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色素内镜检查

色素内镜检查是一种能提高胃黏膜病变检出率的方法。80%的早期胃癌病例可以通过白光+色素内镜发现。对于没有高大上290设备的基层医院更为适合,具有简单、易操作等特点。色素内镜应用已有数十年,最成功的范例见于卢戈碘对于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不但可以清晰显示早期病变范围,而且可协助发现普通胃镜下不能见到的微小病变。胃黏膜常见的染色方法对发现微小病变的能力不如碘染色对于早期食管癌那么大。对于IIc型早期胃癌,染色的主要在于判定病变的范围,尤其是EMR以及ESD的广泛应用,使得内镜下判断病变的浸润范围尤为重要。根据不同染色剂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吸收性染色剂(如亚甲蓝)、对比性染色剂(如靛胭脂)和反应性染色剂(如醋酸)。常见的内镜下染色方法有靛胭脂染色、醋酸染色、亚甲蓝染色及靛胭脂加醋酸双重染色。

一、靛胭脂染色

靛胭脂是一种非吸收的沉积性染色剂,常用浓度为0.2%~0.4%,能够沉积于胃黏膜的皱襞沟纹与胃小凹间,靛胭脂染色常用来突出显示病灶的形态和边界,即当病灶的边界和表面结构在普通白光内镜下难以判断的时候,以靛胭脂染色来观察病灶是否具有清晰的边界和不规则的表面,如果染色后观察到这2种改变,则高度怀疑为早期胃癌。使用靛胭脂染色时,要注意先清除黏膜表面附着的黏液,然后均匀地染色。喷洒靛胭脂后,常需延迟1~2min,使靛胭脂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分布,来获取最佳观察效果。缺点:靛胭脂染色对IIb型病变效果不佳。

图1A 白光

图1B 靛胭脂

图1C 靛胭脂

图2 靛胭脂(孟灿主治医师)

二、醋酸染色

醋酸染色最早应用于诊断Barrett食管,应用浓度多为0.6%~1.5%,其原理主要是醋酸与黏膜表面细胞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导致胃镜下可视的黏膜表面白化现象。癌组织白化表现会迅速消退,而病变周围正常的黏膜组织则消退时间较长。因此醋酸喷洒1min左右,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的黏膜组织之间会形成较强反差,使得病变处的范围清晰可见。醋酸染色能使黏膜表面发生暂时性的、可逆的浑浊化改变(白化),因此能使胃腺窝和腺窝间部在放大内镜下呈现鲜明的立体结构,常被称为“增强放大内镜”,对普通放大内镜下难以判断微血管异型性且表面微细结构不清晰的病灶,能起到帮助鉴别诊断病灶性质的作用。另外,醋酸染色后非癌区域的黏膜常较长时间地保持白化状态,而早期胃癌或上皮内瘤变的表面黏膜常较迅速地变成发红区域,可以提示肿瘤性病灶的存在和边界。

图3A 白光(醋酸)(徐勤伟教授)

图3B NBI(醋酸)(徐勤伟教授)

图3C NBI弱放大(醋酸)(徐勤伟教授)

图4 NBI放大醋酸(徐勤伟教授)

三、靛胭脂加醋酸双重染色

在醋酸染色的基础上,有时还会采用醋酸和靛胭脂的混合染色,来突出显示病灶的边界。应用0.4的靛胭脂加0.6%的醋酸对早期胃癌进行染色观察,发现病灶处多呈红色或黄色的不染色区.而周围正常的胃组织黏膜则呈现出蓝色的染色区,可以清晰判定病变围,以此方法判断病变范围并对照术后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及大体手术标本。判定凹陷型病变浸润范围准确率可达94.3%。色素内镜方法简单易行,不需特殊设备.但内镜检查的术前准备是染色成功与否的关键。为达到良好的染色效果,必要的术前祛泡及黏液清洗必不可少。常用的祛除粘液及祛泡的方法是西甲硅油+链蛋白酶+碳酸氢钠。

图5 靛胭脂+醋酸

图6A 醋酸+靛胭脂(徐勤伟教授)

图6B 醋酸+靛胭脂 (徐勤伟教授)

四、亚甲蓝染色

吸收染色剂,亚甲蓝由肠化黏膜吸收,也可弥散入癌细胞,染色后肠化黏膜呈淡蓝色,异型增生呈浅蓝色,而癌组织呈黑色或深黑色

(参考文献来自中华消化内镜、内科理论与实践)

(上期正确答案全部是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鼓楼经验⑦张妮娜教授:色素内镜在胃早癌诊断中的应用
内镜黏膜染色剂的使用方法
再论醋酸染色内镜(AAC)在胃早癌筛查中的应用
染色成像 窄带成像
结直肠肿瘤内镜早期诊断的新进展
肠镜检查有哪些“新武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