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凡四训》:你可以不信命运,但要信因果
作者:素衣

命由己立,福自我求。

公元1602年左右,明朝官员袁了凡年事已高,在家养老。
但他仍旧保持着年轻时的习惯,常常面壁思过,每次回顾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都感慨万千。
有一日,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生平的经历心得记录下来,以警诫后人。
袁了凡呕心沥血许多时日后,终于将书稿写成,它就是在后世广为流传的《了凡四训》。
作为儒家经典之作的代表,它先后影响了全世界无数的人。
袁了凡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命运从无定数,而万事万物皆有因果。
01

存善心,造善因

有句话说:一个人的心就是他的风水。
一个人心地淳厚,常常会拥有福气。
一个人尖酸刻薄,往往会招来祸患。
袁了凡蹉跎多年后,才恍然顿悟这个道理。
袁了凡年轻时,在慈云寺遇到了一位来自云南的孔先生,对方精通易学,擅长掐算。
孔先生算出袁了凡是做官的命,鼓励他参加科举考试,并将他哪一年考试第几名都算得一清二楚。
神奇的是,袁了凡接下来的考试名次与人生境遇,竟与这位孔先生掐算结果毫无偏差。
自那之后,袁了凡认为凡事天注定,任凭自己在命运中浮沉。
34岁那年,他去栖霞山拜谒云谷禅师,进行禅修,其间与云谷禅师相对而坐三天三夜。
云谷禅师从袁了凡口中得知孔先生为他算命之事后,追问他:“认为自己是否应该得到高官厚禄及子孙绵延?”
袁了凡点头承认,继而认真反省自己,才发现自己一路以来的坎坷与不顺根源都在自己身上:
难以考取功名,是因为自己心胸狭窄、恃才傲物、很少行善、十分福薄;
难以拥有儿子,是因为自己平时经常发怒、很少帮助别人、喜欢喝酒熬夜、平时说话太多……

云谷禅师语重心长地告诉他:

上天对待一切,从根本上说是公平的,顺应自然的因果规律,不会有丝毫的错失。

如果我们通过修行让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合乎义理,那我们就可以超越命数,自己决定命运。

禅师还告诉他,想要改变命运,就要把自己以往的过失彻底扭转过来——要做到积德积福、包容他人、和气慈悲、保养精神……
这一番长谈,令袁了凡醍醐灌顶,他下决心要在往后的岁月中改变自己。
而从他起心动念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也开始发生改变。
他不仅考中了进士,被派往京城附近的宝坻县当知县,先后生了11个儿子,还平安度过了53岁——当初孔先生预测的寿终之年。
诚如《大般涅槃经》所言:修一善心,破百种恶。
播下善的种子,就会开出仁爱的花朵,花香陶醉了别人,也明媚了自己;
播下恶的种子,就会开出怨毒的花朵,即使杀敌一千,也会自损八百。
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境遇的,不是能力,而是一个人的心。
对事计较,待人苛刻,只能为自己平添许多不快。
常常抱善心,处处造善因,却有可能为自己带来一辈子的善缘。
02

