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新微课堂⑦|张韬:中式康养生活方式

张韬

全经联健康产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又谷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

张韬,四川又谷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资深IT和世界500强高管从业经验,有15年创业经历,从科技行业跨界进入中医行业,以创新模式开拓发展,逐步成为国内领先的中式康养生活方式运营商。2019年4月“又谷国际中医康养园”成为全经联产业IP,“又谷国际中医康养园”是中医“药食同源”的知名品牌,“医、食、住、文创、文化”形成闭环的康养生态系统。全经联产业加速器将以“平台+智库+资本+产业IP+孵化器”为新动能,推动“又谷国际中医康养园”在全经联生态中创新发展。

本文是全经联健康产业委员会委员、四川又谷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张韬先生在创新微课堂进行的分享

各位全经联的家人,大家好!我是又谷康养的张韬,我在成都,今天给大家做一个小分享。标题是“我理解的康养”。

首先简单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怎么走到这条路上来的,我们现在专注做”以中医为核心的中式康养生活方式”,我们把自己定位就是做内容和运营的,我做了20多年的IT,算是一个IT老兵,当时一直在上海,然后在2012年的时候,突然身体就垮掉了,差点就死在了上海,其中一半应该是被吓死,有幸我们家有前辈是中医,所谓传说中的老中医,以前我作为一个IT人士,我也不信中医的,认为是伪科学,结果西医几乎把我判了死刑的情况下,成为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居然非常轻松地把我捞回来了。

当时也是听了他的话,为了活命,放下当时上海所有的生意,按他的要求“滚回成都带小孩”,真的那句话是对的“在生死面前,所有问题都是擦伤”。

通过这个事情,又因为刚刚有了小孩,突然发现健康真的是最重要的,当时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保一家人的健康,纯粹是为了自己的“钢需”,我们回到成都开了中医馆,因为是外行,也没有靠它养家糊口,我们做的相对比较任性,但是我非常清晰地知道这个事很有前景,因为一个基本的判断,像我这样所谓的“成功人士”,其实“都有病”,而且很多人比我成功也病得比我严重。

然后从2012年开始做,做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行业里面其实有很多的痛点,因为我是外行,忽视行业潜规则,所以我们也比较简单,没想那么复杂,我们在不断改善痛点,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个精准的目标客户,在反向思考和设计,居然五六年下来,我们成了中医界的一面旗帜。其实很多时候有朋友在问我,说你们做得很好怎么怎么,我后来想了想,不是我们做得太好,是现有的做得太烂!

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也在思考,我们发现中医是一个大森林,已经不是一两棵树的问题,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毕竟过去不间断发展了至少有8000多年,我们发现这里面有很多好玩、有意思的事,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东西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所以我们逐步一点一点地做了“药食同源“的中医文创产品的研发,吃喝玩乐的东西都有,也做了很多人特别是我们会员喜欢的中医交流、中医课程活动的文化公司。

后来在2014年初的时候,我有一个机缘,就跟朋友一起做了精品酒店和民宿,我自己也比较喜欢玩,20多岁出头就背着包到处乱跑,我当时负责西南地区:云贵川陕西藏,几年下来看了70-80个项目,我自己亲自参与做了7家精品酒店,所以我也算是酒店和民宿行业里面的专业人士。

比如,我们当年在大理洱海做了一个精品酒店,当时的情况跟现在有点像,那个别墅楼盘够高档,但是卖不掉,市场不景气,我们接触以后就在探讨,说要不要试着拿两栋景观不错的改成精品酒店,我们就从毛坯房拿来,从规划、建筑设计、软装、硬装、运营、营销,一起整体来做,后来非常成功,甚至救活了那个楼盘,房价我们大概均价做到1200以上,迅速地又跟开发商谈好拿了5栋,做了二期,最后总共做到74个房间。

这五六年间做精品酒店过程中,我们接触了大量的开发商和政府,发现这个行业里面有很多的痛点,我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就是大家都在拼硬件,比如说又请到了哪个著名的设计师,做了什么样的设计、什么样的网红,用什么大牌的床垫、法国有机的洗发露等等,其实这些东西门槛都很低,只要你出钱,都不是问题,但是这样做会导致行业一个大问题,导致大家比拼的成本越来越高,投资回报必然越来越慢,迅速成了红海。我们条件反射地,像我自己是做软件研发出身的,所以当时还是想,这方面有没有一些在内容、主题上面的东西可以想办法?我当然就把我自己做的中医养生馆和文化课程装进去,居然发现是一片蓝海。

于是,我们最开始做的还是基于酒店,特别是人文的精品酒店,我开始把中医有关的内容往里面植入,我们就自己规划了要做中医养生主题的酒店,因为我们有整个系统的很多生态,其实也都是这么多年一点点不知不觉玩出来的,我想还是在内容上面怎么下功夫。

