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请看抚顺市的探索和实践


人力不够,财力不足,机构不健全——在很多散居民族地区,基层开展民族工作往往面临着这些棘手问题。辽宁省抚顺市也不例外。


抚顺,曾经是闻名全国的老工业基地,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宗教工作的任务不断加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搭建起与时代主题和社会总任务紧密衔接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抚顺市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抚顺,雷锋精神的发源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宗教工作的任务不断加重。


瞄准问题

破解基层民族工作力量薄弱之困


3年前,抚顺市东洲区民宗局局长王旭遇到了这样尴尬的一幕:民宗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新屯街道新屯公园有30多名假僧侣在非法行骗。


接到举报后,王旭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确认这是一场非法宗教活动。面对这种情况,他一个人无法执法,只能对其进行政策宣传。但那些所谓的僧侣根本不听劝告,一些“女僧人”甚至还上前撕扯他的衣服。直到市宗教局的执法人员赶到,这场闹剧才得以平息。


“基层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特别是涉及到一些执法问题,太困难了。”每每提及这事,王旭都觉得有太多的无奈。


王旭所在的东洲区民宗局,其实只有一块牌子,没有编制,没有专职人员。王旭的编制在区工商联,他是区工商联的秘书长,兼任民宗局局长。整个民宗局,只有他和一名兼职的公益岗位人员。


“遇到上面这种尴尬,就是因为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王旭说。


其实,不只是东洲区,全市其他县区也基本如此。抚顺市8个县(区)民族宗教局中,只有清原满族自治县独立设置民宗局,其他县(区)的民宗局要么是与政府办或社会事业局设置在一起,要么是与统战部门合署办公。而且,大多都只是保留牌子,只有1县1区设有专门的编制。


“以前,抚顺的民族宗教工作任务除新宾、清原两个满族自治县外,其他县区工作量不是很重,基层民族宗教工作机构的设置,也是基于当时的民族工作形势、任务和要求。”抚顺市民委主任周旭颖说。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民族分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一些散居地方,反而成为了民族宗教工作的重点地区。



据周旭颖介绍,目前,抚顺市有少数民族成分38个,少数民族人口5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7.1%;还有219处宗教活动场所,信教群众9.8万人。抚顺成为辽宁省民族宗教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


“我们的工作量大了,然而,机构和人员并没有改变。目前,要增设基层民族宗教机构,增加人员和编制,还有相当大的难度。”周旭颖说。


编制、人员不增加,又如何处理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今年6月,抚顺市在东洲区先行试点,设立基层民族宗教工作服务管理中心,将东洲区的14个乡镇(街道)、57个社区、50个行政村,2万多名少数民族群众,30个宗教活动场所,12家清真饮食业户,划分在四个区域性民族宗教服务管理中心进行服务管理。四个民族宗教服务管理中心属于区民宗局的派出机构,主要协助区民宗局处理辖区内民族宗教事务。


记者采访了解到,每个民族宗教服务管理中心都设立专门的办公地点,配备办公设备,主任由所在乡镇(街道)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兼任,副主任由中心管辖范围内的乡镇(街道)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兼任,乡镇(街道)统战委员为联络员,聘任一名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具体事务。这样一来,每个中心就有兼职工作人员6至8名,专职工作人员至少1名,从而破解了基层民族工作力量薄弱这一难题。


把握定位

聚焦服务和管理


张玲福是东洲区第一民族宗教工作服务管理中心主任,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东洲区东洲街道办副主任。他告诉记者,民族宗教工作服务管理中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任务:落实区民宗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做好户籍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做好清真饮食业的服务监督工作,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宗教活动场所,定期开展走访、调研、督查等活动,做好隐患排查、整改、报送和处置工作;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及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展“宣传月”“学习月”“慈善周”“双文明”“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等活动;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民族宗教工作管理网络作用,强化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等。


“服务和管理是我们的核心职责。”张玲福说。辖区内的朝鲜族居民南顺子成为了第一批受益者之一。


南顺子家住东洲区金南社区,她患尿毒症多年,子女不在身边,家庭生活贫困。今年民族宗教工作服务管理中心成立后,中心工作人员在对辖区内居民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南顺子的情况,便协调邻居丁琳与南顺子结成帮扶对子。丁琳不仅在生活上帮助南顺子,还经常陪同南顺子到医院就医,成为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工作,重在凝心聚力。在张玲福看来,邻里之间互帮互助,这看似小事,其实是温暖人心的大事。


张玲福告诉记者,以前,作为街道办负责人,虽然也分管民族宗教工作,但却是被动工作,出了问题才突击处理。民族宗教工作服务管理中心的成立,让开展民族工作有了平台和载体。街道由以往的被动承接任务变为主动分担职责,基层干部群众对民族宗教工作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能够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开展民族宗教工作。


“通过分析民族宗教工作服务管理中心的运行成果,我们发现,民族宗教工作重心下移,不仅能够实现基层民族宗教工作有机构管、有人员抓,而且能进一步强化基层干部对民族宗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这能将很多涉及民族宗教领域的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周旭颖说。


坚持方向

推动民族工作社会化


记者了解到,民族宗教工作服务管理中心的成立,使抚顺市形成了政府监管、社区运作、少数民族群众和志愿者广泛参与相结合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


通过中心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抚顺市把民族宗教工作做在了经常、融入了日常。例如,结合治安巡逻工作,排查涉及民族宗教领域的不稳定因素;把民族节庆活动与社区文化活动相结合,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通过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及时反映少数民族群众的实际困难、问题;将民族宗教政策知识纳入社区法律援助站咨询内容,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在抚顺市区两级民宗部门看来,这些事如果单靠民族宗教工作一个部门去做,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民族事务治理涉及范围广,需要动员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力量,形成多元治理格局。周旭颖认为,政府只是民族事务治理主体中的一员,而不是唯一的主体,政府的角色应该由“划桨”转为“掌舵”,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支撑,把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推向前台,推动民族工作走向社会化。


据周旭颖介绍,东洲区民族宗教服务管理中心已运行一段时间,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抚顺市民宗委将总结经验,在全市推广。


目前,很多散居地方都面临着基层民族宗教工作力量薄弱难题。在大连民族大学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副教授朱军看来,经济社会急剧转型,往往导致民族事务治理工作滞后。抚顺的探索和实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有很高的价值。




来源:中国民族报 记者/李寅 通迅员/张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好新形势下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年访惠聚个人工作总结
抚顺头条
淮南市潘集区“三举措”依法加强民族事务管理工作
在全市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上海市金山区民宗办推进民族工作重心下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