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雅香事 | 日常生活美学中的宋朝香文化

我们中国人对香气的追求由来已久,上古的时候人们燃烧香草和香木来祭奠神明,到了宋朝,香是与挂画、插花、点茶并列的风雅生活中的“四般闲事”之一,是宋人吟诗作画、读书休憩时的陪伴,也深刻地影响着文人的交往。

文人们不仅在雅集时“焚香以娱客”,互相之间也常以香相赠,题诗互答,所以,香也是宋朝人交往的重要媒介之一。那么宋朝人有怎样独特的香文化呢?让我们来领略一番。

宋 马远 《竹涧焚香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的主流用香——合香

不同于现代很多人喜欢直接焚烤沉香、檀香片等,宋朝人喜欢复合型的香料制品,他们喜欢将各种香料根据香方调配起来做成香丸、香饼使用。

宋朝皇宫中还有御用香坊,专门为皇帝及后宫调制研发各种合香,无论是皇帝还是后妃,乃至文人士大夫都以能研制出独一无二的合香为乐事,如果谁能够研制出前所未有的新香型,且味道还广受好评,那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情。

这股爱香的潮流还带动了许多文人雅士参与编撰专业玩向的书籍——香谱,其中比较有名有洪刍的《洪氏香谱》、陈敬的《陈氏香谱》、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志香》,李助等编修的《太平御览》中列有专门的三卷“香部“来记述香药及相关典故。

根据香谱中记载,宋朝合香的流行方法是将选定的多种香料捣成粉末状,用蜂蜜、玫瑰水等调和,最后放入容器中密封起来,再埋入地下,等过一段时间再将半成品取出,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做成小丸或小饼等。

《陈氏香谱》就记载了一则趣事,说的是有一次黄庭坚与好友正在欣赏一幅画有梅花的画,这幅梅花画的非常动人,以至于黄庭坚感慨自己仿佛已经身在梅林之中,唯一感到出戏的就是闻不到梅花香。

结果他的朋友当即从袖袋里掏出一粒小香丸置于香炉内焚烧,竟然正好是梅花香型的合香,特别应景,黄庭坚于是特意为这种合香改了个名字,叫“返魂梅”,这款香于是比从前更加流行了。

所以,在宋朝如果你掌握了一款别人不了解的优秀合香配方,那么恭喜,它可以助你在宋朝社交圈迅速打开社交渠道,成为朋友圈里最受欢迎的那个人。

宋徽宗 《文会图》文人雅集的桌上总不少了香炉

花露——宋朝版香水

提起香水,总感觉这是现代才有的发明,但其实宋朝时就已经有香水了,宋人称之为“花露”,宋人的香水主要依赖进口,最受欢迎的是来自阿拉伯的玫瑰花露,宋人称之为“蔷薇露”或者“蔷薇水”。

宋人赵汝适《诸蕃志》就提到了蔷薇水:

蔷薇水,大食国花露也。五代时,番使蒲诃散以十五瓶效贡,厥后罕有至者。今多采花浸水,蒸取其液以代焉。其水多伪杂,以琉璃瓶试之,翻摇数四,其泡周上下者为真。其花与中国蔷薇不同。

可见玫瑰露在五代时就已经传入到中国了,到了宋朝之后更加流行开来,除了玫瑰花露,宋朝还引进了蒸馏技术,自己制造花露,但因为当时本土还没有引进种植玫瑰花,所以只能用茉莉和素馨花代替,再加上技术有限,香味毕竟比不上玫瑰露。

那么宋朝人如何使用花露呢?并不像我们今天的人一样,将香水喷洒在衣服或擦在耳后,除了将花露拿去调制合香之外,还流行的一种时髦的方法,是在香炉中蒸熏“花露”,宋人高观国《霜天晓角》中说“炉烟浥浥,花露蒸沉液”,虞俦《广东漕王侨卿寄蔷薇露因用韵》诗写道:

薰炉斗帐自温温,露挹蔷薇岭外村。气韵更如沉水润,风流不带海岚昏。

说的都是将花露放入香炉中用炭灰熏烤,有点类似今天我们用香薰炉来加热精油的方式,原来宋朝人就已经如此赶时髦了!

宋 佚名 《槐荫消夏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床榻边也少不了香炉

可以喝的香水

对于宋朝人来说,香水不仅是用来闻的,还可以用来喝!宋人将砂糖与龙脑碾碎后用热水冲泡,名为“无尘汤”,还有《武林旧事》里提到的临安城流行饮料“沉香熟水”,是将一个茶瓶倒扣在燃着的沉香周围,一直到沉香燃尽后再将茶瓶转过来,立刻注入开水再盖上盖子,使得瓶内的沉香分子融入到水中,就成了大宋朝独特的沉香水饮料,其他檀香等香料也可以这么做。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说“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说的是她生病了,便不喝茶只喝熟水,养生达人是也。

宋人《事林广记》里面收录了很多类似的熟水方子,但如果你觉得麻烦也没事,不用你动手,上街去买一杯就是了,香水饮料就跟我们今天的奶茶一样流行,可见宋人有多爱香,不仅要闻,还要喝进肚子里。

陈洪绶 《赏梅图》赏花的时候 也要摆着香炉燃个香

走,去酒楼闻个香!

既然喝的香水这么方便,那么闻的香呢?如果你就是不想自己动手,或者出门走着走着突然想念那一口香气了怎么办?没事,《武林旧事》中记载,南宋临安的各大酒楼中,有一种称为“香婆”的女子,她们不卖吃的不卖喝的,专门“卖香气”!香气怎么卖?

其实是她们会提供一项周到快捷的“焚香服务”,所以如果你来到南宋,到了酒楼里,想闻个香,只要招呼一声,就有香婆为你奉上准备好的香炉,炉里的香灰、香炭、香饼或香丸等早已准备妥当,只见她熟练地点燃香丸,顿时芳香四溢,为酒桌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情趣。

等你在袅袅烟雾之中享受完毕之后,剩下的也不用你操心,香婆自会来收拾妥当,这样便捷周到的服务,就是让自诩为现代人的我们也望尘莫及呀!

《十八学士图》花下雅集 还是少不了香炉 大家围坐一起闻香

香料从哪里来?

那么宋朝的香料从何处而来呢?上古时期的人们焚烧的多是芳香类植物的植株,直到汉武帝时随着丝绸之路的打通,很多香料从西域随着丝绸之路才进入中原,那么宋朝的香料是怎么进口的呢?

在宋朝,香料大多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口而来的,因为运送大量香料,甚至被称作“香料之路”,而且宋朝官府还将香料贸易纳入到朝廷的经济体系之中,是税收的重要来源。

宋朝宫廷中设有专门的香药库,掌管“外国贡献及市船香药之事”,而广州市船司有专门用来运输香料的“香舶”。

泉州港每年香料进口量在10万公斤以上,正是海外贸易兴盛而带来的大量香料进口,使得香料渐渐走入了寻常人家,与宋朝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起来,促进了宋朝香文化的兴盛。

结语

对于宋朝人来说,香是生活的乐趣所在,是精神的陪伴,也是好友间往来的媒介。宋朝人焚香品香,并不追求豪华奢侈,也不是附庸风雅,香文化已经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如同喝茶一般的寻常,也只有这样,既寻常又热爱,才称得上是生活的美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美女用什么香水
除了琴棋书画外,宋代达官贵人以会玩什么可引领风潮?
芳息不歇的阿拉伯熏香 | 香道
石墨文档
没有这件发明,就没有沉香香水!
春天采花作露,制香或拌饭。| 香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