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李煜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李煜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来自古诗词文欣赏 19:29


我们今天分享李煜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唐朝末年哪,地方的藩镇势力逐渐地坐大。其中,当时的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在公元902年受封“吴王”,历史上称为“杨吴”。905年杨行密下世,大权旁落,他的大将徐温的养子徐志浩受封齐王,并且在937年受禅让建立齐国。第二年,也就是938年,他把齐的国号改为大唐,把自己的徐志浩的名字改为李昪,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他改国号是大唐,是想延续唐王朝的这个命脉,自己改名叫李昪,因为唐朝的皇帝姓李,他改名李昪表明自己是属于大唐王朝的遗存。这样,南唐就开始建国了,他就是南唐的第一代国君“李昪”,这一年是公元937年。因此啊,南唐是在唐末的藩镇割据、社会动乱中诞生的一个江南政权,开国帝王是李昪,继位者分别是南唐中主李璟、南唐后主李煜。    

 

从955年到958年,后周的世宗柴荣三次南伐,唐军大败,淮河水军全军覆没。中主李璟向周世宗柴荣上表,自行划江为界,把淮南14州献给了后周,对后周称臣并且迁都洪州,也就是迁到今天江西的南昌,从此以后,南唐的国力大减。后主李煜是公元961年即位,这个时候了后周已经被大宋所代替,宋太祖赵匡胤早就定下“先南后北”统一天下的战略目标,既然是先南后北,所以首先对南方用兵。所以开宝七年—公元974年赵匡胤发兵去灭南唐,为了顺利的灭掉南唐,赵匡胤派了六路大军合围南唐的都城金陵。

开宝七年的10月,大将曹彬率领水军从荆州出发,沿着长江顺流而下,一路畅通无阻,很快就到了池州附近。为什么大宋的军队进军得如此顺利呢?因为大宋跟南唐啊是以长江为分界线,曹彬率领的大宋的水军很可能是沿着长江的北岸走的。因为大宋每一年都会派遣军队巡江,由于这样一个惯例,所以南唐沿着长江戍守的部队都认为“这是宋朝派舰船巡视长江”,所以闭营自守。曹彬率军哪从荆南出发直到池州,这是一段很长很长的水域啊,中间没有和南唐的军队发生任何冲突,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南唐沿江军队普遍认为的这支部队是大宋巡江军队的这么一个错误的认识,这样曹斌率领的部队顺利地躲过了南唐在长江南岸驻守的大批人马。比如说南唐在湖口(湖口就是今天江西的湖口县),屯有10万大军,北宋大军行到蕲阳就是今天安徽的宿县,突然过江,直奔池州,池州就是今天安徽的贵池啊。南唐池州的守军最初认为啊这是大宋的巡江军队,和往年一样准备着酒肉派使者前去慰问,但是池州的驻军很快就发现这一次巡江的军队不同往年。等到发现真相,为时已晚,池州守将弃城而逃,宋军不战而下,顺利地进入了池州。

而在这之前,负责架桥的军队已经顺利的到达了石牌口,这个石牌口啊,在今天安徽省的怀宁西南长河口之南的石牌河的入口处。有人提议,说长江水面很宽、水很深,自古以来没有架设浮桥过江的先例,最好先在石牌口试验一下。于是了,按照设计的方案,采用采石矶的江面的宽度,在石牌口的江面架设浮桥。试验成功以后了,就把这个浮桥放在那,派大军守护着。曹彬的大军占领池州以后,然后先后顺利地攻克了铜陵、芜湖、当涂,直接逼向采石矶。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啊是长江的三大名矶之一,另外两处是城陵矶(位于岳阳)和燕子矶(位于南京)。自古以来南北分裂以江为界的时候啊,江北攻打江南十有七八都是从采石矶渡江,大宋的军队计划的渡江之处也在这里,所以曹彬率军一举击溃南唐在采石矶的两万多驻军,占领了采石矶。占领采石矶以后,大宋负责架桥的工匠立刻将石牌口架设的浮桥整体迁移,沿江一直移到了采石矶,然后系上绳索,三天就搭成了浮桥,而且不差一尺一寸,因为原来就按照采石矶江面的那个宽度搭设的浮桥,这个搭设好以后了,整体把它沿江漂过来,漂到采石矶的。当浮桥一搭成以后,在长江北岸早已经待命的大军立刻渡江,如履平地啊,南北宋军会合了。当大宋刚开始建造浮桥的时候啊,李煜曾经说过,我认为这是儿戏,这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李煜万万没有想到采石矶上的浮桥,不但搭成了,而且大宋的军队也顺利地渡过了长江,这个时候他才赶快派人前去攻击浮桥,结果大败。

历史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李煜未曾抵抗,实际上李煜对宋军进行了抵抗,因为他不想亡国。开宝八年,也就公元975年的2月到这一年冬天的11月,大宋的军队呀持续九个月围困金陵,李煜仍然坚决不投降。11月27日,大宋对金陵发起全面进攻,金陵失陷,这时候李煜才率领大臣奉表纳降、仓皇辞庙。第二年正月,李煜被押送到京城开封,开始了做大宋臣子的生活。所以李煜最后的投降啊是不得已而为,因为君临天下和亡国奴的区别李煜是拎得清的。

