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组易错词语辨析丨杜永道

目  录

1. “鼎力相助”的用法

2. “合龙”跟“合拢”的不同

3. “期间”和“其间”有什么区别?

4. “不止”跟“不只”的不同

5. “它”“她”的几种用法

6. “带”和“戴”的不同

7. “制定”跟“制订”的选用

8. “蕴涵”“蕴含”“蕴藉”

9. 不宜用“么”做表疑问的语气词

10. “片段”跟“片断”的不同

11. “词汇”不宜用来指一个或几个词语

12. “但”“却”可以连用吗?

13. “当……的时候”中的“时候”不宜缺少

14. 偏正词组中“的”“地”的选用

15. “干嘛”宜写成“干吗”

16. “化妆”跟“化装”的区别

17. “划上等号”宜写成“画上等号”

18. “藉此”中的“藉”应写成“借”

19. “定制”还是“订制”

20. “每颗菜”还是“每棵菜”

21. 宜写“叫作”,不宜写“叫做”

22. “窜改”和“篡改”的不同

23. “发奋”跟“发愤”的不同

24. “分叉”“分汊”“分杈”“分岔”的不同

25. “宏大”跟“洪大”的不同

26. “定式”跟“定势”的不同

27. “交汇”跟“交会”的不同

28. “中止”与“终止”的不同

29. “坚忍”与“坚韧”的不同

30. “没承想”与“没曾想” 哪个正确?

01

“鼎力相助”的用法

“鼎力”即“举鼎之力”,指很大的力气。“鼎力”是敬辞,用于请别人帮助自己或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例如:

(1)以月之四日抵敝里,十六日奉先人柩归窆。幸克襄事,仰赖鼎力维持,获遂初愿。(张居正《答枢辅张容斋书》)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鼎力”时说,“敬辞,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所举的例子是:

(2)多蒙鼎力协助,无任感谢!

其中的“无任”是“非常”的意思。“多蒙鼎力协助”是感谢对方帮助自己的话语。

敬辞是汉语中自古以来表示恭敬的言辞。敬辞用于对方。例如:“令尊”“令堂”用于对方的父母;“赐教”“斧正”“海涵”用于对方涉及自己的行为;“光顾”“光临”用于指称对方的到来;“拜访”“奉告”“奉还”用于自己涉及对方的行为;“府上”用于对方住所。等等。

因此,叙述他人之间的相助,不宜用“鼎力”,可用“大力”等。您提到的“有这些人鼎力相助”宜写成“有这些人大力相助”。

在这里提醒大家,使用敬辞是汉语中的传统习惯,也折射出自古以来的礼俗,不宜随意乱用。

02

“合龙”跟“合拢”的不同

修筑堤坝或围堰时,人们把留在最后的缺口叫“龙口”,因此把大坝封口截流叫“合龙”。

例如:经过一年多的奋战,大坝今天终于要合龙了。

“合龙”除了指堤坝最后封口外,也指建筑桥梁时最后在中间接合。

例如:这座大桥眼看就要胜利合龙了。

“合拢”有两个意思,一是“闭上、合上”,二是“收拢、聚合”。

例如:两眼合拢   双手合拢

“合龙”仅用于堤坝等工程,“合拢”可用于各种事物。

03

“期间”和“其间”有什么区别?

“期间”常指“某段时间内”。

例如:抗日战争期间、会议期间、“文革”期间、学习期间、训练期间

“其间”是“其中” “那中间”的意思。“其”是代词。“其间”可用于指时间、空间或其他方面。

例如:

