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院刊预读︱王 耀:古代舆图所见达瓦齐南逃路线及伊犁通乌什道
        本期为您推介王耀《古代舆图所见达瓦齐南逃路线及伊犁通乌什道》一文。作者通过分析清代文献尤其是前人极少利用的舆图资料,指出达瓦齐兵败后,经沙喇雅斯-特克斯河上游-特克斯色沁-贡古鲁克岭-贡古鲁水的南逃路线,纠正了部分清代史籍记载和前人研究的讹误,并指出了“纳林道”、“冰岭道”与“伊犁通乌什道”的差异。同时,根据舆图资料和实地调研,指出在乌什以北共有七处达坂,可以连通伊犁与乌什。


古代舆图所见达瓦齐南逃路线及伊犁通乌什道
王 耀




清代由北疆伊犁通往南疆的道路,“伊犁通南捷径有四”。第一条在天山东段的今焉耆附近;第二条由伊犁至阿克苏的道路,因经过冰岭达坂而常被称之为“冰岭道”;第三条即为本文研究的由伊犁至乌什的道路;第四条由伊犁至喀什噶尔的道路,因需渡过纳林河而常称之为“纳林道”。乾隆统一新疆时,准噶尔部达瓦齐在格登山之战后,曾经伊犁至乌什的道路逃往南疆。


目前,因为该道地处清代边陲、人迹罕至,同时边地地名复杂且该道大部现已在境外,所以导致清代史籍记载抵牾。王启明曾撰文讨论伊犁通乌什道,已有较全面的先行成果。然而,因为史籍记载较少,其研究中未涉及舆图资料,所以在道路关键节点复原上有差误。因之借助清代文献尤其是前人极少利用的舆图来还原这条古道。


一、贡古鲁克岭

乾隆二十年(1755)格登山之战后,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自格登山遁逃。班第报告,“达尔党阿等追逐达瓦齐至奎鲁克岭,见达瓦齐已入布鲁特境内”。达瓦齐翻越“奎鲁克岭”后,在喀什噶尔交界处被乌什伯克霍集斯用计擒获,后被通过“木素尔口”解送给清军。


由上述记载可知,达瓦齐自“奎鲁克岭”南逃,被擒获后经“木素尔口”北返。“奎鲁克岭”的记载见之于官修《平定准噶尔方略》一书,该书史料价值极高。此外,祁韵士记载:“乾隆二十年,大军平准噶尔,达瓦齐由格登山窜,踰库鲁克岭,将往喀什噶尔地,乌什伯克霍集斯绐擒以献。库鲁克,疑即贡古鲁克之讹”徐松记载:“六月丙寅,定北将军班公第奏言:‘达尔党阿至库鲁克岭,达瓦齐已入布鲁特境,岭外有通回城及布鲁特路,令侍卫、台吉等晓谕之’”上述三部清代文献中记录达瓦齐经“奎鲁克岭”(或“库鲁克岭”)南逃。


此外,清代文献中亦存在达瓦齐经“冰岭道”南逃的记载。《西域闻见录》记载“因率其子罗卜藏并亲丁百余骑,由穆肃尔达坂,逃至回疆”。光绪《绥定县乡土志》记载:“达瓦齐率二十余人逾冰岭,窜喀什噶尔界”《西域闻见录》为私人撰修并且记载中舛误颇多,其记述与官修的《平定准噶尔方略》、《清高宗实录》记载相比,可信度不大。而清末《绥定县乡土志》书成于县衙胥吏之手,出现错讹在所难免。因此,达瓦齐经“奎鲁克岭”南逃的记载更为可信。


二、贡古鲁克岭以北的路线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乾隆二十年,纳木扎勒齐素嚨携同贝子车布登扎布等追达瓦齐至沙喇雅斯岭,是也。岭在冰岭西,与特克斯河源相近。水达山外,北流经沙喇雅斯卡伦东(卡伦东南至特克斯塞沁卡伦七十里)。又北流,经鄂尔果珠勒山东,山有水来汇。山之西置卡伦(鄂尔果珠勒卡伦东南距沙喇雅斯卡伦六十里),通善塔斯岭也”。这其中首次提到追达瓦齐至“沙喇雅斯岭”及几处清代卡伦。下面结合【图一】论述。


图一   《旧刊新疆舆图》之《俄属沙漫图》(局部)


该图截取自光绪三十二年绘制的舆图,方位为上北下南,东边标注有“绥定县界”、“宁远县界”,属于清朝伊犁地区,南边标注“温宿州界”,舆图详细标注的是“俄属沙漫”的山川河流等地物,清末这一地区已经为沙俄所侵占。在舆图中部标注有“沙喇雅斯”,据上段《西域水道记》记载,清军应曾追达瓦齐至此。在其南标注有“特克斯色沁”,该处地名在特克斯河上源以南,据上段文献中记载,沙喇雅斯卡伦与特克斯色沁卡伦相距70里。在“沙喇雅斯”以北标注有“鄂尔果珠勒”,两者相距60里。【图一】中显示“沙喇雅斯”为枢纽之地,结合清军自东北部的伊犁进军的态势和格登山位于特克斯河下游(沙喇雅斯以东)的位置,达瓦齐面对清军追兵不可能往北或往东逃窜,因此也可以说,达瓦齐不可能往东经过特克斯河下游再往南过“冰岭道”至阿克苏,也就更加佐证了清代文献中达瓦齐经贡古鲁克岭至南疆的可信性。同时考虑到文献中的南逃记载以及“贡古鲁克岭”在“特克斯色沁”西南的地理格局,推测达瓦齐经“沙喇雅斯”后,往南渡过特克斯河上源至特克斯色沁一带。


