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学褚遂良书法还有这一选择,唐《樊兴碑》

       

导读:

曾有学生问潘老师:“为什么褚遂良不像欧阳询、柳公权等那么有名气?

潘永耀老师回答:”清代民国时,流行学欧柳作为士子科举之用,以至于民间大都流行写这两体。至于你们不知道,并不代表褚遂良名气低,现在稍微懂点书法史的人,都知道褚遂良的重要性。就如今年,灵秀书院收藏了一册民国时期的老拓片唐《樊兴碑》 ,足可以说明褚体,在初唐是那样的流行。同样,我们在临习褚遂良同时,也可以参考这个唐《樊兴碑》,因为里面的信息量也是很大,字数也很多。很多想象不到的地方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


今年一次偶然机会,潘永耀老师收藏了唐《樊兴碑》 原拓本一册。


唐《樊兴碑》 全称《大唐故左监门大将军襄城郡开国公樊府君碑铭并存》。撰文及书者姓名不详,唐永徽元年(650)七月立。额篆阳刻“唐故大樊将军之碑”九字。碑原在陕西三原县献陵,清道光八年(1828)周贞木访得移置学署,现存三原县城土产公司门市部。樊兴,字积庆,安陆人,为唐开国功臣,官至左监门大将军。永徽元年四月二十三日卒后,陪葬献陵。碑文楷书,如同新刻, 书法甚似褚遂良,为唐初佳刻。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近有《樊府君碑》,道光新出,其字画完好,毫芒皆有,虚和娟妙,如莲花出水,明月升天,当是褚、陆佳作,体近《砖塔铭》而远出万里。”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六月,沈兆霖、郭凤祥刻观款于铭后,楷书一行。


此碑虽没有著录谁是书写者,

从书风来看,深得褚遂良精髓。。

樊 兴,安州(今广东省中山市)人,原籍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为人忠谨,大唐开国功臣。历左骁卫将军、赤水道行军总管、左监门大将军等职,后官累至检校右武侯将军、襄城郡公。永徽初卒,赠左武侯大将军、洪州都督,陪葬献陵



  樊兴者,唐初功臣,本安陆人,父犯罪,配没为皇家隶人。兴从平京城,累除右监门将军。又从唐太宗薛举,平王世充窦建德,积战功,累封营国公,赐物二千段、黄金三十铤。寻坐事削爵。贞观六年,陵州獠反,兴率兵讨之,拜左骁卫将军。又从特进李靖击吐谷浑,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坐迟留不赴军期,又士卒多死,失亡甲仗,以勋减死。久之,累拜左监门大将军,封襄城郡公。太宗之征辽东,以兴忠谨,令副司空房玄龄,留守京师。俄又检校右武侯将军。永徽初卒,赠左武侯大将军、洪州都督,陪葬献陵。


潘永耀老师曾被好多学生问:你为什么教褚体书法?

潘老师回复:问题很复杂。但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学他的字,你会学到更多的笔法技法与想象力,同时也学到了如何变,变化中成长。。。。

潘老师指出,看《樊府君碑》的点画用笔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有法而有无法,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一点与褚遂良是相通的。他的横画、直画、点、钩、撇、撩,不同的形态,比欧、虞、颜、柳诸家都多;各种点画的轻重、长短、粗细、正斜、曲直、方圆,都随手取势配合,没有固定的程式,这是后人最难学到家的所在。


薛稷是被公认学褚学得最好的,但细看薛书《信行禅师碑》,确实很能体会褚的笔意,点画的形态也学得比较齐全,差就差在灵活的变化组合。

这种丰富多变的点画,为什么能够随意配合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矛盾的混乱的呢?这诀窍在两个字:力、势。


樊府君碑》丰富的笔法,完全与褚遂良圣教序一致。褚氏一人的变法,其实真正是古法,是正法。一般讲书法知识的书上,都说起笔要藏锋,要逆入,如写一横画,起笔先向左,才开始右行,行笔必须笔毛平铺纸上,收笔回向左收。否则,点画便不能饱满有力。应该承认这是古法、正法,但不是唯一的法,而且也保证不了饱满有力。反复看《雁塔》《樊府君碑》,也确有明显的侧锋,并且很多的笔画都不是挽圆圈的起笔收笔。因此,可阻确认侧锋和不挽圆圈的笔法,同样是真正的古法、正法。打破一般的藏锋中锋正宗论,认真研究和学习古代书法名作中丰富多样的笔法,是发展当代书法中的重要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清唐永徽元年樊兴碑,书法之经典,就在此拓片中
沈师白 临写《唐樊兴碑》
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褚遂良
褚遂良--【圣教序】笔法与结构特点
汲古書會《學書津梁》講義及其他書論文章
书论:论入帖与出帖(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