(1)他上了四年大学,其间多次获奖。

(2)这段山路很长,其间有几个山洞,可以避雨。

就表时段而言,“其间”表示的时段可长可短,“期间”表示的时段不能太短暂。

从用法上说,“其间”前面不能加修饰语,“期间”前面必须加表示时段的修饰语。

例如可以说“这期间”,不能说“这其间”;可以说“在部队工作期间”,不能说“在部队工作其间”。

再如,可以说“他插队三年,其间到水库工地劳动了半年”,不能说“他插队三年,期间到水库工地劳动了半年”。但是可以说“他插队期间到水库工地劳动了半年”。

“期间”不宜出现在句子或分句开头。

04

“不止”跟“不只”的不同

 “不只”是连词,用于递进关系的复句中,相当“不但”“不仅”,表示除所说的外,还有进一步的情况,表述的是语意上的递进。在其后的分句里,要有与之呼应的“而且”“并且”等词语。

例如:

(1)他们现在不只不愁吃穿,而且还比较富裕。

(2)这些措施不只发展了经济,并且保护了环境。

“不止”是动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停止”。

例如:

(3)他听了大笑不止。

(4)演奏一结束,观众叫好不止。

“不止”的另一个意思是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这种用法比较常见,也容易误写为“不只”。

例如:

(5)他不止一次提到这个问题。

(6)这位老人实际上不止九十岁。

不要把“不止一次”错写成“不只一次”。

05

“它”“她”的几种用法

称国家时,可用“它”。例如:

(1)它位于南太平洋。 

如果指称祖国时含有“敬爱”的感情色彩,则可用“她”。例如:

(2)她关怀着每一位海外游子。 

称人的雕像时,可用“它”。例如:

(3)人们把它放置在纪念馆正面前的广场中央。

如果把人的雕像当人来描写,可以用“他”或“她”。例如:

(4)那儿矗立着一座毛主席塑像,他站在高台上,向群众挥手致意。

称佛时,可用“他”。例如:

(5)当地百姓常向他祈祷,希望他带给人们平安幸福。

06

“带”和“戴”的不同

“带”表“随身携带”,“带”的东西多为工具、枪支、行李、食物、家属等。例如:

(1)他带了两把作用不同的钳子。

“戴”指头顶着,也泛指把物品放在头、面、胸、臂、颈等处。“戴”的东西常是帽子、眼镜、项链、红领巾、徽章、臂章、手表、手套、戒指、手铐等。

例如:

(2)他戴上帽子,又戴上眼镜,最后戴上手表。

“佩带”指把物品挂在或者别在身上,比较常见的是指把枪、刀、剑等插或挂在腰间;“佩戴”指把徽章、符号或其他标志物固定在制服的肩、胸、臂等部位。

例如:

(3)请护士给这几位病人佩带心脏起搏器。

(4)参加会议的人员请将佩带的手枪交给工作人员保管。

(5)从这几位军人佩戴的领章上看,他们都是将军。

(6)前来吊唁的人臂上都佩戴着黑纱。

另外,“戴孝”“披星戴月”不宜写成“带孝”“披星带月”。

07

“制定”跟“制订”的选用

“制定”侧重于“定出”,强调动作的完成。

例如:

(1)《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制定的。

(2)对这个问题,我国有关方面早已制定了应对的原则。

(3)明年将制定新的工作方案。

 “制订”则强调动作的过程。

例如:

(4)这个方案尚在制订之中,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

(5)本周一到周五,他们几个人的主要工作是集中精力制订宣传细则,这个细则下周讨论修订后,下发到有关单位。

(6)这个计划已经制订了两个月了,还没有完成。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说明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宜用“制定”,说明处于“创制拟定过程”,宜用“制订”。

在行文中,只要不是说明处于拟定过程之中,宜用“制定”。从书报刊的实际运用情况来说,宜使用“制定”的情况居多。

08

“蕴涵”“蕴含”“蕴藉”

 “蕴涵”是逻辑学中的概念,指判断中前后两个命题间存在的某一种条件关系。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蕴含”是“包含”的意思。

例如:

(1)这段文字不长,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2)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

