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乙卷开放性试题简析

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6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分析

1、材料文字分析可以提炼的观点

根据“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可知,梁启超认为,每个人独善其身是私德,每个人都友善相处是公德。联系“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可知,他认为应该重视社会公德的培养,儒学承担了培养公德的重任。

2、选择论证阶段

以以上分析为出发点,根据《中国历史民德升降表》,可知东汉民德最优、儒学最盛;其次为春秋、宋朝和明朝末年,处于第二级;第三级为战国,第四级为西汉末、三国、唐,第五级为南北朝、五代、元朝、清朝中叶,第六级为清朝中叶以后。

按照设问要求,可以选择中国古代史整体或者某一阶段进行阐述,我们就可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阶段进行分析。

3、参考选题

①儒学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了社会公德(可以写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儒学但受到其它流派冲击、东汉光武帝重儒、宋代程朱理学的形成、明末清初活跃的儒学新发展等)

②程朱理学的形成/明末清初儒学新发展促进了社会公德的提升

③统治者的文化政策影响社会公德的发展(秦朝焚书坑儒、元朝前期停止科举取士、清朝文字狱等)

④国家政局影响社会公德的发展(三国、南北朝、唐后期、五代等时期,国家分裂、战乱)

示例

观点: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时期,儒学发展受阻导致民德下降

阐述:

梁启超认为,儒学有着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儒学兴盛,民德则优。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少数民族的内迁,佛教和道教盛行等原因,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极大的挑战,民德随之下降,导致政局动荡、官场腐败、民不聊生的局面,甚至连士人都对政治感觉失望,崇尚清谈;唐朝,由于统治者推行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政策,或重佛或重道,儒学发展仍然举步维艰,民德也难以得到提升,导致唐朝后期政治黑暗、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农民起义不断,为此,韩愈等人不得不倡导儒学复兴运动;五代时期,由于国家再度分裂,政治混乱、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儒学衰退,民德再度下降,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直到宋代,随着新儒学程朱理学的形成,民德才得以提升。

由此可知,在中国古代,儒学通过其道德教化和宣传功能,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素养,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承担着社会伦理秩序构建与维护的重任。

考虑尚有不成熟一面,此解析仅供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材料作文“清理”“公德”写作指导及范文
一日禅丨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梁启超:论公德
“人设”不是保护伞!让失德明星寸步难行
剖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法治建设的消极成分
修养之悟(9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