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筑史学家龙庆忠:我国建筑防灾学先驱

更多精彩


 ▲关于龙庆忠的书

  在中国现代的第一代古建筑学家中,有梁思成、刘敦桢,也有江西人龙庆忠,他是1981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建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生导师之一,也是中国建筑和城市防灾学的创建者,与梁思成共享“北梁南龙”美誉。

  龙庆忠一生从事建筑学研究和建筑学教育,不仅实践经验丰富,建筑学理论也很丰厚,著述的建筑学论文达数百篇,与同期的其他建筑学家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建立与发展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在留日教授帮助下

  考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



  龙庆忠,原名龙昺吟,字非了,又名文行,1903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县才丰乡袍陂老居村。他家八代务农,父亲决心让他读书,期望有朝一日,能扬眉吐气。

  龙庆忠5岁开始读私塾,8岁考入秀水高等小学。报考禾川中学时,因为还未毕业,就借用同村龙庆忠的文凭报考,从此改名龙庆忠。读中学时,他自知家贫,一心发奋苦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第一,获得免费就学的奖励。高中毕业后,龙庆忠在烟阁乡当了一年小学教师,目睹腐朽没落、积贫积弱国势的他,萌生科学救国的念头。

  1925年初,龙庆忠在留学日本的张清鉴教授的帮助下,考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攻读建筑学。在日本7年的时间中,他加入了马列主义小组,一边积极参加救国活动,一边刻苦攻读建筑专业。1931年,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心愿回到祖国。


  回国后涉足建筑防灾领域

  为我国建筑防灾学先驱



  近年来,城市内涝已成为国内不少城市的一大通病,也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建设、管理的反思。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龙庆忠便是中国建筑和城市防灾学的创建者。

  据史料记载,回国后的整整10年间,龙庆忠先后在铁路工务局,广东省建设厅、省政府技术室及工厂等单位,从事土木建筑、水利工程的设计、审核、施工和管理工作。同时,做古建筑和居民住宅的修理、防灾等一些政策性问题的调查研究。

  《开封之铁塔》、《穴居杂考》等是龙庆忠上世纪30年代撰写的专著,像里面提到的“慨夫建筑之为物也,成形于宇宙之间,干风雨,冒寒暑,受横力直力之震荡,遭理化灾异之变迁,一不适应,鲜有历劫久存者。其能得造物之宠而永垂不殒者,比结构合宜与施工切实也”就是对建筑防灾的研究结论。

  新中国成立后,龙庆忠曾任华南工学院教授,继续进行防风、防震、防洪、防火的调查研究,并于1986年主持建立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建筑防灾研究室。在对中国古建筑理论中“寓救于防,寓防于建”等观点作了深入研究后,他结合历代建筑的构造和城市规划特点,提出了建筑防洪、抗震、防火、防风的“四防”概念,与他建筑教育理论中的“三法”(城市、建筑、园林规划设计法)、“三保”(建筑保护、保修、保管)互相辉映,并且提出“四防”实为后两者之思想和技术保证。



   为我国现代第一代

  古建筑学家建筑设计师



  龙庆忠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第一代古建筑学家、建筑设计师和建筑教育家,在同辈齐名的建筑学者中,梁思成的研究集中于对中国官式建筑的大木构架、法式方面;刘敦桢是“中国建筑界唯一读遍古代文献中有关建筑技术的学者”;而龙庆忠,虽在一手资料和对建筑专业文献的占有程度不及刘、梁二位先生,但却有自己独特的切入点,如建筑和城市防灾方面。

  龙庆忠一生从事建筑学研究和建筑学教育,抗战时期,他曾转入重庆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执教,讲授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物理等课程,并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1946年赴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工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并从事古建筑的保护和保修,在古建筑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享有“北梁(北方梁思成)南龙(南方龙庆忠)”之美誉。

  


    撰写建筑学论文数百篇

  培养大批高级技术人才



  在龙庆忠的一生中,他无怨无悔、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中国的建筑之道,虽然经历国家命运的转折,然而这并未动摇他对中国历史建筑研究的决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据史料记载,在中国历次的政治运动中,龙庆忠屡遭冲击和迫害,“文化大革命”中几乎丧命,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对党、对祖国的坚定信念,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情况下,他从不中断对学问的研究。

  “文化大革命”后,党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龙庆忠得到政治上的信任和思想上的大解放,198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的夙愿。从此年迈的他焕发了青春,精神大振,干劲十足,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全心倾注于科学研究事业,任博士生导师,还兼任中国历史与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顾问,中国科学院科技史学会名誉理事等职。他一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人才,为后代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生中,龙庆忠撰写的建筑学论文数百篇,撰写的专著有《建筑图解力学》、《建筑论》、《城市学》、《园林学》、《营舍法》、《中国古建筑防灾措施》、《中国古代建筑结构设计论》、《开封之铁塔》、《论中国古建筑之系统及营建工程》等。像刘敦桢、梁思成等近代中国建筑学的重要奠基者一样,他也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建立与发展打下了牢固的根基。据了解,岭南建筑学派在地域上指的是以广州为中心的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及桂林、南宁、汕头、深圳、珠海、湛江和海口等地的近代建筑主流,在时间上指的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建筑新风格的发展与成熟。

来源:江西晨报 作者:熊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市如何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他从历史经验中寻找答案
日本学者说中国人不懂建筑,只有他们才懂得建筑学研究方法
作为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水平有多高?网友:仅手绘一项,令人惊叹
【解读】传统建筑中的官式建筑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