又经过两年多之后,我们发现整个的转型特别是地产方面的转型,还是变化比较大,于是,我们就慢慢有一个东西越来越清晰,我们要:从单一做酒店,扩展到做整体的生活方式,做一个转型:从做硬件彻底转型为做软件。 

我讲一下我理解的软件,我自己觉得大概有这么几点。

首先,我认为康养不是养老,是包含了养老,也不是开医院变成治病,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然后,康养在国外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自己考察下来之后,我自己的结论,因为人种、文化属性、整个社会的结构、年龄结构、消费水平等等,一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的,但是我们必须应该是要走中国自己特色的路。中国特色的路是什么呢?我自己的理解,康养其实是拆开了就是健康和养生,从这个角度来说,离中医非常近,无穷地靠近中医。

中医做康养、做生活方式有无比巨大的优势,为什么呢?西医讲的是治病,讲的是治已病,已经生病了,没有“治未病“的概念。我们中医经过了至少8000年不间断的发展,一直就很旗帜鲜明地讲中医是”三分治、七分养,治未病”。中医的“七分养”其实就是康养,其实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比如我们说的中医里面可以治病的方式包括哪些方式呢?除了吃药、除了传统的针砭灸石药,还有喝茶、品香、打坐、练拳可以治病、弹琴可以治病、听音乐写书法可以治病,插花也可治病,你看这些是不是就是我们典型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且是非常有趣、非常高级的生活方式,我们也看到了像现在这个社会随着大家物质的极大丰富,精神追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现在你会看到我们周围玩这些的人群越来越多,特别是你看现在中国人,大家都喜欢喝茶喜欢传统文化。

第三,我认为康养必须是慢生活,像西方起源的这种更高更快更强,这个一定不是康养,一快所有的美好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古人一直有一句话,我个人也特别喜欢“谦谦君子恶速成”,太快了所以有时候你会觉得特别无趣。我记得木心先生有一首诗,叫《从前慢》改成了歌,广为流传,可见这个时代城市里面的人是如何地渴求这种慢生活。如何慢下来呢?跟大环境息息相关,像我们就算修养再高,我想在这个大城市里面,特别是一线、二线的超大城市里面,滚滚红尘里面,你不是属于你一个人的,你是属于你公司的、属于社会的,其实你一定是身不由己的,所以一定是要去到这种大自然、这种山清水秀、小桥流水的地方。因为有大环境的原因,我们必然就会说到现在的景区、度假目的地、特色小镇。

第四,我认为康养是内容、是软件,跟硬件有根本性的不同,这一点可能是一个最前置的条件,像电脑、包括现在的地产,应该都属于硬件,基本上是一次性组装就完成了。而软件呢?其实是内容,必须要多做至少两件事,哪两件事呢?第一是运营,第二是不断地升级迭代,否则我觉得就是白做了。

我举个例子,有一个比较大型的上市公司,特别有名,他们有一个地产项目,也是一个高端的别墅楼盘,是在城市大概一小时车程的地方、山清水秀的山坡上,他们很早大手笔地就请隈研吾操刀设计了美术馆,非常的漂亮,出来以后就成了网红建筑,很火。但几年下来之后,一下就变得很凋零,很落寞,很少有人问津,为什么呢?

我觉得就是一个典型的做硬件的思维,做硬件的做法,把它当作了一个建筑,是一个一次性的产品,完全没有考虑它后续如何去运营、去升级迭代,游客大老远地过来,走到这一看网红建筑,开始拍照,逛一圈下来,因为本身建筑里面内容也少得可怜,主要是建筑物本身,我估计走得快十分钟就走完了,走完了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了,拍屁股走人。游人大老远开车过来,人家肯定是愿意多停留一点时间,甚至条件好可以在这里过夜,但是它没有其他的配套,就是做得这么有个性、这么纯粹,所以人来了留不住,兜里的钱也花不掉。

我多说一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中国很多所谓的文旅项目,还停留在这种旅游观光的老版本上,造成了客人来了钱花不掉,而且走了还很不满意。那么,如果要升级,我认为应该把旅游升级成为度假、升级成为生活方式,要把客人停留的时间,特别是客单价放在最重要的考核位置,举个例子,像成都某知名景点,去年游客接近两千万,但是他的客单价不到20块钱,这么优质的资源、这么大的流量,这个客单价反倒印证了他们管理运营的低水平。

再说一下康养地产的坑,引入医院、所谓的西医院、知名的三甲医院,西医院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是投资很大的做法,我们遇到过这种山清水秀的地方,有开发商花了重金,把301医院都引过来了,千辛万苦大夫来了,发现还不行,还得有很多的科室,每个科室又得有很多专业的设备,每个科室又得有大几十号的人员,最后已经疯掉了,什么都没做,十个亿都可能不见了。接下来更崩溃的是什么呢?发现这个事情跟消费习惯不符,为什么呢?我们说当地的人生了病可能千方百计到大城市,直奔大医院,到北京301、到协和,成都去华西,城里面的人生病了,怎么可能跑到乡镇去看病呢?消费逻辑又错误了!

