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文轩|烂书成堆,我们该怎么判断书的好坏?

北大中文系孔庆东教授曾经谈起读书,直言如今大部分人读的根本不是书,顶多算作出版物。如今的图书市场真的已经丰富到泛滥,很多无聊甚至无耻的坏书也在其中,如果没有很好的辨识方法,很容易让自己的读书之旅变成危险之旅。

我们很尴尬

我们总是会面临泛滥成灾的无意义的、差劲的、蛊惑人心的、使人变得愚昧无知甚至邪恶的书。他们几乎与那些优美的图书一样多,甚至还要多。他们像浑浊的洪流涌入河床,淹没了我们。因为认知能力的不足和人性底部的卑劣欲望,导致了我们心甘情愿沉湎其中,并在下沉中获得低俗的快乐。

他们也是书,问题就在于他们也是书。书和书的面孔一样,我们无法说他们不是书。

读不读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甚至可以被解读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文明程度。而读什么书,却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有些书与其读,不如不读。

有浅阅读也要有深阅读

从读书中获得愉悦,甚至以读书来消遣,这在一个风行享乐的时代,是合理的。对于一般阅读大众而言,我们大概没有必要要求他们放下这些浅显的书去亲近那些深奥的、费脑筋的书,因为世界并不需要有太多深刻的人。对于一般人而言,不读坏书足矣。

但一个具有深度的社会、国家和民族,总得有一些人丢下这一层次上的书去阅读较为深奥的书。对于专业人士而言,他们还要去读一些深奥到晦涩的书。正是因为这样一个阅读阶层的存在,才使得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阅读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上。

书的分类

尽管都是书,但是书和书也有不同,必须得区分。我们对书的分类,有这样几种表述。

一个表述是:打精神底子的书与打完精神底子再读的书。

即使都是有益的书,也是有区分的。这些有益的书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来打底子的,一种是打完底子才能读的书。我们不必衡量前者与后者谁更有价值(当然我个人认为,还是前者更有价值——前者是与“经典”、“名著”这些概念有关的),只是说,它们在进入我们的视野的时候是有先后次序的,就像用油漆刷门,先打底漆,而后才是面漆。

第二个表述是:书有血统。

书分两种,一种书具有高贵的血统,一种书的血统则没有那么高贵。鲁迅的书、《红楼梦》、《战争与和平》等都是一些具有高贵血统的书。

我们阅读高贵血统的书并不是把血统不高贵的书排除在外,也不意味着凡不具有高贵血统的书就是下贱的。那些成千上万的、血统也许并不高贵的书,却也是我们需要读的书,就像这个社会的广大阶层,贫民也是社会大厦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那些高贵血统的文字,毕竟是最高级的文字,它们与一个人的品味和格调息息相关,自然也和一个民族的格调、品味有关——如果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想成为高雅的人或民族,不与这样的文字结缘,大概是不可能的。

第三个表述是:文脉

我常常想起五年级时候自己读的书。我的父亲是小学校长,他有一书柜书,里头有些鲁迅作品的单行本。纯粹是饥饿阅读,我拿起这样的书就看,一看就进入痴迷状态。进入中学后,我成为全校写作文最好的学生,我曾经在那所中学创造了一个奇迹: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我一口气写了整整三大本作文本。这件事,至今在那所中学还常常被谈起。我依然记得中学时代写作文时候的感觉,就觉得鲁迅的精神、鲁迅的思想,乃至鲁迅说话的语气和腔调,顺着我的笔杆静静地流淌在纸上。

当时,我完全不知道那种东西叫什么,而十几年后的今天,我终于知道了,那东西叫“文脉”。后来长期的读书生涯和写作生涯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地有地脉,文有文脉。没有文脉何来文章?

- 版权信息 -

作者:曹文轩

编辑:守拙堂陈峤

相关推荐:《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

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及合作事宜请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风气当庄重,读书应寻文中脉
曹文轩:让孩子面对苦难有感恩之心,保持优雅风度
[转]教你的孩子怎样读书?
《曹文轩教你写作文》:孩子应该读什么,怎么写作文?
文学不能一味地顺从与满足
曹文轩:浅阅读时代,多给孩子读一些高贵血统的书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