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小时候爱顶嘴的孩子,长大了什么样?

每天读点有用、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文 | 雨霏

成长树原创,其他公号转载请输入“授权”


跟朋友闲聊,她说儿子在刷牙这件事上经常偷懒,都可以用屡教不改来形容。


前几天她看儿子又不仔细刷牙,就有点生气:“你能不能认真一点,刷牙这个事儿我都教了你8年了!”


儿子马上回一句:“哪有8年啊,我还小的时候你跟我说话,我根本就听不懂的呀。”


朋友一时语塞,皱起眉头竟然不知道怎么说。


孩子见状,又开始哄她:“好了,我不顶嘴就是了。”


朋友说现在儿子越来越皮,有时候说话比大人反应还快,不让孩子顶嘴吧,怕孩子没主见,让孩子顶嘴吧,又担心他没规矩,而且自己跟着天天生气。


多数父母可能都经历过为孩子顶嘴而头疼的时刻,也可能都羡慕过别人家孩子的“听话”、“乖巧”,不过如果孩子“顶嘴”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父母除了忧虑,其实也应该感到欣慰。



会顶嘴,

说明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


一般孩子在2岁左右就会开始顶嘴了,他们也许还不能很准确的表达,但是可能会不断重复“不,我就不”这类的话。


稍微长大一点,他们可能学会用“你才……”来回复成年人,比如跟孩子说“你太闹了”,孩子可能会回一句“你才太闹了”。


而当孩子可以用完整句子的时候,他们会问“为什么”“凭什么”这种问题,甚至开始批评父母的有些决定和做法。


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很难得的进步。


他们之所以可以跟父母争辩,是因为他们的大脑神经元在飞速发展,自我意识已经觉醒了,而且语言能力和参与意识也开始突飞猛进。


他们不再是饿了困了就通过哭泣来表达的小婴儿,他们要通过自己对环境的观察和分析,来主动的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干涉。


在顶嘴的过程中,他们会很快学会如何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会知道应该怎样说话才更有逻辑更有力量,甚至通过与父母的争辩,来习得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技巧。


很多时候,父母眼中的“顶嘴”,并不是孩子真的想与父母作对,他只是在为自己做些解释,在表达自己的态度。


建议爸爸妈妈们可以先听听孩子的话是否有道理,再去想办法说服孩子。哪怕真的争论起来,也是对孩子很好的促进。



会顶嘴的孩子,

常常更自信更勇敢


表妹大三的时候做过一份兼职,是一家超市的前台。


有一次她跟另一个女孩一起值班,期间一位大叔来办理退货。


当天货品比较多,她们手头又比较忙,速度有些慢了。连连道歉后,大叔还是不依不饶,除了不断催促,更是讽刺表妹“连退货都做不好,一辈子也只能在超市打工了”。


表妹生气,就对大叔说“我尊重你的年纪和顾客的身份,也请你尊重我的工作,嘴巴别那么毒”。


之后大叔又说了几句,另一个女孩就什么都不说低着头退货。


但是那个大叔一走,那个女孩子就坐下痛哭。


表妹跟我说,她以为那个女孩是因为听到顾客的话心里难受,安慰了半天。


结果那个女孩说,她哭是因为她从来不敢跟别人“顶嘴”,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再委屈都在心里忍着,她好羡慕表妹这么敢说话。


我们常常提醒孩子们,在家要听父母的,在学校要听老师的,在职场要听前辈的,领导的,服务行业要把客户当上帝。但是我们却很少去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给孩子们表达意见的权利和空间。


从短期上看,孩子不顶嘴确实是省心又省力。但长期习惯压抑自己的想法,去服从别人的人,又真的很难有独立的个性和思想。


大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甚至不一定都是友善的。有些场合下,能保护孩子的,只有孩子自己。从这个角度说,敢于表达自己的,会“顶嘴”的孩子,在自尊心和正当权益受到侵犯时,往往能更勇敢和自信的保护自己。



会顶嘴的孩子,

更善于思考并且有质疑精神


“质疑精神”、“批判思维”如今已经越来越稀有。


孩子们从小就被要求敬畏各种权威。从家庭到社会,从标准答案到参考范文,我们一直在倡导的就是整齐划一。


可就像庄子所说的,“欲立之,则先破之”,我们希望孩子有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都要建立在孩子能够全面的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


