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探微(183):富贵寿考——释“考”(下)

二、“考”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根据上文对“考”、“老”二字字义的本质区别的解析,拙论选取男性老者作为“考”字的本义。例如:“父为考,母为妣。”(《尔雅·释亲》)郭璞注引《尚书》:“大伤厥考心”、“如丧考妣”,以为考妣“非死生之异称”。一说,自父以上皆称考,见清·朱彬《经传考证·毛诗下》。再如:“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礼记·祭法》)又如:“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易·蛊卦》)又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按:古代,父生亦称考。又如《易·蛊》:“干父之蛊,意承考也。”孔颖达疏:“对文,父没称考;若散而言之,生亦称考。”

一方面,“考”字以男性老者的意思为本源,可以产生如下几方面的直接引申义,有些直接引申义还可以产生深层的间接引申义。

其一,用作对死去的父亲的称呼。例如:“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礼记·曲礼下》)再如:“惠公者何?隐之考也。”(《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注:“生称父,死称考。”又如:“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宋·欧阳修《泷冈阡表》)

其二,表示老、寿的意思。例如:“周王寿考,遐不作人。”(《诗·大雅·棫朴》)郑玄笺:“文王是时九十余矣,故云寿考。”再如:“黎庶康宁,考终厥命。”(《汉书·元帝纪》)颜师古注:“考,老也。言得寿考,终其天命。”又如:“太师之平汴州,年考益高。”(唐·韩愈《董府君墓志铭》)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一些引申义:

一是表示成就、成全的意思。例如:“天棐忱辞,其考我民。”(《书·大诰》)孔传:“为天所辅,其成我民矣。”再如:“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礼记·礼运》)郑玄注:“考,成也;器利则事成。”

二是表示完成、制成的意思。例如:“各脩平乃守,考乃职事。”(《逸周书·职方》)孔晁注:“考,成也。”再如:“诸侯朝脩天子之业令,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汉·刘向《列女传·鲁季敬姜》)又如:“当此之时,男子不得脩农亩,妇人不得剡麻考缕。”(《淮南子·人间训》)

三是表示迎致的意思。例如:“(六律)三曰姑洗,所以脩洁百物,考神纳宾也。”(《国语·周语下》)韦昭注:“考,合也……是月百物修洁,故用之宗庙,合致神人,用之乡宴,可以纳宾也。”

其三,表示终极的意思。例如:“身憔悴而考旦兮,日黄昏而长悲。”(《楚辞·刘向〈九叹·怨思〉》)王逸注:“考,犹终也。从夜终明,不能寝寐。”

由此又可引申表示建筑物完工的意思,古代宫庙落成时始祭庙主的一种仪式。后泛指建筑物完工。例如:“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春秋·隐公五年》)杜预注:“成仲子宫,安其主而祭之。”洪亮吉诂引服虔曰:“宫庙初成祭之名为考。”再如:“构中天之台者,土木未考,则能无经乎?”(宋·秦观《魏景传》)又如:“松陇方在望,茅屋闻已考。”(宋·梅尧臣《寄题朱表成职方真州新园》诗)

另一方面,“考”字以男性老者的意思为本源,还可以产生敲打、拷击的引申义,这个意思应该是由表示男性的符号“丂”联想引申而来的(很可能是由于男性生殖器的自然垂吊摆动引起的联想),这个敲打、拷击的意思后来被写作“攷”(增加偏旁“攵”辅助表意)或者“拷”(增加偏旁“扌”辅助表意),但是“考”字本身也含有敲打、拷击的意思。例如:“考,击也。”(《广雅·释诂三》)再如:“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诗·唐风·山有枢》)毛传:“考,击也。”又如:“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金石不得,无以鸣,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又如:“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唐·李白《白鸠辞》)又如:“是日也,考钟伐鼓,陈清商之乐,大宴其客于堂上,享其士于堂下。”(清·侯方域《陈将军二鹤记》)

敲打、拷击的引申义一经产生,就使“考”字的词义演变获得了新的天地,于是,便以此为基础产生了如下若干种直接引申义,有些直接引申义还可以产生深层的间接引申义。

其一,表示考察、考核的意思。例如:“以待考而赏诛。”(《周礼·夏官·大司马》)郑玄注:“考,谓考校其功。”再如:“旬终,则令正日成,而以考其治。”(《周礼·天宫·宰夫》)贾公彦疏:“言会要成捴考之。”又如:“期之以事,考之以言。”(《管子·幼官》)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两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主考、考试的意思。例如:“次日,行香挂牌,先考了两场生员。”(《儒林外史》第三回)再如:“你算,我自二十岁上中举,如今将近五十岁,考也考了三十年了,头发都考白了。”(《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二是表示考核官吏的成绩的意思,旧时考核官吏的成绩曰“考”,其考语亦曰“考”。例如:“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书·舜典》)再如:“又宰相者,所以临察百司,考其殿最。”(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又如:“唐考功法,虽执政大臣,皆有考词,亦有赐考者,亦有自书其考者。”(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按:古代考绩决定黜陟,以任满一年者为一考。《宋史·职官志三》:“凡内外官,计在官之日,满一岁为一考,三考为一任。”