在我看来这时候中医的优势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第一、中医很轻,中医不像西医是完全依靠设备,大夫只是成了一个读取报告的人。中医主要是依靠人,一个训练有素的技师,十八般武艺都会,传统的中医手法里面针砭灸石最后一味才是药,前面四大类都是外治手法,不需要吃药,包括:推拿按摩、刮痧拔罐、SPA、小儿推拿等等,这些可以解决70%的小毛病,一般的头疼脑热都没有问题,技术好一些的可以直接治病,甚至治西医解决不了的病。

第二、中医做外治理疗、养生项目很灵活,可以完全根据场地的大小不同来装,你要大、我们干个上百个房间也可以,你要小、给我两个小房间也可以,同时还有很强的扩展性,比如面向客人的需求,可以把文化的讲座、课程、练功带进来,也可以跟传统的温泉结合起来。说到这里,温泉也有很多的痛点,一个是走在路上太冷,好不容易泡暖和了,回去又凉了,泡久了,不仅对身体没有好处,还有坏处。在中医看来,这时候毛孔打开了,经络通畅了,反正客人也有时间,为什么不让他体验中医项目,做一个SPA呢?这样不仅客人满意,同时大大增加了我们的客单价,比如传统的温泉能收他300多、500多、1000多吗?如果你有了专业的理疗、有SPA的结合,我们可以卖套餐,380起,做到880、1000多都很正常,温泉升级为中医的药浴温泉,对中医来说也是小case,三五千年前就已经有了这种治病的方式了。我们再把餐厅喝的养生汤品、小吃植入到药浴温泉,泡了半天起来,有点饿,休息一下,喝一些养生的汤品、小吃,接下来再做中医的理疗。

我再举一个实际的案例,峨嵋山我们参与了一个项目,是非常著名的康养地产,现在举着“康养地产”大旗已经在很多地方大举扩张了,我们几年接触下来,发现他们做的东西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比如他们曾经花钱跟一个中药科学研究院合作,做了一个所谓的百草园,也种了很多名贵的中草药,花了不少钱,但是专业的属性太强,一般的游客走进去都不认识,大家迅速逛完一圈,就走掉了,那里配了一个很小的茶室,居然配的普通的茶叶,大家基本逛完就走。

我们参与之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解决他的造血功能!

我们有中医馆,我们知道当地有什么优势的道地中草药,以销定产,倒逼市场上需要什么高附加值的中药材,我们来种植。第二是停留时间,可以把药食同源的餐和饮品、下午茶植入进去。第三我们再把中医的文创产品植入过去,做为旅游伴手礼进行销售。

如果他的场地允许,我们还可以在里面就近植入,比如中医养生馆、药浴温泉,也可以请几个退休的老中医常驻,做成小型的中医村,条件还允许,我们再直接植入养生的主题酒店和食养餐厅,这样做了以后,我能把平均停留10分钟的现状至少改变成为24小时,让人在这里值得停留24小时,而且他觉得这个地方很有特色,还愿意再来,而且走的时候他不能空着手走,他会买很多相关的中医特色伴手礼走。

最后,我觉得国内目前做康养跟两个东西密切相关,就是两个载体,第一就是传统的旅游度假目的地,景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他们都需要、绕不开健康方面的内容。第二是地产,因为现在大量的地产转型,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市场需求,都要求要做产业,必须要有内容和运营,我觉得无外乎就是几个方面:健康、教育、运动、亲子、养老,这里面事实上运动和亲子、养老都属于健康里面。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觉得我们全经联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里面有大量的地产商,也有做内容、做运营的很多伙伴,我们又谷现在也还在做探索,做了七年了,我们还是想“专注成为中式康养生活方式的运营商,给地产赋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10家即将在中国开业的新酒店,才是2019朋友圈的重头戏!
(禅意新中式)常熟某温泉酒店设计方案
崇宁堡温泉度假酒店中式设计,恢弘大气又不失一种庄雅
如何成功运作文旅地产?
大咖直播精华回顾:文旅产业穿越疫情的新机会,知识点全公布!
云房头条丨烟草巨头染指抚仙湖开发 合和集团50亿建仙湖古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