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母爱缺乏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一岁半孤独宝宝睡牛棚、吸牛乳、把母牛当妈妈!

小男孩1岁半,妈妈还未来得及断乳,春节后就跟随丈夫出城打工。小男孩和70岁的爷爷在农村。

由于年纪小,面对妈妈的突然离开,小宝宝嚎嚎大哭,每次醒来都要找妈妈;由于尚未习惯吃饭,小宝宝体重一下子掉了5斤,还经常出现肠胃不适。

面对哭累了睡、睡醒了哭的孙子,爷爷也是心疼得没办法。

有一天,小男孩在玩儿,看见自家的小牛犊在母牛身下喝奶,待小牛犊吃饱走开,1岁半的小宝宝跑过去,学着小牛犊的样子,直接咬住母牛的乳头吸了起来!

母牛竟然没任何反抗,怜爱地回头看了看小男孩,继续静静地立着。

这一发不可收拾了,小男孩每次醒来都要吸母牛的乳头,后来逐渐发展到跟母牛玩耍、晚上还要躺在母牛的怀里睡觉,俨然一对母子。

很明显,妈妈的突然断乳和离开,给这个1岁半的小男孩造成了伤害,他把对妈妈的依恋转移到母牛身上了。

妈妈我是多余的吗?

13岁的女孩露露家境优越,妈妈是某外企的高管。最近,妈妈听保姆说露露总躲在屋里,不想去上学,还在网上查自杀的方式。妈妈吓坏了,拖着露露去做咨询。

心理咨询师为她做了深度催眠。催眠中的露露看到自己在四五岁的时候,得了场大病,半睡半醒之间,听到妈妈和一个阿姨谈话,妈妈说:“要不是因为这个孩子,这次的大区经理应该是我。你说要孩子有什么好,三天两头生病,我经常为她请假,干了几年也没有升职的机会。”

看到这个画面,露露流着泪说:“我从小就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孩子,是个累赘,给妈妈带来很多麻烦。我拼命好好学习,希望看到她的笑脸。可是,不论我多努力,妈妈总有数不尽的烦恼,这些烦恼都是因我而起。”

通过和露露妈妈交流,得知露露是妈妈意外怀孕的结果,当时父母都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没打算要孩子,怀孕后就想堕胎。经过奶奶的不停劝导,妈妈才转变心意,要了这个孩子。露露出生后特别难带,经常得病,似乎是故意给妈妈找麻烦。妈妈为了她,不得不放弃很多事业上的机会。

妈妈说:“当时年轻,确实有段时间以事业为重,但是,我对孩子也很关心,只要露露病了,我都会请假陪她。只是遇到单位的事情不顺时,难免会发些牢骚。”这次发现露露的心理问题,妈妈的头发都急白了几根,她实在不懂为什么露露会觉得她自己是多余的。

有些家庭,妈妈不幸离世,对孩子、对家庭来说确实是莫大的遗憾和伤害。可是,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更让人遗憾的是,现在有些妈妈迫于生计远走他乡把孩子留给了老人,有些职场妈妈为了自己事业和职业的发展而忽略了孩子,虽然妈妈在世,虽然妈妈在身边,孩子却无法得到完整的母爱。

缺乏母爱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他着名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中就谈到,儿童在出生至十八个月时就要通过感官去领会世界,从母亲的形象中去信任世界。如果他得到了母亲的关怀和爱抚,生理需要就得到了满足,就会感到安全,从而对周围的人也就有了信任感。但是如果母亲的关爱不够,甚至没有,孩子就会对人、对世界产生恐惧,充满不信任,可见母爱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美国神经学家指出,幼时如果缺少母爱,会减少幼儿的大脑容量、还会引致心理疾病,影响孩子一生。母爱充足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比母爱缺乏的孩子要聪明、社交技巧更高,缺乏母爱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沉迷毒品、暴力犯罪,失业可能性大,同时可能面临更多的精神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高尔基的一句名言最为中肯:“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芜。”这句话表明,幼年的经历影响一生,其中母爱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无可替代。

孩子如果没有感受到足够的母爱还严重地影响了母子之间的感情。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表明,童年缺乏母爱的人,对母亲的感情深厚程度,远不如受到过完整母爱的子女;而这又给母子双方都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甚至抱憾终生。