其二,表示省察、察考的意思。例如:“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易·复卦》)李鼎祚集解引侯果曰:“能自考省,动不失中。”再如:“考历数之所在,察五德之所莅。”(晋·左思《魏都赋》)又如:“考之于古则非训,稽之于今则非利;寻其名而求其实,则失其宜。”(唐·韩愈《省试学生代斋郎议》)

其三,表示研求的意思。例如:“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再如:“先生早岁神颖超悟,天资卓绝,然于道无所不学,于文无所不考。”(明·何景明《四图诗序》)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两种引申义:

一是用以指称史体的一种。例如:“《史记》始制八书,《前汉》改为十志,《东观汉书》曰记,华峤《后汉》曰典,张勃曰录,何法盛曰说,《五代史》曰考,其实一也。”(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文说一·史体因革》)再如:“”()又如:“”()

二是用以指称玉上的斑点或裂痕。旧时考核官吏的成绩曰“考”,其考语亦曰“考”。例如:“夫夏后氏之璜,不能无考;明月之珠,不能无颣。”(《淮南子·泛论训》)高诱注:“考,瑕衅也。”

其四,表示配合的意思。例如:“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国语·周语下》)韦昭注:“考,合也。谓合中和之声,而量度之,以制乐者。”再如:“古人定律吕以考中声,迨今罕得其真,莫若因古人之遗器,庶得其声之近。”(明·叶子奇《草木子·原道》)

其五,表示弹劾、纠举的意思。例如:“方今中官外司,各各考事,其所考者,或非急务。”(《后汉书·郎顗传》)李贤注:“考,劾也。”再如:“诏书疾恶党人,旨意恳切;青州六郡,其五有党,近国甘陵,亦考南北部。”(《后汉书·史弼传》)

其六,表示按问、刑讯的意思。例如:“今益州刺史朱酺、扬州刺史倪说、凉州刺史尹业等,每行考事,辄有物故。”(《后汉书·马严传》)李贤注:“考,按也。”再如:“该乃与湘州从事周崎间出反命,俱为乂所执,考之至死,竟不言其故。”(《晋书·忠义传·周该》)又如:“徽以兄子,系于郡狱,铁木竟体,钳梏甚严,须考毕情党,将悉诛灭。”(《法苑珠林》卷二七)

另外,“考”字还作为“”字的通假字,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它的引申义,因为工匠之“”还是跟拷击的动作有着若隐若现的联系的。例如:“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书·金縢》)孔传:“我周公仁能顺父,又多材多艺,能事鬼神。”再如:“《史记·鲁周公世家》作‘旦巧’。考、巧古字通。若、而语之转。惟巧故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意重巧不重仁。”(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又如:“蠡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彊索者不祥。”(《国语·越语下》)按:王氏《经义述闻》亦以为“考当读为巧。反,犹变也。言上帝不尚机巧,惟当守时变也。”

根据上面对“考”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考”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以及带箭头的竖直线均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考”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考”字的成语不多,“考”字在成语中的含义大致有如下两种情形:

其一,成语中的“考”字表示老年或年老的意思,例如:

富贵寿考——考:高寿。指既有财有势又得享高寿。语见《旧唐书·郭子仪传赞》:“富贵寿考,繁衍安泰,衰荣始终,人道之盛,此无缺焉。”

如丧考妣——丧:死去;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语见《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若丧考妣——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语见汉·扬雄《元后诔》:“享国六十,殂落而崩。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遏密八音。”

其二,成语中的“考”字表示考察或考核的意思,例如:

班班可考——班班:明显的样子。指事情源流始末清清楚楚,可以考证。语见宋·陈亮《与韩无咎尚书》:“本朝二百年之间,学问文章、政事术业,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

考绩幽明——考绩:考核官吏政绩;幽:昏暗;明:清白。指考核官吏政绩得失。源自《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历历可考——指可以清清楚楚的找到依据所在。语见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卜子夏为修文郎,郭璞为水仙伯,陶弘景为蓬莱都水监,李长吉召撰白玉楼记,皆历历可考,不能尽数。”

询事考言——询:查询;考:考核。查询、考核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多指对官员的考核。语见《尚书·尧典》:“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

循名考实——循:依照;责:要求。按其名而求其实,要求名实相符。亦作循名责实。语见三国·魏·傅嘏《难刘劭考课法论》:“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务本也,循名考实,纠励成规,所以治末也。”

彰往考来——指彰明往事,考察未来。源自《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孔颖达疏:“往事必载,是彰往也;来事豫占,是察来也。”高亨注:“彰往,表明往事也。察来,观察来事也。”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女人是不是婚外有人,身上会留下痕迹
春山秋水入翠微,精美卡纸山水画
打官司该怎么说话,才能看上去“滴水不漏”
一些纠缠你许久的病,可能只是缺维生素B,中医总结最...
图文:专治肿块、肌瘤、囊肿之奇方
寻找外星人系列(8):金字塔用的石头,到底是怎么开采出来了呢?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