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于丹:读书是件走心的事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陶渊明在这首《读山海经》中描绘了他心目中理想的书房与读书状态。五柳先生笔下呈现出的是中国古代文人所特有的通达与自在。



书房,这两个字对每个中国人想必都不会陌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当下人们的居住成本越来越高,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尤甚。由于居住空间紧张、租房一族多等原因,传统意义上的一间独立“书房”变得很难在普通人的家中实现。而另一方面,一些豪富之家追求奢靡富丽,把书房打造得如同一座宫殿,满壁的烫金书脊,一室的紫檀楠木,却鲜有静下心读一本书的时间和兴致。

 

我们不禁想问:过去“书房“所承载的文化生活与情感寄托又该何去何从呢? 真的是“欲有书房,先要买房”吗?书房一定要装修得极富格调、器物讲究、富丽堂皇吗?

 

本月10号,《读者》有幸采访到了当代知名文化学者、北师大教授于丹。初夏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园草木葱茏、书香气息浓厚,于丹老师在传媒学院的办公室里和我们分享了她记忆中的书房故事,讲述了她心目中所理解的真正的“书房”。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当我看见《读者》曾经发起过一场名为“随手拍书房”线上活动,引发的一个副讨论叫“欲有书房,必先买房”,我就想起了前几年有一种装修的风潮和流行趋势:就是在书房里有一种假壳书。比如我去过很多装修很好的酒店,我看见书房里面摆满了世界经典名著,看见那些烫金的书脊,我兴致勃勃地往外一抽,手里飘轻是一个壳子。也有一些人,家里有豪华的装修,他的书房书都摆得很高,而且你一看就是整齐到近乎不真实。第一排架子全是同一个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著,下一排架子全是线装的古典名著。尽管不是壳子,但是这些书显然不是让人阅读的。

英国某作家书房,坐拥书城的感觉


我心里的真正用来阅读的书房,书上面都有点磨损的痕迹,每一本跟每一本之间大体有关联,但是不是那种整齐到没有烟火气、没有体温的状态。阅读过的书,人与它的关联应该在上面留下一点什么,像墙上的苔藓、像磨圆了的鹅卵石,总归是要有一点点人的痕迹的。买了好房子,就一定有个踏实的、有归属感的书房吗?这两年装修,那种假壳书好像确实是少了,但是过分整齐排列、封面簇新的那些书真的是用来阅读的吗?所以我是想聊聊,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书房。有“”、有“”是不是就有了一间“书房”?


坦率地说,我不希望书房变成一个伪命题:就是装书的房子叫做书房。其实,这个“房”我更希望把它理解为一个人类精神的归属地。这个归属我更希望是落在人的心房里。因为我常常想起唐代诗人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中写的:“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一直到毛泽东在中南海的故居里也是有半床书的,也就是中国人过去的阅读无非就是堆半床书而已。所以说,如果我们把这个书房的“房”理解为一个空间的话,我更希望是一个能够落在心房里的书的归属感


《读者》“随手拍书房”活动人气第一名,

一张小榻分一半给书


书房故事之一·消逝与永恒


关于读书,我常常会想起来我的一个中学同学,是我中学的时候四中文科班的同学,也是我们这个班第一个去世的同学。他是一个狂热爱读书的人,大学毕业之后做了大学教授,是一个世人眼里的成功人士。遗憾的是,这并没有阻挡他因为恶性脑瘤,不到五十岁就去世了。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四中的教学环境还很破旧,学生们到了晚上熄灯之后,唯一能看书的地方是锅炉房。


我们班有四个人是几乎通宵达旦守在锅炉房的,其中就有这个男同学。可是不要以为在锅炉房里就是在做高考的准备,他看大量大杂书,从地理、人物传记到野史笔记,他外语好,还看各种原版小说。他属于那种离了书就好像断了粮食一样的书痴。他还喜欢高声唱歌,嗓子特别好,是我们班最乐观的一个男生。