母爱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无可替代。稍有一些阅历的人多少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幼年时期曾得到充分母爱的人成年以后,人格往往比较健全;相反,其人格则或多或少地会有缺陷,如固执任性、自私内向、悲观失望、敌视他人、心胸狭隘、易于嫉妒、脾气暴躁等等。这些怪异的人格特征更造成了他们人际关系紧张,以至有的人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生活上也很富足,却总是郁郁寡欢。女孩子容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的状态。有些男性喜欢选择具有母性特质的女性为妻,如:年长、肥胖,高大等。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

1、在日常交流中传达对孩子的爱

有心的妈妈可以做个统计,你每天说出的话里,有多少句是这样的:你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再哭,妈妈不要你了。”“妈妈喜欢隔壁的小云,她特别听话、懂事。妈妈不喜欢你。””要不是因为你,妈妈会有更高的收入。“都是因为你,妈妈放弃了那么好的机会。”“你好笨。”“你怎么这么胆小。”……

  3岁以下的孩子几乎全部当真,3岁以上的孩子分不清哪句是玩笑,哪句是真的。这样的话说多了,孩子在潜意识里就会觉得妈妈不喜欢他,不想要他,他是妈妈的累赘。这种恐慌的感觉深藏在潜意识中,长大后遇到困难、强烈的批评、冷落时会激发出来,会比其他人更不安。

妈妈们一定注意,孩子做错事情,可以批评他,但一定要对事不对人,让他知道,妈妈只是对他做的事情不高兴,妈妈依然很喜欢他,很爱他。

妈妈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关注孩子的优点和好行为,多肯定、赞美、鼓励他。

2、用行动让他确定母亲是爱他的

母爱不仅仅意味着物质上的供给,更多的是温暖、包容。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把刚出生不久的小猴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里有两个猴妈妈。一个猴妈妈是用金属支架做成的,胸部挂两个奶瓶,小猴可以在这个猴妈妈身上吃到东西。另一个猴妈妈是绒布做的,身上没有任何吃的,小猴只能坐在猴妈妈的怀抱里,抱着猴妈妈玩。心理学家的问题是:小猴跟哪个猴妈妈呆得时间长?

  通过几天的观察,发现小猴只在饿的时候去金属猴妈妈身上吃东西,其他时间都呆在绒布猴妈妈这里,因为这个“妈妈”给了它温暖的感觉。

  妈妈能够陪伴孩子时,尽可能多抽出时间来。工作繁忙的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以为把孩子交给保姆、送到全托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孩子仍然会觉得家人不够重视他,不够爱他。

有些妈妈很委屈:“我供他吃,供他喝,要什么给买什么,他怎么就跟我不亲呢?”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孩子需要被爱的感觉,有人陪伴,有人关心,有人陪着一起玩。

3岁以前妈妈的陪伴尤其重要3岁前的缺失以后很难弥补!

陪伴的时候,一定要高质量陪伴。不要一边玩手机,一边陪孩子;不要陪孩子的时候总跟别人聊天,对孩子的要求不理睬。孩子会感觉到,妈妈虽然在,但是都不关注和关心我,就感受不到那份爱。

3、以愉快的心情面对孩子

  妈妈和孩子相处时的状态非常重要,孩子能很敏锐地察觉到妈妈的心情。一次咨询中,妈妈对咨询师说她平时心情挺好的。5岁的孩子插嘴说:“不对,我妈妈经常偷偷哭。”过了一会儿,孩子出去上厕所,回来时看到妈妈正低着头,说:“妈妈,你又难过啦?”

  带孩子快快乐乐玩一个下午,远远胜过沉着脸带孩子一星期。千万不要把工作的不愉快带回家,更不要把事业发展的不顺归罪于孩子。

下班回家的路上,妈妈可以转换心情,放下工作中的烦恼,多想想孩子天真的笑容,以愉快的心情面对孩子,让宝宝做个母爱滋润下的健康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蒙】王腾逸《刚出生的小牛犊》指导老师:王浩源
万物皆有灵,卖了1只小羊羔,羊妈妈“发疯”满世界找
动物的情感世界作文
老牛的眼泪
《童,启示》连载36、37
子牛孝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