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透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看炒股:人性使然

本版漫画严勇杰

犯傻 并不是不够聪明,而是人性使然

炒股看似很简单,其实很难,有些人炒了十几年也不知道怎样从股市中赚钱。现实情况也是如此,赚钱的永远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在一次次反思投资失利后,继续犯“错”。其实,这背后的奥妙早已被行为经济学所揭示,这正是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研究的领域。

塞勒的研究是啥

有人对地上的一元毫不理会,却忙着去抢微信里同样价值的红包。这是为什么?在塞勒看来,这些“反常”形为恰恰是正常的,因为人类心理模式存在弱点。

塞勒研究的行为经济学从各种实验和真实金融市场中总结出各种典型表现,如过分自信、羊群效应、损失厌恶等。这些行为表现长期存在,即便可以减少也无法消除,理性不是人类的常态,有限理性才是。塞勒甚至说:相信人类会完全理性行事本身就是疯了。

行为经济学有别于传统经济学,不但有趣,而且实用。股神巴菲特说,别人贪婪时要恐惧,别人恐惧时要贪婪。该话就是抓住了人类容易情绪波动反应过度这一行为特性。

为了读者便于理解,我们先来看几个小测试。

测试1

情景A:你花7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但不小心弄丢了。

情景B:你花7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但不小心弄丢了70元。

在情景A中,你很可能不去看电影了;在情景B中,你很可能去看电影。两种情景下,你的损失是一样的,都是70元。最后决定你行动的是心理账户对你的影响。心理账户的概念是塞勒提出的,指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管理各项不同经济活动的系统。

测试2

在商品和服务价格相同的情况下,你有两种选择:

1.其他同事一年挣6万元,你的年收入为7万元。

2.其他同事年收入9万元,你一年有8万元进账。

大部分人选择了前者。人们对得与失的判断,是来自比较,称之为“参照依赖”。比如你年收入20万元,是该高兴还是失落呢?假如你的目标是年收入10万元,你也许会感到愉快;假如你的目标是年收入100万元,你会不会失落呢?

测试3

给班上一半的学生每人一个咖啡杯,然后让全班学生对咖啡杯进行定价。

按说,拥有咖啡杯的人和没有咖啡杯的人给出的平均定价应该差不多,但结果是前者给出的定价比后者高出一倍。

人们一旦拥有某物,那么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这就是“禀赋效应”,也是由塞勒提出的。大多数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聪明漂亮,也是因为这个道理。

行为经济学研究揭示:

人们通常缺乏自我控制,总是屈服于短期诱惑,让长期计划落空;

人们更在乎财富的变化,而不是财富的绝对水平;

如果能获取收益,我们都是胆小鬼,认为自己运气比别人差。如果要承担损失,我们都是赌徒,认为自己运气比别人都好;

面对极小概率的事件,我们倾向于放大它的影响,这也是很多人买过彩票的原因;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会忽略掉相同的条件,仅关注不同的部分,这会让我们更容易被忽悠。

由此看来,一次次“犯傻”并不是你不够聪明,而是人性使然。成功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通常是“反人性”的。

行为经济学理论可贵之处在于更注重人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承认这种非理性行为的合理性,对股民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只要你用心咀嚼、潜心思考,绝对会有巨大的收获。

案例一

过度自信

采访对象:岳先生股龄10多年

岳先生30多岁,大学期间就接触股市,聊起股经俨然半个专家,尤其对宁波上市公司如数家珍。他笑称:“自己比较了解本地上市公司,是因为工作原因,能经常接触到宁波上市公司。”

“我比较注重基本面选股,因比较熟悉本地公司情况,所以近些年偏爱宁波股。不过,或许是因为过度自信,让近期的一笔投资栽了小跟头。”他告诉记者,8月29日,荣安地产披露半年报,靓丽的业绩加上较低的估值,引起了他的注意。当时钢铁、有色等周期股表现不错,感觉同为周期股的地产板块将会有所表现。因此,当荣安地产8月30日回调之际果断买入,成本价4.5元左右。

他说,经过10多个交易日横盘整理,9月19日,荣安地产终于放量上涨,技术图形配合基本面,感觉行情将启动,所以再次增仓追涨。没想到却是一日行情,9月20日起,荣安地产一路下跌,9月25日开盘不久出现“跳水”行情,考虑到风险控制因素,不得已清仓,最终亏损5%左右。

在记者看来,岳先生的这笔交易尽管亏损,但操作毫无问题,甚至有些谨慎。对此,他说,投资始终要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经历过多轮牛熊转换,尤其是因为买房让自己幸运地逃过了2015年“股灾”,更深感控制投资风险的重要性。

点评

塞勒曾发现了“输者赢者效应”,一个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的价格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纯粹服从随机游走。