该词典中的“蕴涵”除了表示上述逻辑上的一个概念外,也有“同‘蕴含’”的用法。也就是说,“蕴涵”有个义项跟“蕴含”是同义的,这时“蕴涵”跟“蕴含”是异形词。从词典这种编排来说,表示“包含”的意思时,推荐使用的是“蕴含”而不是“蕴涵”。因此在书稿中表示“包含”义时宜用“蕴含”,不宜用“蕴涵”。更不宜前后不一致。

“蕴藉”是指言语、文字、神情等比较含蓄、不显露的意思。

例如:

(3)这首七言绝句意味蕴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4)她听了这句话,没有说什么,只是脸上露出一丝蕴藉的微笑。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蕴藉”是“含蓄而不显露”的意思,没有“包含”的意思。

某书稿中说:“构造出独特的风格,其中蕴藉着高度敏锐性和沉郁的力量。”这句话的“蕴藉”所要表达的是“包含”的意思,“蕴藉”没有“包含”的意思。因此,其中的“蕴藉”宜改为“蕴含”或“蕴蓄”。

09

不宜用“么”做表疑问的语气词

某书稿中说:“我们对当下台湾文学的热情真的就比我们对欧美文学的热情更大么?”这句话末尾的语气词“么”使用不当。

在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对读轻声的“么”的解释中说“①同‘吗’”,“②同‘嘛’”。

但是在2012年出版的第6版及2016年出的第7版中,改为“①旧同‘吗’”,“②旧同‘嘛’”。这里增加的“旧”字是说,“过去曾有这种用法,现在一般不这样用了”。

也就是说,对规范使用词语的要求严格了一步。因此,在表示疑问语气时,句子末尾的疑问语气词宜用“吗”而不宜用“么”。这也是现在书报刊上通行的做法。

因此,“热情更大么?”宜写成“热情更大吗?”。

10

“片段”跟“片断”的不同

某媒体中说:“由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表演艺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话剧优秀剧目片断展演暨第二届“学院奖(戏剧表演)”颁奖典礼,近日在中央戏剧学院举行。”

 “片段”多指整体中相对完整的一个段落,多用于文章、小说、戏剧等。例如:

(1)报纸摘登的这个片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2)“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段。

“片断”多指零碎的、不完整的一些内容。

例如:

(3)我刚才谈的只是一些片断的经验,回去还要好好归纳一下。

(4)笔记里的这些内容是若干片断的社会现象,不系统,需要重新梳理。

“全国话剧优秀剧目片断展演”所指的,是从整个话剧中选取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局部内容来表演的。因此宜改为“全国话剧优秀剧目片段展演”。一般地说,“片段”使用较多,“片断”使用较少。

11

“词汇”不宜用来指一个或几个词语

某书稿中说:“‘中国式过马路’成为一个新的网络词汇迅速流行,人们将它的意思解释为……”

 “词汇”只用来指词语的集合体,不用来指一个或几个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对“词汇”的解释是:

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称,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也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或一个领域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如鲁迅的词汇,《红楼梦》的词汇。

因此,不宜说“一个词汇”“这个词汇”“这几个词汇”等。可改用“词语”“词”“词儿”等。

12

“但”“却”可以连用吗?

某书稿中说:“陈志光对不锈钢的运用,有一定的视觉意义,但却不能像他所说,不锈钢的材质寓意‘不朽’。”

有人批评,这句话里的“但”“却”都表示转折的意思,用在一起就重复了。不过,现在使用这种说法的情况并不罕见。例如有时会听到类似下面的说法:

(1)虽然弹得不是非常熟练,但却传达出了作品蕴含的情感。

(2)心里有事儿,虽然已经很晚了,但却怎么也睡不着。

(3)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但老王却有不同看法。

(4)猎人们挖好了陷阱,但老虎却走了另一条路。

从语感上说,上面的几种说法,人们一般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觉得太别扭。这是因为,“但却”放在一起,有一种强调转折意味的作用。

