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举到底是为了什么才产生的?真的是选拔人...
科举到底是为了什么才产生的?真的是选拔人才吗?
其实这只是副作用而已。最终的目的根本就不在这里。
打着为国选材的幌子招摇呐喊,其实只是为了掩盖其真实目的的手段而已。

科举之前的人才选用是察举制的一种,叫做九品中正制。把人才分为九个等别,上上肯定是优质人才,那下下就代表着十分平庸。所以官职的选择和人才等级的评定是有绝对关系的。

问题来了,谁来对人才进行评定呢?是门阀世族。
那么,在评定人才的时候,应该怎么评就很清楚了,本族或者和本族交好的家族,他们的人才评定肯定会很高,那么出身比较低微的人才,即使再优秀也不会得到很高的评级。为什么呢?很简单,官位是有限的。
这就导致了魏晋之后,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但是,事情不是出在底层,而是上层有人对这种现象不满意了。那就是历来与世族门阀相斗争的皇权。

世族将自己选出的人才安排进朝廷任职,那么势必就会对皇权产生越来越大的威胁。
这就好比双方拔河,本来是均势的时候,没想到世族不断地加入新人,于是皇帝一回头,看到了被冷落的寒门子弟,说你来和我一起拔。这就出现了“科举制度”。

像唐朝施行科举,真正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平民,还不足总人数的三成,大部分还是世族子弟。
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循序渐进下,科举的出现最终给兴盛了几百年的门阀制度敲响了丧钟。

想了解更多的文化常识和历史真相,欢迎阅读下面的专栏。

#泛文化写作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举制的由来,科举制的前世今生
强大的隋朝为何光速陨落?
宋代的榜下捉婿
科举制,笼络天下的利器(《踪迹》衣冠篇2)
古代中国产生了多少状元?他们谋政的水平怎样?
门阀世家与党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