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笔记】日本教授在鹤壁留下的小干货~





布袋屋修

关于卢戈氏液:
1. 常用于可疑食管病变的辅助检查。
2. 浓度:常用浓度为1.0%-1.5%。
3. 表现:当有癌变或不典型增生时,喷洒卢戈氏液后病变区呈不染或淡染。喷洒之后2-3min后若癌变区域则变成粉红色征。
4. 缺点:卢戈氏液检查不能用于喷洒咽部病变;卢戈氏液也不能判断食管病变浸润的深度。

关于预防食管狭窄
1、 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
(1)切除范围达到食管半周-3 /4周时(不包含全周食管的切除)
方法:首先临床上常采用的激素是曲安奈德,每支4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
部位:选择在靠近切除边缘的黏膜下层,此时应注意注射一定要在黏膜下层,可适当的调整进针的方向,尽量使针头与注射的方向平行进行注射。不能注射到肌层,否则很容易造成迟发型穿孔。
过程:每个点要注射0.5ml
目的:为了减少瘢痕的形成,即减少食管的狭窄程度(能使70%-80%患者不产生食管狭窄或者产生无需扩张的食管狭窄)。但产生食管狭窄也和病变的位置有很大关系,所以注射激素时一定要选择最有可能发生狭窄的区域进行。即使不能完全预防狭窄,也能明显降低扩张的次数。
注意:术后1周进行随访,若患者有狭窄倾向时应进行预防性扩张
(2)全周食管切除时
     单纯局部注射+口服强的松龙

  2、类固醇激素口服
     对于一些不能肌注或全周食管切除时,采用类固醇激素口服辅助
(注:类固醇激素有一定的禁忌症,糖尿病、结核、HBV感染、免疫功能不全或全身感染时不能应用。)
 
NBI下异常细胞形态的改变、浸润深度的判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



山本赖正
ESD的基本手法:
1. 标记:病变外缘2-5mm进行,每个标记点间隔2mm左右;
2. 局注:部位于标记点外缘5mm进行,注意每一个隆起之间不要有间隙;
3.黏膜切开:可以采用DUAL切开或由针状刀切开,辅助IT刀剥离;
4.黏膜下层剥离:IT刀剥离是回拉式剥离,原则由远及近,由外及内;DUAL刀原则是推进式剥离;
5. 术后预防性止血:除了应用止血钳进行创面处理外,术后口服PPI也是非常重要的。

ESD操作过程中的黏膜下注射时,为了防止黏膜下液体快速吸收,我们可以采取措施:
1. 选择张力高、粘稠度高的黏膜下注射液,如玻璃酸钠;
2. 不要注射过早,要在切开前注射,注射完毕即做预切开、边缘切开或剥离等;
3. 通过附送水管道协助送水,此时可以将水泵调剂到最大值。

ESD操作过程中的剥离时,初学者在剥离进行到最后时往往就找不到支撑点了,可采取:
1. 沿着重力的方向进行剥离,即根据患者的体位选择剥离的方向;
2. 如果是食管,可选择纵向方向进行剥离;
3. 推动镜身,通过透明帽的协助进行剥离。



早诊早治中国行!

学会救命!

方能不虚此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河北磁县站现场专家问答
浅谈EMR和ESD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
ESD学习感受
6个精彩病例带你领略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诊治
消化道黏膜病变ESD治疗专家共识意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