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说贞观之治(一):君臣辩论是常态,头脑风暴很重要

回望中国历史,“贞观之治”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而当我们在感慨唐太宗和他的群臣所创下的文治武功的同时,自然会抛出这样的疑问:“贞观之治”的活力之源是什么?从烽火中走出来的政权到威服四海的帝国,它又经历了怎样的路线图?在《贞观政要》和《资治通鉴》、两唐书中爬梳,我们发现,答案就在这些笼罩着历史烟尘的文字中。

贞观二年(628)正月,唐太宗曾和魏征进行过一次特别的对话。太宗问魏征:“明君和暗君,他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他看来,英明之君一定是一位善于倾听的君主,而昏暗之君最后身死国灭,一定是因为偏听偏信专宠奸佞的结果。唐太宗点头称善。这段对话,拉开的其实是一段“贞观君臣论政”的序幕,面对刚刚接手的王座,唐太宗李世民没有志得意满,反而更加如履薄冰,正因如此,在此后数年间,他在许多重大问题的决策上,都和他的臣僚们广泛讨论,深入研究,而这些臣僚们全都深谙儒家的经典治术,他们会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地为唐太宗搬出历史的教训。当然,他们也不是一味泥古之辈,在热烈的讨论中,他们更会以建设性的意见,促成国家战略的落实与执行。

由此,我们便记住了这些在大唐初年参与思想大讨论的一干臣子,他们是: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温彦伯、刘洎、马周、戴胄、岑文本、孔颖达……这些臣子活跃于贞观朝的各个阶段,而从这份名单中,我们可以发现,贞观之治,本身就是思想之治,正是在反复地长期地君臣磋商中,贞观这个代表着盛世的年号,才得以稳健地前行。

还是让我们看看贞观君臣们都讨论了些什么话题吧。

“大乱之后,其难治乎”,当唐太宗将这个话题率先从雄伟的太极殿抛出的时候,他的心里,其实没有任何答案。贞观初年的大唐社会,尽管经历了高祖李渊的整饬,但民生凋蔽、土地荒芜的景象,仍然是一道不能回避的伤口,经历长年战乱,人口已经大大减少,全国户口只剩下三四百万户,遍地饿殍、卖儿鬻女的惨境,在消弭着百姓对这个新兴王朝的信心;而一些皇亲贵胄,也自恃掌控着一些兵权,开始公然和朝廷叫板,如据守幽州的庐江王李瑗、泾州总管罗艺,都曾经发动过兵变,企图推翻唐太宗的统治,虽然此二人最终兵败被杀,但唐太宗心头的危机感却并未消除,在唐太宗看来,大乱之后,急于求治,决非一件易事。

如同一枚石子投入水中,这个话题一经提出,很快就在群臣中激烈地辩论开来。魏征的态度无疑是坚决的,他认为,大乱之后其实是容易治理的,大凡人在垂危的时候,就怕死亡,怕死亡就想求治,求治就容易治理,这如同饥者思食物,渴者思饮水,其道理是一样的。太宗马上追问:“有作为的人治理国家,要使天下完全大治也要上百年时间,而如今正处于大乱之后,能很快达到天下大治吗?”魏征答道:“这是指一般人而非圣明君主说的,圣明君言治理国家,上下一心,四方同合,就像发声回音那样快,并非什么难事,相信三年之内就能见到成效!”

魏征话音刚落,朝堂之上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便迎面劈来,封德彝,这个隋廷降臣马上提出反对意见:“夏商周三代以后,人心一天比一天轻薄奸诈,秦朝用苛法,汉朝又加以霸道,都是想把天下治理好,可是都没有做到,这都是人心不古的缘故,如果听信魏征的话,国家迟早要败乱!”在他看来,只有施行严刑峻法,才能加强统治的力度,话音一出,附和者众。

魏征不急不恼,继续慷慨陈辞:“三皇和五帝不必交换而进行治理,行三皇的治道就能实现三皇的治理,行五帝的治道就能实现五帝的治理,只是在于当时的教化罢了。黄帝和蚩尤打仗七十余次,天下可谓混乱至极,但黄帝取胜后,天下并未因此影响治理;夏桀残酷统治,商汤将其赶跑,而在商汤统治时代,社会即达到了安定状态;殷纣荒淫无道,周武王起兵灭之,周朝很快就得到了治理。如果说人心不古,变得越来越轻薄奸诈,那么到今天就该变成鬼了,还怎么进行教化呢?所以,百姓是可以教化的,关键在于执政者,只有无能之吏,决无不可化之人。”

