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前农业中出现的这4大问题,寿光三元朱村的农民30年前就解决了

近阶段,网络媒体上关于蔬菜瓜果滞销、低价伤农的报道此起彼伏,一时间农业怎么了?做农业还能赚钱吗?怎么做农业才能赚钱的争论空前高涨。

图1:漫画

山东广播电视台旗下头条号账号@闪电农事:“致敬!他发明冬暖式大棚,传授技术,解决西藏不生产菜的历史”,讲述了山东寿光三元朱村大队书记王乐义带领村民大棚种菜致富和向我国北方其他省份进行技术推广的故事。

本文结合个人对现代农业的深度思考,以寿光三元朱村大棚种菜带动农民致富和产业发展的真实故事为例,通过前后30年,两种对发展农业完全不同态度的对比,探讨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

1、不抱怨、不等不靠,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自主研发,攻克难关

图2:王乐义外地学习,自主研发,攻克难关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加速转型期。在这个加速转型的过程中,各种矛盾也集中体现出来,做农民苦,做农业难,做农产品很难赚钱,农业后继无人等问题,在全国各地或多或少普遍存在。这种情况下,怨声载道、等靠观望等负面情绪充斥在全国各地很多农村。

30年以前,也就是1989年,寿光三元朱村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为了能在严寒的冬季生产出鲜菜,寿光三元朱村建起了燃煤土温室。尽管一个冬季烧四五吨媒,效果仍不理想。三元朱村的大队书记王乐义,作为三元朱村的当家人,不抱怨、不等不靠,去北京咨询专家,到东北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花高薪从东北请来能人做技术指导,攻克了在严寒季节不加温就不能生产黄瓜的技术难关

2、抓住市场机遇,干部带头,将松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带动农民致富

图3:十七名村干部冒险带头致富

当前,农业也并不是都不赚钱。只是多数地方的农民仍然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生产方式做农业,不知道抱团发展,不知道进行专业化分工,不知道主动跑市场,不知道产品要卖给谁,不知道怎么卖?即使农业中有很多好的发展机遇,也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了好的市场机遇,面临投资大,市场风险未知等情况,农民也不敢做其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带头人。

30年以前,寿光的三元朱村,攻克了严寒季节不加温就能生产黄瓜的技术难关,这在我国北方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

大队书记王乐义召开村民大会,面对每个大棚7000元的巨额投资没有一个村民敢去做。三元朱村17个党员干部带头担着风险搞试验,全部取得成功,填补了寿光深冬不能生产黄瓜的市场空白,使寿光发展蔬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为设施农业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3、致富效应产生凝聚力,激发基层农民的创新激情,奠定产业发展基础

我国农民,绝大多数都比较保守,即使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即使有人带头去做,如果看不到实实在在的眼前效益,通常也不敢去做冒险。

图4:1989年黄瓜1斤10元

当年寿光三元朱村17个党员干部冒险带头,建了17个大棚,种植出黄瓜1斤卖到10块钱,17个大棚年均2.7万元的收入,一下子让三元朱村产生了17个双万元户,让村民看到了大棚种菜能给每个村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

面对这种巨大的致富效应,三元朱村172户农民已经不用再去动员,第二年就建起了181亩冬暖式大棚,平均一户一亩多大棚。

巨大的致富效应,将村民团结在村干部周围,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也激发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在生产中和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中,敢于创新、不断创新的激情。除了黄瓜,寿光三元朱村的农民又先后实现了西红柿、茄子、辣椒、豆角等不加温大棚的深冬种植。

这种基层农民的创新意识才是三元朱村大棚蔬菜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和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

4、大格局、大视野,成就寿光蔬菜的大事业

全国各地实际上也都有能人,也不乏通过钻研农业种植技术赚钱,甚至赚大钱的成功案例。

但是,绝大多数靠农业赚了大钱的能人,通常都非常保守,恐怕别人学到了技术,抢了自己的饭碗。这种情况,在全国也是普遍存在。这也是这些地方始终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所在。

图5:三元朱村的成功的模式向全县推广

三元朱村冬暖式大棚种菜取得巨大经济效益之后,并不是单纯想着自己富,而是带着家乡人致富,想着如何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元朱村农民积极相应时任寿光县委书记的王伯祥在常委会上的决定,第二年9月份,就在全县建立起5130个大棚。

1991年年初,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到山东寿光三元朱村考察后决定,把三元朱村冬暖式大棚种菜技术向山东全省和我国北方各省推广,解决我国北方各地区和城市吃菜难的问题。此后几年,冬暖式大棚迅速在山东省和我国北方绝大多数省市推开,全国各地都从寿光要技术员,山东寿光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批量进行农业技术输出的产业发展模式。寿光的农民技术员,也闯出了比大学教授更响亮的名声和收益。

寿光三元朱村和寿光农民这种大格局、大视野,才造就山东寿光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让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在全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最后总结:当前,做农业的确难,但是再难,难不过30年以前。30年以前,寿光三元朱村的农民,能够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的经验,自主创新,攻克难关,干部带头,将村民团结在村干部周围,通过致富效应激发基层农民学科技、用科技、自主创新的意识和激情;大格局、大视野,致富不忘家乡人,致富不忘承担社会责任,才成就寿光蔬菜大产业,也成就了寿光农民农业致富的梦想。

当前,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政策扶持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不是没有前景,而是全国各地太缺乏象王乐义和三元朱村那样的村干部;农业不是不能带动农户赚钱,而是全国各地那些靠农业科技致富的能人,没有三元朱村干部和群众那样的胸怀-致富不忘家乡人;农业不是不能成就大产业,而是全国各地基层农民普遍缺乏创新的意识和激情,也没有三元朱村和寿光干部、群众那样大的格局、视野和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魄力。

虽然时过30年,这一切,仍然值得全国各地发展现代农业学习和借鉴。

寿光蔬菜产业的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抓住了那个时代北方各地和城市冬季缺菜的市场空白。当前,国内各地大搞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闲置了大量的高档温室大棚,沿海发达省市盆栽花卉产业正向内陆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全国各地县市乡镇社区花店快速增长,地市级城市通常缺乏花卉批发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同时,在农产品价格竞争成为常态化的背景下,效率优先成为降低农业经营风险,让农业赚钱的核心法则。

农科大叔《效率优先,农业赚钱的核心法则》,也许是头条,乃至国内第一个系统讲述效率优先,让农业赚钱的专栏,分享了作者8年来,在商业化实战中,总结出来的利用闲置的不到2亩地温室,用不到5万元流动资金,经营盆栽花卉,连续三年创造200万产值的经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里是“中国设施蔬菜之乡”,正在打造的“菜谷”有多牛?看了就知道!
寿光蔬菜:以抓工业思路抓农业
蔬菜之城 | 新商业地理
大棚升级新寿光
“寿光模式”如何拓展创新?寿光市委书记详解三个“全”
论种菜,还得看山东寿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