐共处的整体,那么我们的设计也注定将会是失败的。
在研读史料和创作思考的过程中一个大胆的设想突现出来:
“我们能否设计这样的一条路径?它轻轻滑过那片青杨,人游走其中,宛若身处这些历史见证者的旁白声中,分享着那段岁月的记忆,它犹如一条撩去历史尘封的时光隧道,在那里仿佛一切时光倒流。”
设置这条路径的目的是重新将现状空间和设计空间进行梳理和编织,但最重要的是试图把青杨林与讲述中国独立研制原子弹氢弹的叙事史诗的线性表达相结合并实现理想的无缝对接。
布局上我们尝试把纪念园的高潮点依旧设置在中轴线上,使之与纪念馆遥相对应, 此时参观路径是关键的,因为路径上的每个点都与这个高潮点相关,或强化或对应或隐匿,并形成所谓的空间节奏感,但这条路径与经典的中轴模式语言没有直接的关联,却重构了原本的中轴秩序,形成以中轴高潮点为摆心的钟摆式隐性的中轴控制结构, 从而创造了一种可能的由中轴模式和自由叙事模式叠加生成的新的语言模式,同时这一模式可以实现对原场地的最小干预。
6. 设计“596之路” 与 设计的“596之路”
1959年6月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直接撤回了对新中国承诺的所有援助,新中国的成长始终面临着超级大国不间断的核威胁的巨大压力,这个危急时刻党中央作出了“坚强面对”的重大抉择,其中决定自主研制原子弹是中国自强之路上浓重的一笔。
原子弹研制计划代号“596”,对于那时的科研人员而言他们踏上的注定是一条极其曲折艰辛的奋斗之路,因此我们把原子城纪念园这条参观路径也命名为“596之路”,而对于我们这些倾注热血于设计探索之路的设计者而言,踏上的也注定是一条设计的“596之路”!
6.1. 与“原规划方案”
在市政工程类规划设计领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处在相当置后的阶段,尽管没有人怀疑好的景观设计对于场所体验的决定性意义,但从客观上讲其“设计生态位”是偏低的,从城乡规划若干层面到建筑单体设计再到景观设计(或从城乡规划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常常扮演的是被决定的角色。因为后置,所以就比较被动,如果上位条件合理且执行上带有一致性和连贯性,那么设计师也会相对轻松些;但是更多的很多情况是风景园林师需要面对的一堆尴尬的现实问题和难以腾挪的设计空间。换个角度思考,风景园林设计师的职责其实就是利用设计智慧将场地中不利的因素弱化,甚至是转化为“因不利而得利”的有利因素,就像孟兆祯先生所说的设计的“先难而后得”。
对于原子城纪念园原有的景观规划方案,我们的心情颇有些复杂:由城市规划师主持的从原子城总体规划到纪念馆建筑单体和纪念园的方案成一体化集成趋势,各环节在理念上具有一贯性和协同性,设计阶段充分理解上位方案作好设计衔接是有直接益处的。而另一方面规划阶段的这个方案不是景观专项性的而是附属性的,因此对于建筑外环境场地设计考虑的深度就相当有限,更多是从控制性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性方案,由于风景园林专业的特殊性,这种控制的有效性并不大,因为很多具体的工程问题在上位规划阶段是不会呈现出来的,而进入到实质的设计阶段却必须要随时去面对和调整。还有就是出于设计独创性的考虑,拘泥于理解原方案在后续创作中容易受到心理暗示,对于新设计未必就是有益的,尤其是在我们完成现场踏查之后越发对于原方案中所采用的中轴基本型产生了抗拒心理,主观上已形成了对于原方案设计形式上的颠覆导向。
在2006年4月版和9月版的原子城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总共提交过三个景观方案,最终9月版第一方案获选。9月补充稿中最大的改变是将总体规划由跨同宝路的两个街区缩小至同宝路以北到原子路的一个街区,用地规模由16.5公顷降到11.5公顷,纪念馆建筑规模也由1.26万降到0.96万平米。用地和建筑规模的一压再压以及方案的选择,背后的决定性因素都是投资条件的制约,可见投资严重左右了建设的可行性,也就是说如果超支,完成设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不会再有任何追加款的可能,这个分析判断促成了我们在后续景观设计中明确的节约意识(甚至主动放弃了很多看似是功能性的设计)。
图22:A原规划方案2006年4月版,B. 2006年9月版方案一,C. 2006年9月版方案二 最终方案一获选,过程反映出规模渐小和内容简化及其背后经济因素的决定性影响
6.2. 方案一——2006.11 概念落地
钟摆式隐性中轴模式的表象实际上是在中轴高潮点和纪念馆建筑之间形成“zigzag(之字形)”路径体系,从概念雏形到形态与功能的对应,再到落实于场地,其中在两个问题上必须要做出决断,一个是新模式中中轴上的高潮点放什么?放在何处?二是如何在三维空间中落实场地中杨树的利用方式?