塞勒解释,投资者认为对股票价值了解详细,这就是过度自信,而他们实际知道的却并不全面。看到的只是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无法看到冰山的全貌。任何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理解都是片面的,都是断章取义的,永远不可能认识事物的全貌。

塞勒依据“输者赢者效应”提出了预测股票收益的新方法“反转策略”:买进过去3~5年内输者组合,卖出赢者组合,这一策略可以使投资者在未来3~5年内获得超额收益。记者张波

案例二

死捂不放

采访对象:范女士股龄3年

范女士35岁,2015年开的股票账户。当时正值牛市,范女士初入股市,就抓住了这一波行情。一开始,她的心态还算平和,有钱赚就好,单个股票不能亏太多。进入6月初,股市呈现不稳之态。大盘连续走出4个“深V”。范女士的股票账户中,已有2个股票超过了20%的亏损,“亏得多了,心态就慢慢有了变化,20%多的损失,如果割掉,那是一笔确定的损失,心里接受不了。现在想想,那时能割掉就不会有后来的深套了。”

此后,股票涨涨跌跌,范女士一直希望反弹,坚持对两个亏损的股票不做任何处理。

“接连的跌停板,几个股票的亏损额达70%以上,当时内心还是比较痛苦的。”范女士说。

范女士决定继续持有。“套得太深,就是破罐子破摔了。”范女士说,股市跌跌涨涨,相信总有一天会涨回来。

不过,遗憾的是,两年多了,范女士的股票虽陆续有所回升,但仍是深套,一个亏损40%,一个亏损20%多。

点评

多数人处于亏损状态时,会极不甘心,表现在股市上就是喜欢将赔钱的股票继续持有。统计数据证实,投资者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远长于持有获利股票。投资者长期持有的股票多数是不愿意“割肉”而留下的“套牢”股票。

行为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你知道自己将永远失去某样事物,你会倍感痛苦。为消减这种消极情绪,你会做出一些荒谬的事。损失厌恶深深根植于人性深处,是人类最难以克服的行为之一,同时也是对投资者伤害最大的。散户手里的股票一旦被套,往往不愿“割肉”止损,越套越深。你总是寄希望它能涨回来从而避免损失,而不愿面对它继续下跌的可能性。

正确的做法是,你应该考虑的是股票未来会有怎样的表现,根据市场不断做出相应的策略,在一些长期看好的股票上高买低卖做差价。如果有的公司已经失去了投资价值,也要果断转移阵地。

案例三

解套就跑

采访对象:陈冲股龄7年

“一旦被套,立即趴下不动,不解套绝对不走,一解套马上就走。”有着7年股龄的陈冲说,他在股市投资上经常犯这种错误。

2013年1月22日,陈冲买了2万股中国人寿,当时买入价是20.59元(复权价)。可买入后不久,中国人寿股价从20.59元一路下跌到12.88元。8个月亏了15.42万元。2014年年底,中国人寿股价涨到22.60元时,陈冲卖掉了,收益4万元。

不过,中国人寿却在陈冲抛了之后一路上涨,涨到了40多元。陈冲因为长期被套,只想着解套,结果在股价刚启动的时候就抛了。

这两年,股市起起伏伏,陈冲几乎没有赚钱。今年2月,陈冲买进了苏试试验,4月份大盘调整,又套了,截至上周五收盘,还亏17%。

点评

陈冲的炒股案例,塞勒解释为“锚定效应”。比如,当一只股票跌了不少,你总是寄希望它能涨回来从而避免损失,但不愿面对它继续下跌的可能性。相反,当股票涨了不少,你会担心再跌回来,宁愿现在卖掉“落袋为安”,而忽略了它可能继续上涨。

许多投资者是将自己买入的价格作为参照系,后来的价格都要与这个“锚”相比。仔细一想,这种做法并没有多少道理。股票是公司价值的反映,几年前被人看好的公司,现在可能已经衰落,而当时不被看好的公司,现在则可能蕴含着巨大的价值。一方面解套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白白损失了时间;另一方面,解套就跑,反倒错过了将来的大牛股。

不愿面对损失,落袋为安。“损失厌恶”深深根植于人性深处,是人类最难以克服的行为性之一,同时也是对投资者伤害最大的。

行为经济学发现,将买入价格作为“锚”是最常见的一种行为错误,它发生的范围非常广泛。比如一些地区的房地产经历长时间的衰退后重新复苏,当价格超过某一水平时,会发现成交量大幅上升,就是因为人们终于愿意以当年的价格卖掉房子。他们没有看到,这些年里物价大幅上升,现在得到的房款已经远远不如当年的价值。

东南商报 记者 张波 徐文燕 张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享给你一条价值700多万的知识
心里的钱,影响兜里的钱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理查德·塞勒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 | 比较
心理账户:诺奖得主塞勒最透析人性的一项研究
快来领取你的“740万”!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解释了这件事:为什么熊市不愿割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