另外,汉语中词语有双音化的趋向,说成“但却”后,成了双音节词语,易于跟其他双音词在语音节奏上搭配。还须注意,这种说法是把“但”放在前面,把“却”放在后面,一般不采取相反的把“却”放在前面的说法。“但却”在用法上是个“离合词”,(1)至(2)中“但”“却”组合在一起使用,(3)至(4)则是两者分开使用。

在编辑工作中,或者我们自己写文章的时候,最好将“但却”调整为“但”或者“却”,以求文章精练。另一方面,审读文章或书稿时,不宜将“但却”视为“硬伤”。

13

“当……的时候”中的“时候”不宜缺少

某书稿中说:“当我深入这片古老的土家族聚居区,就陶醉在恩施的气息里。”

用介词“当”表示某个时候的时候,分句末尾要有“时候”或“时”与之呼应。例如:

(1)当我回来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我摸黑回到家里。

(2)当他五岁的时候,父亲便带着他来到北京,如今已在北京住了50年。

“当”跟后面的“时候” “时”,构成了介词结构,如果没有“时候” “时”,介词结构就不完整。

“当……的时候”跟“当……时”比较起来,“当……时”的书面语色彩更重一些。故而多用于书面语气息浓厚的文章或文件中。

另外,含有“时候”的分句较长时,也可用“时”。

因此,上面的句子可改为:“当我深入这片古老的土家族聚居区时,就陶醉在恩施的气息里。”从这里例子可以看出,如果分句较长,容易丢掉分句末尾的“时候(时)”,这是值得注意的。

14

偏正词组中“的”“地”的选用

某书稿中说:“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是要最终实现诗意地栖居。”

这个句子中“诗意地栖居”里的“地”应该写作“的”。

在修饰语是双音节形容词、中心语是双音节动词的偏正词组中,修饰语后有时用“的”,有时用“地”。例如:

(1)他详细地了解了这个村子的情况。

(2)他对这个村子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一般地说,用“的”跟用“地”的规律大体是这样的:

如果这个偏正词组处于主、宾语的位置,宜用“的”;如果这个偏正词组处于谓语的位置,宜用“地”。

在上面举出的例子中,(1)里的“详细de了解”处于谓语的位置,故而用“地”,(2)里的“详细de了解”处于宾语的位置,因此用“的”。

再如:

(3)细致的分析,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在这个句子里,“细致de分析”是充当主语的,因此其中用“的”。

在“实现生态的活法、诗意地栖居”这个语言片段中,“实现”是动词,“生态的活法”跟“诗意地栖居”是两个并列的偏正词组,它们在这里都充当“实现”的宾语。因此其中的“de”宜用“的”。

15

“干嘛”宜写成“干吗”

某书稿说:“但是我不反对他,反对他干嘛?”

其中的“干嘛”宜写成“干吗”。

1937年的《国语辞典》中,曾写作“干么”,但后来采用这种写法的不多,所以在1960年《现代汉语词典》(试印本)中,改为“干吗”。此后的《现代汉语词典》都写成“干吗”。

现在的工具书一般都写成“干吗”,有的工具书还特别注明“不宜写作‘干嘛’”。“吗”有疑问代词用法,相当于“什么”。“干吗”即“干什么”。“嘛”没有疑问代词用法。或表示道理显而易见,或表示期望、劝阻,或用于句中停顿。

16

“化妆”跟“化装”的区别

“化妆”跟“化装”都是动词,都有打扮、修饰容貌的意思,但使用范围有区别。“化妆”是指美容,即用化妆品来修饰头部、面部,使容貌美丽。

例如:

(1)她每天清晨上班前都要化妆。

跟“化妆”有关的词语,例如“梳妆”“浓妆艳抹”中都用“妆”。表示女子出嫁时陪嫁物品的“嫁妆”中,也要写“妆”。

“化装”是指为了演出的需要,把演员装扮成特定的角色。“化装”不仅指头部、面部,还包括身体。

例如:

