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老探真之一——帝国政治红线系列

公元前54年的一天,汉朝皇帝刘询正与大臣宴饮,君臣酒酣耳热之时,太子刘奭见父亲高兴、气氛不错,走到皇帝面前,谈起杨恽、盖宽饶讥讽朝廷被诛一事,劝诫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皇帝放下酒杯,非常严肃地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这段记载见于《汉书·元帝纪》

(《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的演讲》(Emperor Trajan's Speech),意大利画家Alessandro Pigna (1862-1919)所作,收藏地点未知)

刘询坦率地指出了帝国政治的核心秘密,从高祖平定天下到文景之治,至武帝开疆拓土、至宣庙本朝,一直是“霸王道杂之”,而非祖父武帝推行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一代雄主,宣帝酒后言称从高祖建政就一直“霸王道杂之”,实在令人费解,汉朝开国之时,白登之围,汉高祖几以身免;匈奴遗国书猥亵太后,吕后以侍妾自污;文景与民休息,兵事不彰,哪里来的“霸道”?实际上,宣帝所称的 “霸道”,指的是汉承秦制,自秦国法家执政传承而来的政治理念和统治技术。

那么,汉初“善用黄老”“以黄老治国”,也是“霸道”的一部分么?

一般人看来,“黄老之术”是“无为”、休养生息,后世对“黄老”,也多从修身养性、延年益寿、求仙得道的角度理解,这都不错。这么看,“黄老之术”这么消极,何以谈“霸道”?

实际上,产生这种偏差,不在读者,而在于自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作为“黄老”经典的《道德经》文本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方面,从原有面貌变为劝人向善、与世无争、消极迂腐的鸡汤文本,沦为炼丹飞升、算命打卦、装神弄鬼的江湖技艺,彻底丧失了与儒家意识形态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这也保护了它,使其从明处走向暗处,通过幽暗晦涩的文本,作为口授心传的“屠龙之术”,成为帝国政治的暗线,回归了它“帝王心术”的本来定位,也符合政治斗争隐秘无定的规律。

“黄老”更多指的是“老”,是老子的学说和理论,“黄”(黄帝)的部分多为后人假托,由老子学说衍生而来,类似高考真题和“黄岗状元模拟卷”的差异,价值不大。

“黄老”是法家学说的源头,从老子到韩非、商鞅、李斯,是同一理论走向激进极端、“核武扩散”的过程,在秦朝以法家立国导致政治失败的情况下,汉朝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去极端化,抛弃法家学说,重新采用“黄老”治国,并用儒家装点门面,是以“外儒内法”;二是严防“核武扩散”,对《道德经》的公开文本进行删改,让它变成费拉不堪的鸡汤,真正的“黄老之术”只被皇帝一人掌握,而用儒家的“仁政”示人,是以“霸王道杂之”。

所以,长于民间、只身入宫,历经霍光专权等严酷政治斗争考验的宣帝,对把自己绕进去出不来的元帝,痛心疾首,感叹“乱我家者,太子也”。而史家也认为,西汉实亡于元帝。强汉从内部被巨儒王莽所篡,对舍本逐末的元帝来说,实属求仁得仁。毛泽东同志曾评价道,“汉自元帝始即每况愈下,汉元帝好儒学,掘斥名、法,抛弃了他父亲的一套统治方法,优柔寡断,是非不分”,非常中肯。

 ( 《窗帘后的罗马皇帝克劳狄》,英国画家Lawrence Alma-Tadema (c. 1836–1912)1867所作,私人收藏)

那么“黄老”的本来面貌是什么样的呢?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两本帛书版的老子《道德经》,相当于备份了两份,对各自缺失的部分,拼合后基本能还原全貌。根据墓葬年代和文本中避讳情况,可以确定这是汉文帝之前的版本,没有经过“独尊儒术”以后的篡改。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帛书版老子《道德经》被认为更接近老子的本意,是“黄老”的本来面目。

这个系列,我们将从《道德经》文本开始,用侦探的办法,还原“黄老”作为政治解决方案的原貌,一窥古代帝国政治延绵千年、幽冥晦暗、不绝如缕的那条红线。

下一篇,我们将讨论一下,如何看待《道德经》的文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老之学,为什么会受到汉初统治者的如此青睐?浅析其背后原因
黄老之术——道
黄老之术是什么 黄老之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黄老之术是什么?西汉初年为何大家都信仰它
黄老之道(术)
黄老之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