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目前最古老的帽子,设计居然如此人性化

“别低头,皇冠会掉”,你一定听过这句网络流行语,既然“冠”容易掉,那古人都做过哪些尝试来防止帽子掉下来呢?

两根带子

将头发固定在头顶

秦汉以前没有“帽”这个字,因不同身份、不同材质以及不同场合,古代帽子有多种名称,像冠、冕、牟、帽、巾等。

考古发现,早至商代,男子头上就已经出现了冠。在安阳殷墓出土的玉立人像与安阳四盘磨村出土的商代石造像头上就都戴着帽子。

与今天的帽子不同,古代的冠通常仅覆盖一部分头顶,佩戴冠更多的是礼仪上的要求。因为覆盖面积小,为了防止帽子掉下,古人做出了诸多精巧设计。

《孝经》中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持这种观念,古代男子皆蓄发。但头发长了,行动不便,便需要束发,冠便由此产生。最初的冠实用、朴素,但随着社会发展,冠的造型越来越多,设计也越来越精巧。

蓄发:即留发,严有禧 《漱华随笔·先邵武》中有言:“一日过姻家,见侍女年且及笄,而尚未蓄发。”

束发:即将头发挽束盘于头顶成发髻样式,这也是中国古代汉族男子的主体发式。明代罗颀《物原·衣原》中记载到“燧人始以绳束发为髻”。

在明代人朱天然所撰的《历代古人像赞》中,颛顼、帝喾和大禹就戴着设计精巧的束发冠。束发冠可以套在头顶的发髻上,用一根簪子从冠侧面的孔中穿过去,冠两侧有带子,能在下巴下面打个结系住,这样不但能将头发束在头顶,而且显得庄重。

冠的造型极多,除束发冠外,古代还有很多流行的冠,如御史的“獬豸冠”,武将的“鹖冠”和大臣的“梁冠”等。梁冠,是一种统称,即有直梁的礼冠,原为古代帝王大臣所用的冠帽,有一梁至八梁之属,始于秦汉,后历代沿用。

一个开口

能调节帽子的大小

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帽子,是距今约1300年的三梁进德冠,它出土于唐代李勣墓。而进德冠,则是唐时皇帝赏赐宠臣之冠。

刘肃在《大唐新语·厘革》中提到:“至贞观八年,太宗初服翼善冠,赐贵官进德冠。”《旧唐书》中也有关于进德冠的记载:“进德冠有三梁、两梁、一梁之分。按唐制,三品以上官员佩戴三梁进德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帅哥的发型“锥髻”,长发飘飘是假的
古代发型总汇,感觉不比现在差
古代男人和女人“头顶上的功夫”到底有多厉害?
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
唐李勣墓三梁进德冠,文物考古,文化艺术,
束发形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