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刊推介| 载体将尽,乡愁何堪——《建筑遗产》创刊

创刊词
常  青

现代社会对历史建筑价值的认知,直接肇始于18—19世纪欧洲的启蒙现代性(modernity,以下简称现代性)。当人类开始走出前工业文明,奔向希冀万事合理、日新月异的工业文明时,在如何处置旧时代的躯壳——历史建筑或历史空间(monument, historic place),也即今日所称“建筑遗产”的态度和方式上,触发了持续百年的进化论战,正是这一论战,推动了保护观念和方法的进步,逐渐形成了普世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
现代性的要旨之一,是普遍地追求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物质意义上的合理化途径。以此为由,建筑的新陈代谢似乎天经地义,不合今用的旧建筑就该为新建筑所取代,此即建筑现代性的实质。譬如19世纪中叶“奥斯曼计划”对旧巴黎城的大规模改造,为当时政治和社会的情势所迫,将一半以上中世纪以来的旧街区和故旧建筑拆除殆尽。犹如半个多世纪前发生在这里的法国大革命,建筑现代性在此时此地的城市改造中表现得同样激进,然而正是这一剧烈的城市改造运动,反倒唤醒了价值理性——对历史建筑的留恋和价值思考,导致对建筑现代性的顽强抵抗,并催生了欧洲19世纪后期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建筑保护法,从此,大拆大建再难畅行无阻,保护意识渐次深入人心。

德国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修复前废墟(常青:《对建筑遗产基本问题的认识》,《建筑遗产》2016年1期)

德国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修复后(常青:《对建筑遗产基本问题的认识》,《建筑遗产》2016年1期)

百年之后,中国也宿命般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演化进程,各地在城市化和旧区改造中同样毁弃了太多的历史空间。耐人寻味的是,巴黎的大部分历史空间,不过是奥斯曼计划改造后的新古典景观,几乎可以说是工业时代早期的产物,保护和利用相对容易。相较之下,中国城乡历史空间的主体却是农耕文明的形态,在物质现代性的摧枯拉朽面前就脆弱得多了,以致不少情形下,保护难,何止难于上青天!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和旧城改造的成就空前绝后,惊世骇俗,但教训深刻的代价和损失却也覆水难收。这显然已不仅仅是历史空间的去留问题,而是同时表明,我们已经或正在失去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多样性,也即赖特大师(F.L. Wright)曾经描述过的,使居者能有“此地人”感觉(native feeling)的那些本土环境特征和身份认同,“载体”将尽,“乡愁”何堪!不得不发问的是,在空前规模的城乡改造之后,我们的社会系统还能有把握地留住多少那样的历史馈赠,又能自信于在新的建成环境中含有几分的“本土化”,留给未来几多的文化遗产?这分明也考验着一个社会“软实力”和文化底气的强弱。
世纪之交以来,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扩展更为迅猛,物质现代性正以更快的速度消解着地域文化的差异,销蚀着濒危历史空间的生存,与此相伴随,本土化和遗产保护的观念也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布,并日益为中国社会各阶层所普遍接受。一个比较乐观的迹象是,在中国城乡改造浪潮中,保护意识近年来似乎已作为主流价值观的一部分,登上了社会公义的高地。不仅如此,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对绝大多数在现实生活中持续使用着的历史空间而言,保护不是要阻碍进化,而是要管控变化;保护不但要“存”,还得要“续”。“存”是“存真”,即保存真实的历史载体(authenticity);“续”是“接续”,即加入恰当的新元素,对保护之于“再生”进行必要的空间补偿(addition)。而“再生”,即“适应性再利用”,是以存续为基础的历史空间“活化”。因此,保护并非一件孤立的事体,而应纳入所在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格局。

应县木塔加固维修方案南—北总平面图(王瑞珠等:《卸荷存真——应县木塔介入式维护方案研究》,《建筑遗产》2016年1期)

自朱启钤发起成立中国营造学社算起,中国的建筑遗产研究已历时80余载,其成果为学科巨擘粱思成和刘敦桢开创的中国建筑史学科体系所涵盖,奠定了历史空间保存和修缮的学术基础。然而,当时研究的目的既是出于文献与实物史料的整理、鉴定、编年等治史的需要,更是为了满足表达民族国家理念及其建筑象征的政治诉求,以致成了数十年来建筑界有关传统与现代风格之争的思想根源。由此,对历史空间深层价值及其新旧存续关系的认知水平,在很长时期内反而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
从整体上看,以当代的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理论、研究范式及保护方法,对各类历史空间进行更具现实及未来意义的学术探索和工程实验,在中国还只是刚刚起步,正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在互动交流中向前迈进。不言而喻,这一领域迫切需要一个共享的跨学科交流平台,于是,在国内外相关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下,经过八载筹备,中国该领域第一本大型综合性双语专业期刊《建筑遗产》的创刊号终于正式问世,可说是应运而生,意义非凡。本刊将以瞻前顾后的辩证史观和全球在地的视野视点,全面展现学科前沿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提升该领域的整体专业水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推进中国城乡可持续发展与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建筑遗产》2016年第1期目录


《建筑遗产》2016年第2期目录

《建筑遗产》2016年第3期目录

杂志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协办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顾问单位:故宫博物院
                    中国建筑学会
                    ICOMOS中国协会
                    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
主编:常青
出版频率:季刊
主要内容: 《建筑遗产》是历史建成物及其环境(historic built artifact and environment)研究、保护与再生学科领域的第一本大型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刊物兼具学术探索性、工程示范性和艺术鉴赏性,旨在构建跨学科、跨文化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为提升我国城乡建设该期刊常设有“研究聚焦”、“理论与历史”、“遗产图说”、“案例解析”等栏目,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读者为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土木工程,以及历史学、文学、艺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设计者与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建设部门及相关企业界人士,以及各界文化遗产爱好者。

《建筑遗产》杂志于2016年创刊,由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范佳翎推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图书馆现已订购,读者可至学院图书馆阅览。

2017年新刊征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遗产改造再利用
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八大模式(一)
老家的宅基地不要再荒废了,这样改造后比城里的别墅还要美
历史建筑,在保护中延续文脉
木水格论(二十三) ▎建筑遗产的特征信息存在
乡村旅游造假触目惊心,我们的乡愁该安放何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