(2)孩子们化装后上台演出,分别扮演各种可爱的小动物。

另外,“化装”有“假扮”的意思,“化妆”没有这种用法。例如:

(3)他化装成樵夫,躲过了敌人的盘查。

例(3)中的“化装”不能写成“化妆”。同样,“化装成难民”“化装成商人”“化装成乞丐”中的“化装”也都不能用“化妆”代替。

如果是指修饰头部、面部,进行美容,要写成“化妆间”“化妆师”;如果是给演员进行全身装扮,则应当写成“化装间”“化装师”。

电视台播音员和合唱队员,修饰面容时有美容意味,因此可以用“化妆”。

17

“划上等号”宜写成“画上等号”

某书稿中说:“简单地与不可逆的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划上等号。”

这里“划上等号”的写法不妥。

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条、符号、标记等,一般用“画”字来表示。例如:

(1)他在黑板上画出了两条弧形的曲线。

(2)老李用石头在地上画出一个圆圈。

“划”虽然也有同“画”的这一用法,但是,表示这一意思时,《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推荐的用法是用“画”,而不是用“划”。

因此现在表示上述意思时,一般用“画”。故而宜写“画上等号”,而不宜写“划上等号”。

宜写“画出红线”“画出底线”,“划分界限”“划分责任”“划界”。

18

“藉此”中的“藉”应写成“借”

某书稿中说:“我们也想藉此抛砖引玉,得到省内外更多的企业同行和企业家的认同……”

其中的“藉此”应写成“借此”。

“借此”中的“借”是“凭借”“依靠”的意思。

这个“借”的繁体字是“藉(jiè)”。在汉字简化的时候,规定表示“凭借”“依靠”的“藉”简化为“借”。

现在的词典中表示“凭借”“依靠”义的“借”组成的词语有“借故”“借助”等,其中都用“借”,而不用繁体的“藉”。

同样,“借此”的写法是规范的,而“藉此”中则出现了繁体字“藉”,这是一种不规范的写法,严格说,是个“硬伤”。

“借东西”的“借”古来就有,是传承字。写繁体字时,表示“借东西”的意思,不能用“藉”。

19

“定制”还是“订制”

某书稿中说:“在医生指导下,赵永红还为央金量身订制了一个中医外治调理方案。”

这个句子中的“订制”宜写成“定制”。

按照一定的要求,专为某人或某事制作物品等,常用“定做”。例如:

(1)老王定做了一双皮鞋。 

(2)这个篮球运动员个子太高了,他的床是定做的,比一般的床要长些。

“定制”跟“定做”的意思相同,(1)(2)中的“定做”都可以用“定制”来替换。“定制”跟“定做”也有一点不同,“定制”书面上用得多些。

另外,“订报” “订单”“订购” “订货”“订票”“订房间”等词语中的“订”,都有约定购买或租用(有的要预先付款)的意思,这类词语中要用“订”而不宜用“定”。

“订婚”的“订”是“订立”的意思,指男女订立婚约,其中的“订”不宜写成“定”。

20

“每颗菜”还是“每棵菜”

某书稿中说:“自己节约每一粒米每颗菜都是为他们撑起一片天……”其中的“颗”宜改为“棵”。

量词“棵”跟“颗”的使用范围不同。“棵”用于植物个体。

例如:

(1)后花园的墙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是柿子树。

(2)如果我坚持不了,就不如昆仑山上一棵草。

“颗”用于颗粒状的东西。例如:

(3)枪膛里还剩下三颗子弹,他仔细瞄准了走在前面的鬼子。

(4)这孩子昨天掉了一颗牙。

有时候,在名词的前面可以用“棵”也可以用“颗”,但意思不同。例如:

(5)院子里的两棵葡萄都活了,长势很好,他常去浇水。

(6)碟子里还有两颗葡萄,孩子吃了一颗。

例(5)中的“葡萄”指植物,所以用“棵”,例(6)中的“葡萄”指植物较小的球状果实,因而用“颗”。

因此宜说“每棵菜”,不宜说“每颗菜”。

21

宜写“叫作”,不宜写“叫做”

