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望千古:尧舜禹启的政治秀——禅让美谈背后的残酷真相(终)

以力夺权

治水回来的伯禹,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取代虞舜的实力。在治水中,伯禹制定的分封制度、五长制度和奖罚制度等等,使得天下九州的实力都汇集到了伯禹的手中,九州的人力物力全部都归他调遣,为他马首是瞻。就像是他回来时对虞舜所说的——“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道有功。”

这时候,其实虞舜已经没有了和伯与争锋的实力,“州十二师”,每个州能聚集起十二个师供给伯禹驱使使用,天下九州就有一百零八个师,师在古代是一种军事编制,《周礼》载: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周礼虽然是后人制定,但是也保留了许多夏商以及五帝时代的一些规章制度。以此来算,伯禹只要愿意,就可以调集起二十万大军。虽然以那个时代的人口总数计算,这个水分很大,但是军权尽归于伯禹,还是无可置疑的。

周礼——封面

军权在手,天下我有,深深还记着杀父之仇的伯禹,于是开始向王座发起了进攻。伯禹在朝见虞舜的时候,当面说道:“帝!慎乃在位,安尔止。辅德,天下大应。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用白话说大概就是:你要重用有德行的大臣,这样天下才会顺应你;要端正自己的态度,端正对待上天的意志,上天才会赐福给你。

这话看着像是在进谏,实际上却是在示威和威胁——我的实力已经很强,你必须重用我,把大权交给我;好好思考下,你该如何对待我,如果顺从我的意志,我不介意继续敬着你,让你再享受一段时间福祉,否则,你懂得!

面对伯禹的威胁,年老的虞舜已经难以再压制他,只能是做了妥协——“敬四辅臣。诸众谗蔑臣,君德诚施皆清矣。”——好吧,你既然想要权力,就拿去吧,我顺从你的意思,那些反对的人,我会帮你摆平他们,只是我也不知道我的威望还能不能制服他们。你自己要小心。

而伯禹自然不怕反对,他只是借用虞舜的身份当旗帜而已。他实力在手,又怎么会怕这些人呢?他于是让皋陶宣传自己的功绩名声,让大家学习自己,以此观察这些人的心思,凡是不顺从服从自己意志的人,全都被他出置——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舜德大明。

伯禹清除异己,可是兴起的却是虞舜的德行和名声。看起来是虞舜英明,赏善罚恶很是公正,可是实际上却是成了那些被处置阶层的靶子。虞舜心中也知道,于是很干脆地,趁着自己还有些威望,直接把伯禹推到了王座上来——帝舜荐禹於天,为嗣

虞舜的结局

帝位自此掌握在了伯禹之手,虞舜安心地做起了自己的傀儡。直到十七年后,病死于苍梧——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

此时的虞舜实际上已经是百岁高龄的耄耋老人,这么大的年岁,可能几杯烈酒就会要了命,更何况是跋山涉水数千上万里的南巡呢?我个人以为,他是伯禹胁迫着南巡,是借助他的名声来提高伯禹自己的名望;同时也不排除伯禹为了报杀父之仇故意折腾虞舜,以“天命”来除掉这个心腹之患。

不管是自然死还是谋杀,总之虞舜是死了。这个天下,终于归属了伯禹。

继续的政治秀

尽管早就已经是大权在握,但是伯禹毕竟也已经是在政治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了,他不会急于一时,而是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声望给继续提高。

因为尧舜禹三人之间的继承是以禅让制度完成的,那么,既得利益者的伯禹,就不能不去顾忌。毕竟,这天底下想要坐上那张椅子的人太多了,他不敢保证自己这么大咧地一坐,下面的那些人不会因此而反对他,然后借机掀翻他,自己坐上去。帝掣就是这么一个倒霉蛋,前车之鉴犹在,伯禹绝对不会给自己平白增添风险的。于是“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於阳城。”

商均——剧照

于是,虞舜的儿子商均,就被伯禹拎了出来,给自己造势。商均也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傀儡,给伯禹唱戏用的,老老实实的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对一切不闻不问;而那些诸侯显然也没有真的就把他当回事情,他们很清楚谁才是这个天下真正的主人。于是——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定国夏后

既然这个戏已经做足了,伯禹于是再也不客气——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称帝后的伯禹对待唐尧和虞舜的后人,也还算宽厚,给了他们封地和食邑,让他们供奉这两位帝君。而且还保留他们自定礼仪制度的权力,并以平等之礼对待他们——尧子丹曰,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

当然,这不是伯禹怕了他们,反正这两人都是老朽的快要死了人,自己没有必要对两个半截身子如图的人胡作非为来毁了自己的名声。

五帝都有自己的国号,黄帝号有熊,颛顼号高阳,帝喾号高辛,帝尧号陶唐,帝舜号有虞,伯禹号夏后。但是所不同的是,前面五位的国号都是自己的姓氏,是指代自己的称呼,是帝王和贵族首领的专称,而伯禹却不同,他的国号和姓氏分得很清楚,他的姓氏是姒。伯禹这么做,估计应该只是处于一种自恋心态中的一种处置,他觉得自己功绩比起前面的历代帝君都要强,所以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就像是后世辫子王朝的那个自称为“十全老人”的败家子儿一样。只是前者还没有无耻到自以为自己是十全十美的圣人而已。

