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公司 农户”有何不同?这回终于明白了!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近年来发端于安徽、江西等地的农业产业新模式,是由一家龙头企业牵头、多个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参与、用服务和收益联成一体的产业新形态。近年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新形势下农户分享农业产业发展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联合体与“公司+农户”有何不同,如何运转?面临哪些困难?如何推动其创新发展?


溯源

农业产业化研究


1983年,《农业与食品政策》(罗纳德·纳逊)出版,第一次透彻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理论,全书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组织形式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所面临问进行了较完整论述。


自1987年我国开始对农业产业化进行研究,并产生了分歧:



侧重宏观层面学者强调政府在产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弱化了农民意愿、农民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


侧重微观层面学者认为产业化是农户在市场机制下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制度创新,强调农户的主体作用。


模式

四大类、共七种


以产业一体化链条关键环节划分,有七种:


龙头企业带动型/综合开发集团带动型/农业合作社连接型:即“公司+基地+农户”产销一体化经营组织。


专业农协服务型:以高新技术进行“名优特新”产品开发和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


市场带动型:以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为载体,通过合同和契约等较稳定经济关系,链接农户与市场。


主导产业带动型/商品基地带动型:区域优势资源为支柱,建设商品基地培植拳头产品。



特征

长期稳定的合作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或者集团,而是以龙头组织为一体的多元经济结合体。利益具有一致性,为互惠关系。以市场为导向,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并体现出专业化、区域化特征。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近年来发端于安徽、江西等地的农业产业新模式,是由一家龙头企业牵头、多个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参与、用服务和收益联成一体的产业新形态。


农业部副部长叶贞琴认为,联合体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产物。他表示,当今市场的竞争已不是单个主体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从最初的发展订单农业、指导农户种养,到自己建设基地、保障原料供应,但受农业生产监督成本较高的制约,难以快速扩大规模。发展联合体,能够让家庭农场从事生产、农民合作社提供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专注于农产品加工流通,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很多人有疑问,“公司+农户”的模式很多年前就有了,联合体新在哪里?多位联合体负责人表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和要素的相互融通,是联合体与传统的订单农业的重要区别。联合体各方不仅通过契约实现产品交易的联结,更通过资金、技术、品牌、信息等融合渗透,实现“一盘棋”配置资源要素。尽管联合体不是独立法人,但建立了共同章程,成员相对固定,实质上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盟。这让各成员获得更高的身份认同,有助于降低违约风险和交易成本。



关键

紧密利益联合机制


众多农业主体应如何联合?


农业部经管总站站长王乐君认为,联合体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各成员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与家庭农场相比,龙头企业管理层级多,生产监督成本较高,不宜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但在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优势明显,适宜负责研发、加工和市场开拓。与龙头企业相比,合作社作为农民的互助性服务组织,在组织农民生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而且在产中服务环节可以形成规模优势,主要负责农业社会化服务。家庭农场拥有土地、劳动力,主要负责农业种植养殖生产。


“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联合体各方保持长期稳定合作的关键。”安徽宿州市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负责人、淮河种业公司总经理李清武说,联合体各方通过签订生产服务合同,确立了生产资料供应、产品收购、技术作业服务的合作关系,也解决了淮河种业公司高品质原材料供应问题。同时,公司通过为家庭农场垫付种肥、为农民合作社垫付农机服务资金、帮助家庭农场获得抵押贷款等,缓解了成员的资金困难,形成了资金联结机制。2016年,淮河种业公司为家庭农场成员担保获得贷款600万元。


利益共享是双向的,在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通过家庭农场带着农机、淮河种业公司投资入股等方式组建合作社,壮大了合作社实力,形成了资产联结机制。公司为家庭农场提供专营品种及种植技术,提供粮食烘干仓储、粮食银行等服务,解决了晾晒储存问题,实现了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如此,市场信息经由龙头企业判别转化为生产决策,传导至农业生产环节,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按需发展标准化生产,最终供应优质农产品。


未来

探索破解资金瓶颈


当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少联合体面临各种困难。从外部来看,农业融资难,制约瓶颈多;土地获批难,设施用地紧。尤其是贷款信贷政策瓶颈难以突破,农业经营主体的农地不能抵押,资金短缺仍是多数联合体发展的制约。从内部来看,一些联合体的企业和农户之间利益联结稳定性有待增强,有效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各地都在进行深度地探索破解资金瓶颈,河北进行财政和用地支持,宁夏降低成员融资门槛与偿贷风险,内蒙古总结出链条延伸型、加工带动型等多种联合体发展模式……


上个月,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也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就金融支持、用地保障等提出了扶持措施。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现在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农业发展的的主导模式。


图文:非白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什么?与农业人有哪些关联?如何助推农业人致富?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时代,你还在搞“公司 农户”吗?
最新:6部联合发文,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用地政策!
农业农村部: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引导龙头企业发挥好“链主”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