这是一场载入《贞观政要》的著名辩论,最终,明智的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建议,他克服了畏难情绪,开始着手设计真正属于自己的帝国弈局。一千三百多年过去,这位贞观天子绝对不会想到,正是他在这场辩论中的立场和态度,直接决定了贞观之治的历史走向。就在此后,他又采纳了魏征提出的“偃武修文”的主张,即少用武力,实行文治,以“王道”而不是以“霸道”为立国方针,对百姓实行“仁政”,将“抚民以静”作为一条重要的治国方略,运用在各项政策的制定施行之中。事实证明,这样的治国理念是极为重要的,若干年后,唐太宗曾深有感触地以群臣说:“贞观初年,群臣都说大乱之后难以大治,只有魏征不同意,劝我行帝道,王道,我听其言,仅短短几年,就取得了国家安宁突厥归附的成功,这都是得力于魏征啊!”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李世民《咏风》

作为贞观朝存诗最多的诗人,唐太宗的诗歌中托物言志之作比比皆是,这首《咏风》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穿行于诗歌的前六句,我们看到的是唐太宗对风的绮丽玄想,从山林、山谷写到云霞和水中的波纹,极尽风的形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最后二句“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将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揉杂进来,其志已跃然纸上,这位马上天子凭轩临风,面对着刚刚平定的天下,他希望,自己的王朝也应像当年刘邦创汉一样,威加海内,天下清宁。

正因如此,在贞观君臣论政的过程中,“创业与守业”,也成为一个核心问题,引发了朝臣们的深入思辩。房玄龄认为:“天下大乱之时,群雄纷纷起兵,攻城略地,战争激烈,创业之难,显而易见。”而魏征却认为:“君主打天下,是在混乱中消灭敌对势力,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各地纷纷归附,因而,草创大业,并不为难。然而,得到天下之后,容易骄傲自满,享乐腐化。百姓希望安静,但徭役征调不止,社会已经残破,但奢侈浪费不减,国家衰弱的弊端往往从这里开始。如此说来,安天下、维持统治是困难的。”

这场对话,发生在贞观十二年(638),当时,唐太宗听罢两位臣子的对话,已经对“创业”与“守业”有了一定认识,他说:“房玄龄随我打天下,备尝艰苦,所以体会到创业之难;魏征同我守天下,常恐因一时疏忽造成祸乱,所以体会到守业之难。而今,创业时的艰难已成过去,守业的艰难正摆在我们面前,愿我君臣慎重对待。”到了贞观十五年(641),也就是事隔三年之后,唐太宗在“守业”与“创业”的天平上,和大臣们探讨得更加深入。他问大臣们:“守天下难易?”魏征抢答道:“甚难!”唐太宗遂道:“任用贤才,接受忠谏,即不为难,你怎么还认为难呢?”魏征说:“臣观自古帝王,在忧危之时往往能够任贤纳谏,但等到安乐之后,便有些懈怠了,这样时间既久,便会导致危亡。古之圣人之所以居安思危,正是这个道理。”太宗听罢,深以为然。

沿着《贞观政要》行走,我们可以发现,唐太宗与大臣们的关于“创业难,守业更难”的认识是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尤其是在贞观一朝的前半期,这种居安思危、慎终如始的执政理念,更是划出了一道不断上升的轨迹。在这条轨迹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代盛世君主的朝乾夕惕,是一批股肱之臣的锐意进取,而贞观君臣们不会想到,他们明确提出的“创业难,守业更难”的这条治国理政思想,会被后世历代王朝奉为圭臬,明朝时,皇帝甚至派专人每天在宫中大呼此语,以警君臣,足见影响之深远。

当然,贞观君臣的讨论还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安边问题,择官问题、节俭问题、礼乐问题、务农问题、崇儒问题、刑法问题等等,当思想的碰撞与交锋成为“贞观之治”最醒目的标识,我们就会发现,“贞观之治”的出现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一个进取的王朝所呈现的必然。随着思想的碰撞与交锋成为常态,每一项最终达成的思想共识势必夯实这个新兴王朝的发展基石,而在这个基石上矗立起的,注定是一座光耀史林的治世丰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礼学胡学儒释道互动互补 探秘唐朝的多元文化
(两材料)《谏太宗十思疏》、《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阅读训练
不计小过
历史真貌——唐朝(二)
张晓政:唐太宗钓鱼执法
唐太宗晚年文化水平到底有多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