我记得那是一个深秋,风吼吼的,我们去追悼会上送他,正中间是他的照片,45°角斜侧脸,朗声大笑的照片,一看就觉得音容宛然。大家送他走的时候去火化,他的儿子捧着遗像走在最前面,他的太太跟在后面,捧着要去火化的遗物。遗物是什么呢?是一摞厚厚的书,最上面是他生前的眼镜。这摞书从最底下到最上面依次是他历年最喜欢的书。我们班的男生要帮他太太抱书,他太太不让,说过一会就要都烧了,就再抱一段。这时候,有人开玩笑说:”你也不怕你先生在那边累着,你给他带这么些书啊?”她太太云淡风轻地说:“你们看,这最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都快磨得没字了,这是他四中时候的书,这上面《英汉双解词典》也是他四中时候的书,书皮都没了,再往上是他大学时候的书,爱看的小说,从下往上,从旧到新,一直到最上面的是这个月的《国家地理杂志》。因为在他后来得了脑瘤卧床不起的日子里,最爱看的就是《国家地理杂志》,一直在憧憬着病好了开车去玩,天天在书里过瘾。”最上面那本崭新的散着油墨香的《国家地理杂志》他生前都没拿到手,连同他的眼镜,她太太拿这些送他走。最后,她太太还说了一句话:“有这些,到那边他也就安生了。


梅妻鹤子


安生”这两个字,其实是读书最大的理由。我曾经在好多的读书节、各种活动上被人问到:“给大家讲讲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我真的没法说,读书你就能找好工作,你就能出人头地,读书就是知识就是力量,我都没有这么说。我觉得能“安生”是个挺好的理由。我们这些爱他的人,同学、他的太太、儿子,我们都不能穿越阴阳界去陪伴他,但是这些书可以。某种意义上,我们给他烧了一间书房。他是带着他的书房走的,带着他30年的沧桑,从中学时的工具书一直到没有拿到的最新一期的杂志,这就是一个书房。带着这个书房上路,用他太太的话说,他“安生”了。这也许就是生者对于逝者最大的陪伴,因为人还有书香。我想说这是一间真正的书房


书房故事之二·父亲的水泥阳台


说说我自己的书房记忆吧。因为我是个独生女,我爸爸是个读书人,我出生之后我父母就下放了,也就是我爸妈还没来得及给我生弟弟妹妹,就下放到天各一方了。我是跟着我姥姥长大的,我姥姥是一个旗人,写一笔漂亮的字,规矩很大。我相当于读私塾长大的,从小的记忆中就是满屋子的书。


我和我姥姥的屋子里满墙是书,我爸爸妈妈的屋子里也满墙是书,吃饭的屋里也全是书。我印象最深的是卫生间里有一个竹子的书架也全是书。所以哪里才叫书房呢?我们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房间叫书房,但是每一间屋里都是书。我爸爸在上海读完大学才来的北京,他一辈子都爱坐竹椅,他带来了好多南方的东西。我们家所有竹子、藤的东西后来都残损不堪,因为竹子和藤在北方都会开裂。但是,我永远会记得我爸爸坐在吱吱呀呀的散了藤的旧藤椅上,守着他那个开裂的竹书架读那些书。这就是我记忆中的书房。


