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CG实践指南 | 胃肠道上皮下病变的诊断和处理
userphoto

2023.03.06 广西

关注

文章来源:消化医声

CLINICAL GUIDELINES

胃肠道上皮下病变(SEL)常用于描述源于胃肠道壁内非黏膜层而突向胃肠道腔的肿块/肿块样病变。需要注意的是,与胃肠道临近的组织或器官通过外部压迫,可出现内镜下类似SEL的表现。SEL可能是非肿瘤性的病变、良性肿瘤、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或恶性肿瘤。根据病变的位置和大小,一些SEL可能会引起吞咽困难、显性或隐匿性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贫血等症状。近日,美国胃肠病学院(ACG)发布《胃肠道上皮下病变诊断和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引用最新研究证据,为临床医生提供SEL诊断与治疗指导意见。

01

SEL的诊断

推荐意见1.

在诊断非脂肪瘤性SEL时,建议优先采用超声内镜(EUS),而非内镜检查或对比增强横断面成像。(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极低

脂肪瘤是唯一可以依据内镜和/或放射学特征诊断的实性病变。脂肪瘤在白光内镜下呈微黄色与“枕头”征,单用内镜检查对脂肪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99%),但是敏感性低。CT扫描对脂肪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以完整显示大的脂肪瘤。因此,内镜和CT就足以对脂肪瘤做出明确诊断,无需再借助EUS或组织采样等检查手段。

对于非脂肪瘤的SEL病变,仅根据内镜和/或放射学特征来确诊是不可能的。胰腺静息,也称为异位胰腺,出现在胃窦时常具有“脐样征”的特殊病理表现。虽然该病变具有异质性,“胰腺样”内镜下表现足以做出诊断,但FNA/FNB可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单靠内镜下表现无法鉴别SEL与胃肠间质瘤(GIST)等其他病变。

既往研究表明,高达三分之一的疑似SEL为腔外病变。腔外病变内镜下可以看到其随呼吸而动,并且独立于胃肠壁移动。在确定疑似SEL病变的位置时,EUS优于内镜。内镜检查鉴别腔内病变与腔外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29%,EUS则为92%、100%。此外,除脂肪瘤和复发性囊肿外,单用横断面成像对SEL病变的诊断意义有限。

推荐意见2.

SEL评估时不建议采用单一类型EUS(前视型 vs. 斜视型)进行检查。(强推荐,证据质量低

前视EUS有助于临床医生探讨上消化道SEL术后解剖及对近端结肠SEL的评估。随机研究显示,前视EUS与标准斜视线性EUS在SEL诊断方面无显著差异;但也有研究报告显示,与标准线性斜视EUS相比,使用前视EUS时中位手术时间缩短6 min;另外一项数据表明,使用前视超声内镜检查时,上消化道SEL的腔内超声可视化时间更短,图像质量主观上更好。

推荐意见3.

不建议在EUS检查前使用深挖洞活检(bite-on-bite biopsies)。(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极低

常规活检钳并不能在比胃肠道黏膜层更深处取样,因此在诊断SEL时常出现取样不足的情况。可以尝试用巨型活检钳剥开SEL病变上方黏膜,然后在黏膜缺损内反复进行活检取样,该方法被称为深挖洞活检(bite-on-bite biopsies)。该方法或许可以克服常规活检取样不足的缺点,所得组织样本质量甚至优于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US-FNA)。但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深挖洞活检都是在EUS检查确认病变不是血管病变或胃肠道腔外病变后才能开展。

推荐意见4.

建议EUS联合组织采样以提高实性非脂肪瘤性SEL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极低

单纯EUS成像不足以诊断实性非脂肪瘤性SEL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在未联合组织采样的情况下,EUS检查鉴别良/恶性SEL病变时的诊断准确度约为43%~50%,灵敏度为64%~80%,特异度为77%~80%。某些EUS特殊图像与恶性肿瘤相关,包括不均匀的回声纹理、大的病变(综合多项研究数据,将病变直径>3 cm或>5 cm定义为大病变)、病变范围增大以及不规则的病变边缘。

推荐意见5.

与无快速现场评估(ROSE)的EUS-FNA相比,建议单独使用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B)或EUS-FNA联合ROSE进行采样。(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低)

随机研究表明,与FNA相比,FNB不仅提高诊断准确率(90% vs. 52%),还减少了额外的检查需求(14% vs. 53%)和不必要的手术(6% vs. 34%);同时,FNA联合ROSE检查的敏感性要低于FNB(66% vs. 93%)。此外,还应根据病变的大小考虑是否需要行EUS-FNA/FNB,尽管<2cm的实性病变可能可以根据病变位置行EUS-FNA/FNB取样,但是现有数据多数支持病变>2 cm选择EUS-FNA/FNB取样;而位于黏膜深层或黏膜下层的小病变可通过内镜下切除取样,以明确诊断。

推荐意见6.