某媒体中说“是个叫做汉村的小村”,又说“算做村里房屋的第一代”。

其中的“叫做”宜写成“叫作”,“算做”宜写成“算作”。

原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当做”“叫做”“看做”是规范的写法。没有“当作”“叫作”“看作”的词条。而201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以及第七版中,对此进行了调整。

“当作”“叫作”“看作”成为推荐词性。现在的书报刊都采用这这些新的写法。

因此,我们宜写“当作”“叫作”“看作”,不宜写“当做”“叫做”“看做”。

22

“窜改”和“篡改”的不同

 “窜改”跟“篡改”都是动词,都有“改动”的意思,都表示对某些既成的事物作错误的改动,也都含有贬义。但两者的使用范围有所不同。

“窜改”指改动、删改。“窜改”的对象一般是文字、词语、成语、文件、古籍、账目等,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里的字句。

例如:

(1)《左传》和《周礼》的原文据说被刘歆窜改过。

(2)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窜改。

“篡改”多指精神实质方面的改动。“篡改”的对象一般是历史、理论、经典著作精神、学说、政策、指示等。也就是说,“窜改”指用假的、错的代替正确的东西,用作伪的手段对某些理论或精神实质进行改动或曲解。

例如:

(3)南京大屠杀是铁的史实,历史是任何人也篡改不了的。

(4)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理论,是不能篡改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语言文字的实际使用中,往往有人把该用“窜改”的地方误写成“篡改”。例如把“窜改成语”“窜改古书”“窜改文件”“窜改文字”中的“窜”误写成“篡”,这是应当注意的。

23

“发奋”跟“发愤”的不同

“发奋”跟“发愤”都表示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鼓起精神,积极努力,但二者的意思有差别。

“发奋”着眼于精神状态。“奋”有“振作、鼓劲”的意思,“发奋”指振作起来,鼓足干劲去做某件事情。

例如:

(1)年轻人要发奋向上,努力学习,认真工作。

(2)青年时代要发奋读书,打好专业知识的基础。

“发愤”着眼于人的内心。“愤”有“憋闷”“郁闷”的意思,常用来表示因不满而情绪激动。“发愤”指抒发胸中愤懑,痛下决心去实现某种追求,有冲破某种压力或者摆脱某种困境的意味。

例如:

(3)经过几代人发愤图强、刻苦攻关,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4)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发愤忘食,勤奋攻读,终于掌握了相关领域的知识。

24

“分叉”“分汊”“分杈”“分岔”的不同

“分岔”指道路出现分支。例如:

(1)山路在这里转了个弯,接着出现了分岔。

“分杈”指树枝出现分枝。例如:

(2)在树枝分杈的地方,挂着个书包。

“分汊”指河流出现分支。例如:

(3)这条河在树林边分汊,变成两条小河,一条向东流,一条向北流。

“分叉”则用来指道路、树枝、河流之外的事物出现分支。例如:

(4)头发干燥容易分叉,你要注意经常保养。

(5)公鹿头上的角粗大且分叉多。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四个词语有严格分工,要根据所指事物不同来选用,不宜混淆使用。

25

“宏大”跟“洪大”的不同

“宏大”跟“洪大”的用法有所不同。

“宏大”用于指规模、计划、数量、气势等巨大。例如:

(1)北京故宫的建筑群规模宏大,举世无双。

(2)这是他们宏大计划中的一小部分内容。

“洪大”则多用于“声音”和“水势”。例如:

(3)古钟的声音非常洪大,几里路以外都能听到。 

(4)山谷里响起洪大的回声。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说到“声音”“水势”时,要用“洪大”;说到规模、计划、数量、气势等时,则宜用“宏大”。

26

“定式”跟“定势”的不同

“定式”指“长期形成的固定方式或模式”。

例如:

(1)唐以诗取士,遂为定式,后世因之。”(明代谢榛《四溟诗话》)

(2)文艺创作没有定式,跟解数学习题不一样

“定势”则指“某种确定的发展态势”。

例如:

(3)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三国志·魏志·刘表传》)

(4)在战场上,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守转为战略进攻已成定势。

因此,当我们说某种固定的形式、模式时,宜用“定式”;当我们指某种已然确定的形势、态势时,宜用“定势”。

27

“交汇”跟“交会”的不同用法

某书稿中说:“充满鲜艳色彩与阴影交汇的镶嵌玻璃……”

其中“交汇”的使用不妥。

“交汇”跟“交会”用法不同。“交汇”表示水流或气流聚集到一起。例如:

(1)泾河和渭河在这里交汇,形成了“泾渭分明”的景观。

(2)寒流和暖湿气流常在这里交汇,因此这里常年多雨。

而指其他事物的会合、相交,则宜用“交会”。例如:

(3)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在郑州交会。

(4)两支队伍在山口交会,随后各自奔向自己的目的地。

与此相关,“汇合”跟“会合”也有相同的区别。例如:

(5)两条河在这里汇合后,形成一条大河。

(6)这两支游击队会合后,一起向县城方向进发。

“充满鲜艳色彩与阴影交汇的镶嵌玻璃”不是指水流、气流,也不是指抽象事物,宜说成“充满鲜艳色彩与阴影交会的镶嵌玻璃”。

28

“中止”与“终止”的不同

“中止”指事情进行中停止。例如:

(1)这一事件发生后,市电视台当即中止节目,直播事件的现场采访。

(2)由于双方出现了新的分歧,导致谈判中止。

“终止”则表示停止。例如:

(3)经过反复研究,他们及时通知对方终止交易,开始另外寻找合作伙伴。

(4)经上级研究决定,终止他的省人大代表资格,并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中止”多用于指事情进行中因故停止。事情停止之后,可以不再进行,也可以恢复进行。而“终止”的事情,则不再继续进行了。这一点是“中止”跟“终止”最重要的区别。

29

“坚忍”与“坚韧”的不同

“坚忍”用于人,指坚持不动摇;“坚韧”用于物,指坚固有韧性。“坚韧”不宜用于人。

例如:

 (1)红军战士凭着坚忍的革命意志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2)这种木头质地坚韧,可用来做高档家具。

30

“没承想”与“没曾想” 哪个正确?

“承想”的意思是“料到、料想、想到”,多用于否定式。

例如:

涛他娘还以为运涛是十年监禁,不承想这一辈子娘见不到儿,春兰也见不到运涛了。(梁斌《红旗谱》)

“没承想”是“没想到”的意思,有时也说“不承想”“谁承想”。

例如:

本来,完全来得及纠正错误,没承想他竟然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结果损失惨重。

过去也有人把“承想”写成“成想”。不过现在一般都写作“承想”。

“曾”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zēng”和“céng”。

(一)zēng

“曾”读“zēng”时,常见的用法是表示亲属关系相隔两代。

例如:

“曾祖”指祖父的父亲,“曾孙”指孙子的儿子。

(二)céng

“曾”读“céng”时,是“曾经”的意思,表示行为或情况在过去发生过。

“曾想”中的“曾”读“céng”,“曾想”是“曾经想(过)”的意思。

例如:

我曾想去做一名教师。

普通话中一般不说“没曾想”。表示“没想到”的意思时,宜写“没承想”,不宜写“没曾想”。

作者丨杜永道  1947年生。曾在陕西某高校教了10年现代汉语,《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排版丨张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永道:编辑工作中常见的字词问题
不成想、不承想、不曾想
120825 “没承想”与“没曾想”哪个正确?(语文信箱)
小学语文易混淆常用词汇总
50组爱用错的语文词汇,再也不怕在基础上丢分了
学习写作法:模仿学习法与造句学习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