竹林七贤 


后来我渐渐长大,我爸爸又被调到了外地工作。记得那是70年代,文革的晚期不崇尚文化的时候。到了暑假,我妈妈就会带我去外地看爸爸,同时也会有我爸爸当年的几个老同学去看他。在我爸爸外地的那个住所里,有一个水泥砌出来的阳台,中间有一个小桌,还放了几个藤椅和板凳。而这几个中年男人,每人穿一件圆领老头衫,架一个瓶子底似的眼镜,表面看起来就是庸庸碌碌的常人。可是他们几个老朋友在一起做什么呢?他们四个人坐在桌边,桌上摆着一把上下两个扇面都空白的扇子,还有笔墨、砚台。其中一个人先作诗,口占一首七律;第二个人把这首七律写在这把扇子其中的一面上;第三个人在扇子的另一面画一副山水画;而最后那个人则静静地坐在一旁制印。制印的人制出的印一面是朱文的,一面是白文的,最后“啪”地分别印到这把扇子的两个扇面上去,他们的合作就完成了。到下一把扇子的时候他们的分工就会轮换一下,刚才制印的人改为吟诗,刚才作诗的人改为写字,刚才画画的人就去制印,而刚才写字的人就提笔画画,如此进行四轮,就有了四把制好的扇子。最后,他们老哥几个离开我爸住所的时候,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扇子。


那时我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经常跟他们熬夜,熬到鼻子流血被我妈给揪走了。但这就是我心里最美的书房,就是那几个穿着老头衫,戴着厚瓶子底眼镜的,彼此都称呼对方的字、称呼兄。所以我一直都觉得他们叫的不是我爸的名字,但那是字。我从小觉得书房是活在气息中的,书房这个东西跟什么样的房间没有多大关联。所以,我认为由书通往心房的那条路就是书房。 

董其昌扇面


左琴右书,耕读传家


如果打一个比方,比起中国那些种种制作繁复的琴,我一直认为中国最好的琴,是当年陶渊明的那张素琴,就是一根琴弦都没有的一根木头。他不解音律,携素琴一张,每每酒醉,跟来访的朋友抱素琴弹奏,谁也听不见他弹了什么。酩酊到极醉的时候,就跟那些朋友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喝多了,大家走吧,大家什么也没听到,但是这些声音被他几百年后的一个朋友听懂了,就是李太白。李白就写了一首:“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天籁的和鸣,松风走过树梢,泉水滑过石头,小鸟或者孩子欢笑,这些都是天籁,他还要琴弦何干?“大音自成曲”,外在一切的东西他都无需借助了。所以李白又给他写了一首很天真的诗: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所以我想如果李太白要是能够相逢陶渊明,他抱的也一定是一张无弦琴。因为琴弦对于这种心意相通、天籁和鸣的人来讲叫做多余。


中国人说:“君子无故,不撤琴书”。左琴右书,琴不是为了演奏的,瑟才是。“琴到无人听时工”,这是给自己的,而书也一样。孔子所谓:“古之学问为己,今之学问为人。”这些是为别人念书,为写文章考据念的书。真为自己心灵读的书,也不一定都要奢华的书房,也就是说:“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陶渊明所描述的是这样一个状态,琴是无弦琴,书也未必是在书房里才读得下去。所以中国人的有形与无形,那种大美不言大概就在于此。


陶渊明调素琴

陶渊明归去来兮回到他的田园之后,写了一首止酒诗,他说“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坐在高高的树的书荫下,在柴门之内走走,吃点园中的蔬菜做下酒菜,最大的欢乐就是儿女承欢膝下,但是不能没有酒,没有酒就会心里不高兴。他这么朴素的诗,我读了会有一种别样的感动。一种有所止境的人生,不会在外在追求过分奢靡的东西,凡事都有个“”。用《大学》里的话来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个人要是知所先后,知道什么样叫做心有所得,读书要有所得,要从知止能安会静开始。有些人的书房收拾的真让人心不静,进去是玲琅满目的字画、炫目的地毯和读书椅,让你忽略了书的存在。其实读书就是个走心的事


什么是书房呢?也许书房是一个家里面最淡的地方。你向世界学习,是用加法;你修炼自己内心,是用减法。读书是为了读个通透的,跟人不较劲,跟世道不较劲,什么事都不上火了,此时此刻,就是无为而无不为,你就通达了,清凉了。所以读书的清凉世界一定是不刻意的


李敖的“清凉世界”