若术前需确诊SEL,而EUS-FNA/FNB无法诊断时,建议使用去顶手术。(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低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使得对黏膜下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成为可能,被称为内镜去顶技术,因为它涉及切开覆盖在可疑的病变上的黏膜,并使用活检钳直接获取活检样本或通过黏膜下隧道取活检。研究表明,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活检、黏膜切开辅助活检(MIAB)等去顶术可提高SEL病变的诊断率,经过训练的医师实施起来是安全的;但这些技术是否优于EUS-FNA/FNB尚不清楚。此外,去顶手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黏膜下剥离会导致病变局部纤维化,可能会影响后续内镜切除术的尝试应用。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技术适用于需术前诊断的患者,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局限于黏膜深层或黏膜下层的小型SEL病灶,首次诊断与治疗的首选策略仍是内镜下切除术。

核心观点

1. 如果SEL引起了症状或消化道出血,无论病变大小,均可切除,且无需行术前诊断。但是对于大的GIST必须经组织学确诊,以便后续使用新辅助治疗(例如伊马替尼)来减小肿瘤大小。

2. 当EUS不可及时,使用对比增强成像可增加有用的临床信息。此种情况下,考虑到鉴别诊断的需求,可将患者转诊到有EUS的医疗中心。

3. 在没有组织学诊断和/或切除SEL病变的情况下,应对患者进行特定的监测,除非非常肯定SEL病变无恶性潜能。

4. FNA/FNB的使用对于SEL病变大小没有固定的界限。小的SEL应根据每一例的具体情况而决定,具体取决于病变的位置、采样的难易程度、临床病史、已知的监测方法的风险与获益,以及初次使用内镜切除的可能性。

02

SEL的治疗

推荐意见7.

当病变必须切除时,对于起源于食管和胃食管交界处固有肌层的SEL病变,建议使用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或手术切除治疗。(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极低

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或胃食管交界处的SEL病变,几乎都是GIST或平滑肌瘤。有症状的病变或部分GIST需内镜或手术切除。尽管STER现已成为SEL治疗的一种可选方法,但胸腔镜下切除仍是食管和胃食管交界处起源的SEL的标准治疗方案。与传统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相比,STER的潜在优势是保留了胃肠道黏膜层的完整性,从而理论上可降低消化道漏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直接比较胸腔镜下切除与STER的研究有限。

推荐意见8.

对于< 2 cm的胃GIST,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推荐手术切除或监测。鉴于其恶性潜能,建议切除>2 cm的胃GIST和所有非胃GIST。(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极低

偶然发现的<2 cm的GIST的临床管理仍存争议,但是此大小的病灶无论有丝分裂率高低其转移率接近0。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指出,若GIST无影像学的高风险特征,例如边缘不规则、溃疡、囊性间隙、回声灶和异质性,则可合理进行内镜或放射学监测;反之如存在高风险特征,则建议手术切除。

对于>2 cm的GIST,转移扩散率随病变大小的增加而增加,>10 cm的高有丝分裂率病变转移扩散的发生率甚至高达86%。因此,如果切除后可以获得最低的转移扩散率,则应该切除>2 cm的GIST病变;若切除无法获得最低的转移扩散率,则需给予新辅助治疗,这也提示多学科疗法对GIST管理的重要性。

推荐意见9.

建议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ESD切除1型胃神经内分泌瘤(gNETs)。(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极低

对于1型gNET,NCCN建议对突出病变行内镜下切除,EMR和ESD都可用于治疗1型gNET。2型gNET较为少见,约占gNET发病率的5%,常见于Ⅰ型多发性内分泌瘤综合征。2型gNET转移率很低,且往往是多个病灶,虽然内镜下可切除,但有时也并不可行。

推荐意见10.

对于无影像学证据或EUS证据支持的淋巴结肿大、无需手术切除的低级别、小的3型gNET,建议使用ESD而非EMR切除治疗。(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极低

3型gNET,若在EUS或其他成像检查中未见局部淋巴结肿大的浅表低级别小病变(<1 cm),可考虑内镜下切除。考虑到3型gNET更具侵袭性,切缘阳性可能会导致额外的手术治疗。这将有利于任何具有更高的R0切除率的内窥镜治疗。因此,在具备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小型、低级别的3型gNET应考虑使用ESD进行治疗。

推荐意见11.

对于<1 cm、低级别的直肠NET,不建议采用内镜治疗(EMR或ESD)。(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极低

在所有NET分型中,直肠NET的预后最佳。如何切除直肠NET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变的大小。回顾性研究发现,病变≤10 mm的直肠NET远处转移的风险为3%,11~19 mm的风险为66%,≥20 mm的风险为73%。当直肠NET病变较小(<1 cm)时,考虑内镜切除治疗。

核心观点

5. 对于直径<2 cm的GIST,如果临床决定切除,与手术相比,内镜治疗是一种可接受的替代治疗方法。尚无足够的证据表明哪种内镜疗法更为优越。

6. 如果治疗目标是减瘤(debulking)或管理活动性出血,可以对突起的2型gNET进行内镜下切除。对此,目前还尚不清楚ESD是否优于EMR,因而切除方法的选择可能取决于当地经验。

参考文献:

Jacobson B C, Bhatt A, Greer K B, et al. ACG Clinical Guidelin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bepithelial Lesions[J].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ACG, 2023, 118(1): 46-58.

声      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上消化道如何进行内镜下组织取样,最新ESGE指南了解一下
【指南·共识】中国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应用指南(2021,上海)
[202105指南]中国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应用指南(2021,上海)
胰腺胆管细胞病理学诊断标准
早期食管癌的巴黎分型
专家卓识 | 中国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