一个会顶嘴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敢于为自己辩解的孩子,一个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挑战固有思维状态的孩子。


他们往往都会有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也有独特的见解。


父母、老师可以用“不许顶嘴”这句话来禁止孩子做过多的质疑和思考,但是也容易造成孩子唯唯诺诺,固步自封。


与其这样,倒不如给予孩子一些尊重。


在孩子的看法有道理的情况下,给予孩子鼓励和赞扬,在孩子说错了跑偏了的时候,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哪里没有考虑到。


每一次的争吵和顶嘴,其实都是一次让父母与孩子增进了解的机会。不是只有无条件服从才是爱,一家人能各抒己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更是爱。



当孩子顶嘴时,

你可以试试看这样做


当父母用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孩子顶嘴这件事的时候,家庭中就会多不少讲道理的人情味和彼此逗趣的欢乐。父母可以试着这样做。


耐心听他解释,鼓励孩子把话说完


孩子顶嘴,理由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粗暴的打压和怒吼,其实就等于阻断了孩子宣泄情绪的一个出口。


表面上,孩子可能由于自己身处弱势而对父母表示出了服从,但是从心里,可能一直是不服气的,也开始一点点的疏远父母。


一个在家里也不能表达自己的孩子是很可怜的,也是很可悲的。父母不妨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听听他的想法,鼓励他把话说完。让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重视和尊重,也就更容易跟父母达成共识。


以身作则,一家人都好好说话


有句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这句话在“顶嘴”这件事儿上同样适用。


很多爱顶嘴的孩子,父母的说话方式也往往是“爱抬杠”型的。


当爸爸妈妈经常因为小事儿争吵动怒,甚至说出很多违背自己本意,也很伤害对方的话来时,孩子学会的说话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自然也是同一类型。


穷养富养,都不如用爱养。身教永远重于言传。父母之间可以好好说话,彼此商量,孩子自然也就能学会控制脾气,不急不躁。


减少矛盾,给孩子提供宽松的环境


父母往往比其他人要更了解孩子,在有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给孩子一些照顾往往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孩子顶嘴的行为,也能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比如孩子不喜欢穿父母规定的衣服,那就选出几套来让孩子自己决定。当孩子拒绝洗澡时,可以换一种说法,跟孩子说我们去玩水……都可以让孩子放松下来,减少家里的矛盾。


谨慎妥协,拒绝孩子用顶嘴讨价还价


前不久有一则新闻,16岁男孩因为糖尿病去世了。


本来病情是可以控制住的,但是因为男孩觉得打胰岛素太麻烦,每次父母要求他按时打针,他就会跟父母顶嘴,认为自己不打针没有问题。最后父母拗不过孩子,竟然同意孩子停药。


日常生活中,我们极少会遇到这类情况。但孩子思维不成熟,用顶嘴的方式试探父母底线的行为却极为常见。


虽然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但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必然没有办法事事顺着孩子的心意。


非原则性问题,可以跟孩子好好商量,但原则性问题,父母则需要有一个坚定的态度。让孩子知道,胡闹要承担后果,顶嘴耍赖是没有用的。


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父母批评孩子的帖子,两条评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小时候挨训,你只要说一句话,他就说你顶嘴。你要是一声不吭,他就骂你哑巴。”,“父母永远分不清解释和顶嘴的区别”。


我们不鼓励孩子们无礼的顶嘴,但是我们的目的也从来不是打击孩子,让孩子委屈的度过童年,而是坚定的跟孩子站在一起,帮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走的更稳。


当孩子顶嘴时,不妨把要发作的脾气,换成他所渴求的爱与尊重。


亲爱的宝爸宝妈,我是小树妈妈,很高兴与你相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岁的孩子爱顶嘴
面对原则性问题,就要对孩子狠一点,看了绝对能启发你!
回国游记八:回到嘉兴
原来越爱顶嘴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出息!家长们都看看吧!
教育从来就不是快乐的,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了
“妈妈我想着自己做!”父母的“底线教育”,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