陶渊明读书是什么时候?“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他的书房一定不讲究,因为他和鸟窝比。“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这是耕读传家。他的安顿感有读书的状态。读书,一定是个气定神闲的事情。读书如果是个很焦躁的跪求百度答案,那不叫读书。现在都是急吼吼地跪求答案,那就不用说了。

 

陶渊明看书不考据,“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俯仰之间,你读书读得不高兴,那你读书干嘛?所以“不乐复何如”,这是最高境界,俯仰自得。所以前几天我在中央电视台做读书节目,我的题目就叫做“读些闲杂的书,做个有趣的人”,我真不主张大家读书为了有什么用。


嵇康“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论心不论迹


今天,我们却渐渐失去了耕读传家的传统,我们的阅读现在就是个跪求答案的标准。我去以色列的感触很深,记得曾经看到一个数据,说中国人平均每年的阅读量是4.4本,国人达到这个统计数字,其中还包括了杂志和各种考试用书籍。而以色列人平均每年每人会阅读66本书。这是怎么达到的呢?


我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住了一段时间,我经历了他们的安息日。每周五太阳落山的时候人就要安息,一直到每周六这个时候,不许生明火,不许做饭,一切劳动都要停下来。以至于电梯是每层都停的,那叫一个慢啊,因为你抬手按电梯都被认为是劳动。每个礼拜有这么一天,闲到中国人觉得完全不可思议


这一天干什么呢?当地人说这一天只有三件事可干:第一叫做和神在一起读书,阅读从《妥拉》(Torah)开始,也就是他们的圣经,这一天就是个阅读日,从经典读起,反思自己还差什么,有什么没理解的,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这一天就是全家的阅读日,吃着冷食阅读。第二件事叫做和家人在一起沟通,外头的商场电影院一律不开,全家人可以在外边散步也可以在家喝凉水,但是一定要聊天。所以以色列的离婚率非常低,不到3.5%,咱们现在35%都打不住。第三件事叫做和自己的灵魂在一起,这一整天都是在忏悔,比如我遭遇了什么事情,想的不是我要报复,别人多对不起我,我要拿刀把大夫砍了,想的都是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是不是哪里沟通得不好。一个星期清理一回垃圾,这就是心灵排毒


安息日阅读

所以这一天安息日就是这三件事:和神在一起读书,和家人在一起沟通,和自己的灵魂在一起。每个星期有这么一天,每人一年66本书就是这么上读出来的。因为在这一天阅读变成了比吃饭更重要的事情,不许生火做饭,大家都要读书,这叫全民习惯。谁还会关注书房大不大,装修好不好呢?因为这件事情,用句中国话讲叫:“论心不论迹” ,论迹没法比,书房多大叫好书房呀?书柜必须都是紫檀的?收集的典籍版本都要是藏书楼上的名刻本?显然不是,其实读书人的书房就是个“论心不论迹”的事情


我一直讲的都是故事,从我的同学,他的亲人们给他烧走的那间书房,到我自己的家,连厕所里都有书架,但我们家没有整个的书房,一直到我爸爸和他这些朋友的聚会,他们是在一个水泥阳台上建了一个书房。这一切一切都是我所理解的书房。中国人的无弦琴和这些不需要房间的书的心灵归属,是我觉得最符合中国人左琴右书传统的传承。 




《读者》“新书房”运动

《读者》“新书房”运动

只讲述与书房有关的人和故事

只谈论与书房有关的生活方式

只介绍与书房有关的文房器物

 

《读者》“新书房”运动

希望现代人在为生计忙碌奔波之余

回家时不忘常拾书卷和笔本

透过净雅的文化生活歇顿身体、舒缓精神

保持思想的清醒和内心的宁静



你可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

你可以用一间“书房”,拥有全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无弦琴
有趣的人和事。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陶渊明与无弦琴
《陶渊明与无弦琴》
七绝.读陶渊明弹无弦琴感吟
转:观形不如观心,神用胜过迹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