王启明在复原达瓦齐逃遁线路时标注途经“善塔斯岭”,是混淆了达瓦齐南逃乌什道路与伊犁至喀什噶尔的“纳林道”。“善塔斯岭”位于纳林道上,该条道路由伊犁往西南至“鄂尔果珠勒”往西,如《西域水道记》记载,“山之西置卡伦(按:鄂尔果珠勒卡伦),通善塔斯岭也”。


下图【图二】为光绪年间绘制,方位上南下北,重点表现的是由北疆伊犁至南疆喀什噶尔、阿克苏等处的道路、卡伦等状况。由伊犁惠远城至喀什噶尔的“纳林道”,在“特穆尔图淖尔”分为南、北两道,经过湖泊南岸的道路标注翔实,“纳林道”的重要节点——“善塔斯达巴罕”、“巴尔浑达巴罕”,均标注在湖泊南岸。由此幅地图更加确信“善塔斯岭”在“纳林道”而非在伊犁通乌什道上。


图二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光绪年间《进呈伊犁由那林河草地至喀什噶尔图说》(局部)


结合【图一】【图二】和文献记载,可以粗略知道,达瓦齐在兵败后,应该逃至沙喇雅斯岭,往南渡过特克斯河上游后,经特克斯色沁再折往西至乌什北边的贡古鲁克岭。经过这一节的分析,更加可以确认,达瓦齐并未经“冰岭道”南逃阿克苏,亦未过“善塔斯岭”后经“纳林道”南逃喀什噶尔。


图三   中国科学院藏咸丰年间《新疆总图》(局部)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新疆总图》,应该绘制于清咸丰五年至咸丰八年间,推测为行军、游历或经商使用。【图三】是截取拼接的《新疆总图》中的伊犁至乌什道的地图,红线表现的是从伊犁往西南过特克斯河上游、再往南越贡古鲁克山后至乌什的道路。地图中注记,“此路由伊犁绕冰山西约二千里,中有七站,经布鲁特,至乌什,较冰山稍平,渡河数四,河皆小石,水浅可涉。其程出鄂尔果珠勒卡伦,千三百里过善塔斯岭,又五百五十里踰巴尔珲岭,又四百五十里至乌兰乌苏河”。该图文字记载部分同样是将两条道路混为一谈。


三、贡古鲁克岭以南的路线

光绪《乌什厅图》【图四】,方位为上北下南,标绘了清末乌什以北各达坂及道路简况。其中标注有“贡古鲁达坂”,可见翻越贡古鲁克岭后,可以沿“贡古鲁水”南下至乌什。图中标注了六处达坂,从东往西依次是“珍旦达坂”、“噶古达坂”、“喀伊车山”、“贡古鲁达坂”、“可可容达坂”、“别叠里达坂”。此外,全图的最西边还有一处“齐恰尔达坂”,本局部图未显示。因此在乌什以北通往伊犁共计有七处达坂。2015年,笔者至乌什县调研,曾进至地图中“珍旦达坂”一带,经询问当地人,被告知在乌什县北确有七处达坂,其中一处至今仍称为“贡古鲁克”。只是因为这些达坂地处边界,在目前出版的地图中往往仅标注别迭里山口、喀依切山口。因此,王启明研究认为“达瓦齐极有可能通过时称‘奎鲁克岭’的别迭里山口,‘在喀什噶尔交界处驻扎’时被霍集斯设计擒获”,并在复原的“达瓦齐逃遁线路示意图”中标注达瓦齐经“别迭里”南逃,这是未弄清自伊犁跨越天山至乌什的各处达坂并将“贡古鲁达坂”与“别迭里达坂”混为一谈。


图四   《旧刊新疆舆图》之《乌什厅图》(局部)


关于贡古鲁克岭及其以南道路状况,在《南疆勘界日记图说》【图五】中注记翔实,与笔者所见相近,沿路深沟险壑、道路曲折、山势峥嵘、草木稀疏。


图五   《南疆勘界日记图说》之贡古鲁克岭

图六    达瓦齐南逃路线示意图


综合分析舆图、文献及山川地理态势等,如【图六】所示,粗略得知达瓦齐自格登山败走后,先西至沙喇雅斯转而往南渡过特克斯河上游,至特克斯色沁一带折往西南至贡古鲁克岭,翻越达坂后,沿贡古鲁水南逃。并且,如清代文献记载“由伊犁通乌什之路甚多”,根据已有舆图及实地调研可知,包括贡古鲁克岭在内共计有七处达坂,可以连通伊犁与乌什。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卷之一百十一 ~~~ 卷之一百二十
伊犁特克斯
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
伊犁特克斯喀拉峻 【绝美图片】
大美新疆之·伊犁特克斯
新疆伊犁 特克斯草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