说善言,结善缘

《了凡四训》中有言:“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种善心,说善言,行善事,得善果。
心是根,嘴是花,行为就是我们的果,只有通过这三个地方的传递我们才能种下善因,收获善果。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1922年,有一位深爱唱歌的青年席贝德,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每周日都会去教堂的唱诗班唱歌。
他勉强租下一间位于城外葡萄园中的破屋子,但还是因为经济拮据,倒欠了房东10个月的房租。
为了偿还房租,他在业余时间帮老板采摘葡萄,有时候没钱买饭时还会吃葡萄充饥。
生活的艰难令他心灰意冷,有段时间他准备放弃歌唱事业,卖载重汽车谋生,却因为他人的一句话改变了人生。
某天,一位听他唱歌的牧师真诚称赞他:
“你有一种极好的嗓音天赋,你应该到纽约去深造。”
牧师的话让青年重拾信心,于是他借了2500美元钱踏上去纽约的路。
历经千辛万苦,青年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歌手,改变了命运。
牧师自己可能不会想到,自己一句无心的善言,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而青年多年后仍然感激牧师,正是因为牧师当年的称赞与鼓励,他才得以成就自己的歌唱事业。
在《荀子·荣辱》篇中有这样一句话:“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每句话都有它内在的能量,会为他人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口出善言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与感激;
而经常口出恶言的人,很容易招来他人的不快,甚至为对方带来祸患。
心理学家亨利·高达德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他用一种叫“测力器”的仪器测量人的疲劳程度。
说好话,测力器马上显示出新的能量、电脉冲;
说坏话时,电脉冲突然下降。
这表明善言善语,的确能给人新的力量和活力。
《道德经》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总是更愿意去接近那些鼓励认可我们的人。
每次靠近他们,听他们说话,就会让我们感受到满满的能量。
坚持与人为善,口出善言,也是在为自己积累福报。
毕竟,我们向世界投射的善意或恶意,如同山谷回音,终究会返回到我们身上。
03

做善行,得善果

《了凡四训》中讲:“命由己立,福自我求。”
意思是,每个人的福祸命运,都与自己的言行有关。
一个人多行善就会积福,常作恶则会招祸。
你对他人付出的每一分善良,最终会在转一圈后回到你自己身上。
《了凡四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时,有个叫杨荣的人,他的祖父、曾祖父皆以摆渡为生。
一日,当地突发暴雨,河流决堤,不少商户损失惨重,房屋被冲毁,货物漂浮在水中。
这时,许多摆渡人争相在河中捞取财物,却对溺水求助的人视而不见。
唯有杨荣的祖父和曾祖父一心想着救人,对水中的财物分文不取。
同乡人都因此发了一笔横财,偷偷嘲笑杨荣的祖辈愚笨至极,光救人不要钱。
在场有位道人说:“祖辈积了阴功,杨家定会兴旺。”
后来,杨荣因为这些事迹被举荐,又考上科举,位列三公,祖父、曾祖父被追封官爵,子孙后代也都德才兼备。
正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怀善心,做善事,自会福报绵延。
而心存恶念的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往往会将自己陷入厄运。
想要摆脱厄运,最好的方法就是转变心念,让自己重回善道。
创建标准石油公司的前世界首富约翰·洛克菲勒的命运,就曾经因为心念的转变而柳暗花明。
洛克菲勒在53岁时达到了事业巅峰,但由于他赚钱不择手段,使得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很多人都恨不得杀了他。
当时的他坐拥巨额财富却健康堪忧,医生告诉他:如果不休息,他活不过53岁。
洛克菲勒幡然醒悟,退出公司管理,开始大量捐钱做慈善。
他花巨资援助芝加哥大学和塔斯基吉黑人大学,捐献了联合国总部大楼,还成立基金会资助许多科学家研究,助力他们消除疾病、贫穷和文盲。
在善行之下,他的家族财富稳步增长,自己也在身心愉快下恢复健康,一直活到99岁高龄。
正如《福慧之道》所说:
“有多少福,就能承载多大的前途。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福,即使费尽心机谋算到手,要么很快到手,要么有奇祸等着你。”
每个人一生中能够得到多少财富,取决于他曾经种下多少财富的种子。
懂得为他人付出、懂得帮助与成就他人,就是在种下善因的种子。
当种子生根发芽,自己也会在岁月中收获更多的好运与财富。
大导演李安曾说:
“人生不只是坐着等待,好运就会从天而降。就算命中注定,也要自己去把它找出来。”
的确如此,这世间,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好运。
无论是财富名望子孙,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品德、心态和能力。
你今日收获的种种果,是往日种下的因。
而你今日种下的因,又将成为未来结出的果。
点个在看,如果你始终善良勇敢坚定,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好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做天看,不要自找麻烦
凡事有因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以善心对人马上有善报
善心、善事与善果
一日禅:种善因得善果
UC头条: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凡事都有因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