高潮点对于纪念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初始的思路直接受到了上位方案的影响,即重新利用现有的纪念碑作为高潮,移碑是必要的,因为原址的位置和朝向都不能应对新的变化,碑体需要向西移位(70米)以和纪念馆主轴线对齐,向南移位以摆脱位置过于靠北的尴尬;由于原来碑体主面是向东的,移动后碑身还要顺时针旋转90度,这样原子弹纪念碑便可作为纪念园空间的高潮点。从纪念碑的文物性质和意义而言,这一策路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移碑也有其不利的方面,一是单从原设计造型的角度,视觉质量上作为高潮点并不十分称职,二是移碑带来了相当的额外的工程费用,对于原子城项目局促的预算状况而言资金是影响其可实施性的很关键的因素。
一般来说高潮点的位置会出现在纪念性景观游线全程2/3或4/5的位置,因为通常情况下高潮之后会安排一个尾声的处理环节,设计中我们将碑设置在距离纪念馆250米处(水平向南移动距离约100米),由于地势由南而北渐高,16米多高的碑体已经可以较有力地控制住全园场地。我们利用原纪念林在轴线上移动后的纪念碑北开辟一处静池作为“和平林园”,也就是说在这版方案中“武力”是作为高潮出现的,而“和平”则成为一种尾声的表达主题。
图23:方案一构思草图(朱育帆绘)
现状杨树有三种潜在的空间价值,即百米林荫带的视廊和框景作用,篮球场突然三青杨林阵的合围式空间价值以及园景树如绘式的前景价值,设计目的之一就是有意识地去尝试利用和激活它们。
由于纪念馆北出口距离林荫带只有50多米,这个距离使得“596之路”开始阶段的路径更适合从林带中部向北直穿,此时对于林带的利用意图是在其东端口放置表现当地藏民变迁场景的无私奉献者群塑,以便使游人北穿林带时向东望去形成一处精心设置的对景。穿出林带后路径便蜿蜒向东再折回向西横穿场地进入原篮球场区域,由青杨围合的“名人雕塑园”。总体上在由南而北zigzag路径的主要拐点上设置了表达1959-1967的9个时间点,表达了时序观念。
图24:方案一总平面图(朱育帆绘)
2006年10月按照流程需要我们将原方案扩初设计和新的设想一并向国家发改委相关领导进行了汇报,汇报获得通过,并得到在不超预算和原设计内容基本不改变的前提下11把形式决定权交给了青海省发改委和设计方的定调,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当理想的开始。
由于设计时间的限制,这个新的提案无论从平面设计到空间造型来讲都远没有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但其中所体现的最初始的和朦胧的设计意图,以及锈蚀钢板和毛石材质基调的运用,雕塑场景化的设置,集束视线景观装置的利用等等都被坚持到了最后。
PS:本文转自风景园林新青年,仅供交流学习,侵删请联系本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育帆老师改了三次的方案什么样…|青海原子城纪念园
为了51棵树,他用2年零8个月讲述一个“激情燃烧”的故事
【AT】庄惟敏:藏·空·导·变——建筑·场地一体化设计实践(附6个案例)
日本建筑中的室内景观设计
建筑设计|悬崖边上的住宅不考虑场地的建筑都是耍流氓,特别是当下很
0元经典案例抄绘第三季-07 | 以体块的分裂与积聚——费孝通江村纪念馆为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