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自己得了诺贝尔奖,还帮12个学生和下属得了诺贝尔奖

欧内斯特·卢瑟福

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

新西兰物理学家,放射性半衰期概念的提出者,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继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通过金箔实验证明了原子核的存在,提出了卢瑟福原子模型。卢瑟福曾领导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12个学生和同事,都先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改变世界的思维  

改变世界

从改变思维开始

在100多年前,人们普遍认为,原子是构成元素的最小单位,是坚固的、完整的、不可分割的。

但卢瑟福的研究颠覆了人们的看法:原子并非不可拆分,甚至都不是固态的。

他提出,原子核和电子都非常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是靠能量和力来控制的。

卢瑟福的研究开创了原子核物理学,人类也开始逐渐掌握核能的秘密,从原子弹、核电站到核磁共振,都基于人类对原子的认知。

卢瑟福是怎样通过实验发现原子的结构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民小伙砸开原子居然获得了诺贝尔奖!带你了解原子核之父卢瑟福
他把实验室变成诺贝尔奖摇篮:历史上的今天
传奇-10
原子核存在的铁证 博闻网
原子的“太阳系模型”,为什么说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由卢瑟福开启的史诗大剧 ——原子核和原子结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