所以这首词的上片的前两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是对江南故国的一个沉痛的回顾。从当年徐志浩(后来改名为李昪)受封齐王并于937年接受禅让建齐到李煜975年亡国入京,历时39年,所以这个40年哪只是一个概述。在四十年后加一个“来”,“四十年来”,那么显得这段历史对李煜来说多么重要。“四十年来家国”,家国是对历史的一种最真实的叙述,因为对中国古代的帝王来说,家和国本来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统一体,家没了国也就没了,家存在国也存在。当然这一句是从时间上来讲,因为这毕竟是传了近40年的国,更是传了三代人的家,就这么说没就没了,这是第一句,“四十年来家国”。第二句,“三千里地山河”,如果说上一句是从时间上来讲,那么“三千里地山河”这句就是从空间上来讲。南唐鼎盛时期啊,占有三十五个州,大致包括今天江西的全省和安徽、江苏、福建、湖南、湖北等地,所以说三千里地山河还是大体不差的,这么大的一块地盘竟然说没就没了,李煜都不明白怎么一下子都没了。所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这两句是说开国40年的南唐幅员十分辽阔。

接下来两句,“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这两句写金陵城中啊皇宫的楼阁奢华高大、直冲霄汉,宫中的名贵的树木栉比鳞次,看得如同山里的烟雾中的女萝一样普通。这个“凤阁龙楼”是紫禁城中的宫殿楼阁雕龙筑凤。“连霄汉”,“霄汉”是指“天河”,“连霄汉”是直通霄汉,“玉树琼枝”是形容名贵的树木,“作烟萝”这个“作”是当作的意思。什么叫“烟萝”了?“烟萝”就是烟雾中的女萝。意思是说这么名贵的树木在南唐的皇宫中看得如同山中的烟雾女萝一样普通。那么这么两句,就把南唐的皇宫啊写出来了,南唐的皇宫的宫殿巍峨、高大,名树众多。他写的是宫殿,写的是名树,但是通过宫殿和名树把南唐金陵的繁华写出来了。

上片的最后一句,“几曾识干戈”,道出了拥有这么豪奢的宫殿名苑的南唐国主,何时会想到血流成河的战争?何时会懂得要面对手持刀兵的凶神恶煞?这真是人生的不幸。这里的“几曾”就是何曾,“干戈”本来指武器,这里代指战争。“识干戈”就是懂得战争,就是没有想到一个不懂战争的人却要面对残酷的战争。

下片换头二句,“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写亡国后李煜的苍老、消瘦。“一旦”,表示某一天,“归为臣虏”就是归宋为臣实为俘虏。这个“沈腰潘鬓”哪是两个典故,“沈”指沈约,这个沈约了经过了这个魏晋南北朝南朝的三朝,据《南史.沈约传》记载,沈约说自己老了,经常害病,把皮带要常常移动那个孔洞,皮带因为人瘦了,这个皮带哪要束得紧一点,所以要移动那个皮带上的孔洞,所以后人就用“沈腰”代指人一天一天的消瘦。“潘”指潘岳,潘岳曾经在《秋兴赋序》中,他在他的名作《秋兴赋序》中间说,我32岁的时候鬓角开始出现白发,因为出现白发以后来了是黑发白发并存,所以说这是二毛,二毛是指黑发白发并存,后人呢于是用“潘鬓”来代指中年白发。    那么这两句说什么意思呢?说自己自从做了亡国的俘虏,我为悲痛所折磨,人瘦了、腰细了、两鬓也斑白了。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在仓促之间拜别太庙的事,宫中的教坊乐队还在演奏着别离的曲子,我只能垂泪面对宫人哪!这就是这首词最悲哀的末尾三句,“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太庙”是帝王祭祖的地方,也是皇家最看重的地方,李煜降宋以后啊,特意到太庙辞行,因为他丢了江山,从此以后太庙就没有人照看哪,自己呢更不能每年来祭祖了,自己就成了不肖子孙哪。

古人认为呀,项羽四面楚歌的时候还能悲歌慷慨,唱出《垓下歌》,苏轼就认为李煜辞庙离宫的时候,只能挥泪对宫娥,毫无英雄之气。古人拿这个李煜跟项羽对比,认为项羽在临终的时候表现的是有英雄之气,李煜呢表现的太懦弱。我想我们不能把项羽啊,用项羽的标准来要求李后主,毕竟项羽是一代英雄,李后主只是一个文弱书生。这首词的上片极力写南唐的繁华,下片极力写南唐亡国时李煜的伤感,一荣一悲,对比鲜明,写尽了李煜的亡国之痛、亡国之悔、亡国之恨。

最后让我们重温一下李煜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美宋词:《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被毒死的违命侯!李煜《破阵子》【每天十分钟跟徐子读诗词(25)】
风雅颂|No.79|名人讲堂
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二十九)六路并进
冬日读诗:玉树琼枝作烟萝,如梦南唐,李煜的亡国十二月
词帝李煜:可怜生在帝王家(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