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闻播报】两岸四地文化讲堂第三讲 ——于钟华《书法是什么》

两岸四地文化讲堂第三讲

——于钟华《书法是什么》

“两岸四地文化讲堂”由杭州两岸四地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主办,旨在打造一个两岸四地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讲堂定期邀请两岸四地国学、宗教、金石、书画、电影、戏剧等领域的文化大家,开展相关对话、讲座、沙龙等交流互动活动。

两岸四地文化讲堂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第一期邀请的嘉宾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杭州马一浮纪念馆馆长的龚鹏程教授。龚鹏程教授就“书院精神概谈——兼论如何在现代社会恢复书院传统”做主题演讲。第二期邀请的嘉宾是台湾水墨画家、南投县美术学术创会理事长李毂摩先生,他精心为听众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台湾水墨的发展脉络。

于钟华老师作为讲堂第三期的嘉宾,以《书法是什么》这一命题展开讲座。他从词源学的角度对“书”字进行刨根究底式的分析和解释。首先,于钟华老师进行现场提问:“为何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只能称之为‘’,而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却能以‘’称之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车同辙、书同文’,‘书同文’究竟是什么意思?”如果说“書”字就是马航MH17上的黑匣子,那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大家开始一步一步接近这个神秘的黑匣子了。

其实,所谓“文”,“交错也”,那种笔画之间的交错才得以使书法成为艺术,但它并不是书法本身。“文”只是一种单纯传递语义的符号,它是为语义服务的。那么,“书同文”就可以理解为:用“书”把原来不统一的“文”给统一起来。从“文”到“书”的过程,可以被认作是完成了书法的第一次顶层设计。换句话说,它预设了一个作为“書”的条件。众所周知,秦朝的文字是篆书,经历了隶书,直到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才出现了真书(宋代以后称之为楷书)。这也就表明,从秦朝开始,在实施顶层设计的过程中,经过了近500年的慢慢追逐、慢慢找寻,最终发现了原来它才是我们所寻找的真书法,然后将之命名为“真书”。

紧接着,于钟华老师现场分别书写了篆书的“書”、隶书的“書”和楷书的“書”,并从词源学的角度进一步来考察和揭示真正的书法到底是什么,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真正地打开那个神秘的黑匣子。

章太炎老先生曾经把篆书的“書”字进行了拆分,即“聿”和“曰”,“聿”就是毛笔的“笔”字,“曰”就是说话的意思。在前辈学者看来,书法就是拿着毛笔在说话。《颜氏家训》也曾提道“尺牍书疏,千里面目”。

于钟华老师也对篆书的“書”字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篆书的“書”字上半部分就是右手提笔书写。这里面隐含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右手书写的规定性。即横划是自左向右,竖划是自上向下。这其实是为了方便右手的运动而规定的。这种规定性在书写篆书的“書”字的时候体现得并不是很明显,到了隶书和楷书的时候表现就比较显著了。另外,篆书的“書”字下半部分是“者”字。《说文解字》里面的解释有两个:第一,“者,判词,以别事物也”,也可以说“书者,著也”,“著”解释为“著者,明也”,明的意思就是事物之间加以区别和分离。因此,我们的书写就要显现事物,使事物进入到澄明之域。第二种解释是“书者,如也”,所谓“如也”就是“通也”,即书法应当能够和世间一切万物互通。

演讲结束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楼含松教授对于钟华老师环环相扣解密式的演讲思路大加赞赏。在场的听众也被于钟华老师对书法深入浅出地剖析表示叹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王古法追踪——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八
他用隶书写《心经》,金石气盎然,可谓是隶书之集大成者!
讲 坛书法档案:第十一集 永:书法的黑匣子(上) 于钟华
于钟华《书谱》讲习(八)
书法字体的分类
知道现在人为什么都爱写篆书、隶书吗?我来为你揭开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