夏朝形式图

父死子继

也许是多年治水太过辛苦,所以伯禹并没有像唐尧虞舜那样活到百岁高龄,按照小虎的计算,他在虞舜继位之初被任命治水,到继位十年之后死于巡视途中,有他的较为明确的记载约为五十一年,因为他是在新婚次日就上任,所以按照他二十岁结婚来算,不过才七十一岁,以那时候人们结婚时间比较早来算,甚至还不到七十岁。所以相对于唐尧虞舜,以及黄帝颛顼来说,他算是早死。

大禹在世时,也学着尧舜任命皋陶来做自己的辅政大臣,也就是内定的嗣君。但是显然大禹是有私心的,皋陶是在唐尧时代就进入中枢任职的人物,从虞舜被举荐为嗣君开始,就在和虞舜共事,所以从年龄上来算,皋陶也应该是百岁老人,哪还有几天时日可活?果然没等正式上任,皋陶就病死了。

于是又任命虞舜时代掌管山林水泽的虞官伯益。但是,在虞舜时,任命伯益为官时,虞舜给他配了两个副手,而皋陶则没有,由此可见不论能力还是资历上,皋陶都要比伯益高处许多。

而且,当时大禹的儿子姒启,已经是贤名远播,很是受诸侯百姓爱戴——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身为帝子,又是天下归心,姒启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把位子让给伯益这个外人?何况伯益实在是没有什么明显的政绩,且当政时间也不像尧舜禹等人都是三十年之久,又没有属于自己的势力,根基十分薄弱。明白的人恐怕早就已经直接表态支持姒启了,这样还能够全身而退,留下一个好名声。

大禹之子姒启——剧照

可惜,伯益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仍然去学虞舜大禹,避让帝位于姒启,自己避让于野,坐着天下诸侯去姒启而朝拜自己的美梦。他显然是忘了,当初虞舜和大禹避让帝子,是因为当时帝子的名声和实力确实不如他们自己,所以诸侯才会朝拜他们。而姒启是丹朱那样能够做出“陆地行舟”这样蠢事的纨绔吗?显然不是。

所以,当姒启登上帝位时,伯益的下场也就只剩下凄凉二字了。因为丹朱和商均起码还有自己的封国,就连皋陶的后人都有自己的封地,而他,姒启根本什么都没有给。——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自此以后,这天下之主,就再也不是推荐贤者,而是直接以血缘关系来说话了。因为诸侯已经认定一条:吾君帝禹之子也。简单说就是——吾君帝子!

禅让的终结

自姒启继位而野放伯益,上溯至唐尧时代举荐嗣君开始,禅让制主宰帝位传递足足有百年之久,历经四位帝君:唐尧、虞舜、大禹、夏启;不论胜败,共出现八位嗣君:丹朱(唐尧之子),共工,鲧,虞舜,商均(虞舜之子),皋陶,伯益,姒启(大禹之子)。

始于唐尧,终于夏启。禅让制这个让后世学者们推崇千年之久的具有古典民主意味的权力传承制度,终究还是在权力面前落败。它的失败,其实从一开始就是已经注定失败的。

因为他能否成功与否,看得其实全部是帝王自己的意志,谁能最后当上嗣君,只取决于帝王的权威和被举荐者的实力,它只是权力争夺下的一种畸形、暂时过渡的产物。不管是虞舜,还是大禹,他们实际上都是由上一任君主以权力所定下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和生产力的不断的增长,世系制度的盛行只是早晚的事情。

而且这几位以禅让继位的帝君,实际上都是出身于黄帝轩辕一脉,出身于同族,他们的禅让,不过是在自家家族内,进行权力传承罢了。无论是共工还是伯益,他们其实都不是黄帝之后,所以他们被清除了;鲧具备这个资格,却败给了同样具备资格的虞舜,丹朱商均确实是因为自己的实力不足以自持,所以不得不进行禅让。

在这个禅让中,失败者不是死,就是被驱逐流放,而在那个蛮荒的时代,流放野外,无异于死亡。

所以,这一个被推崇的禅让,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家族内部的权力争斗,一个同一家族为了天长地久的统治而做出的一场政治大秀。在这个秀场里,只有身为黄帝后裔者,才有资格问鼎最后的宝座,而一切外族,都将被严厉的打击,非死即残!

韩非在其书《韩非子-说疑》中说:“古之所谓圣君明王者,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察四王之情,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乱之兵也。然四王自广措也,而天下称大焉;自显名也,而天下称明焉。则威足以临天下,利足以盖世,天下从之。

一个逼字,一个威字,道尽了禅让美谈背后的黑暗与肮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政治谎言: 尧舜禹“禅让”一说 ,古籍中究竟有多少漏洞?
平子:父位子传·子承父业·夏商故事解读
秦祖伯益在禹传位前掌权十年,禹死时却天下不服,启夺位暗藏玄机
中国历史传说:尧舜禹帝(9)
大禹去世之后,禅位于一大臣,夏启最后如何得到王位?
伯益逸传(历史小说) 易律夫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