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楼】黎庶昌拙尊园:外交小成,刊书得名(下)

这也正是我的看法,书价高涨未必是坏事,使得本来不当回事的善本,因为在人们的眼中变得值钱,而受到了更好的保护。杨守敬在日本购书的影响很大,日本目录学家岛田翰说:“昔遵义黎莼斋驻节我邦,与宜都杨君惺吾购求古本,一时为之都市一空。”

 

《论语集解》古逸丛书本 书牌


这里岛田翰提到的黎莼斋,就是黎庶昌。那时杨守敬已经跟着前一任公使来到了日本,而后换为黎庶昌后,黎仍聘杨作为使馆的工作人员,于是黎就成为了杨的顶头上司。杨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想把日本的一些孤本秘笈刊刻出来,于是他就跟黎商量,黎很赞同他的这个做法,因为黎有公务在身,所以刊书之事,黎全部让杨去操办。在杨的主持下,他们从光绪八年到十年,总共刊刻出了26部古籍,合计为206卷,这就是著名的《古逸丛书》。

 

《论语集解》古逸丛书本 卷首


对于此书的刊刻,后世大多会认为这是杨守敬的功劳,虽然杨是具体操办者,力气倒确实都是杨所付出,然而上层的活动却的确需要黎来出面。举个例子,比如《太平寰宇记》一书,此书的古刻本国内早已不传,该书主要是以抄本形式递传,但传世的抄本都缺该书卷一百十三至一百十九,即此可知,这些抄本都是来自同一祖本。乾隆年间续修《四库全书》时,这部重要的书当然也收录在内,但同样也找不到所缺之卷,因此,《四库全书》内所收的《太平寰宇记》也同样缺这几卷,但是杨守敬却在日本发现了该书的宋刻残本为中国所缺的这几卷,他在《覆太平寰宇记跋》中写道:“于森立之《访古志》见有此书宋椠残本藏枫山官库,意或有足以补中土所佚者。因托修史馆监事岩谷修探之,并告知星使黎公行咨于其太政大臣借之以出。”

 

《杜工部草堂诗笺》古逸丛书本 书牌


杨守敬从森立之的著作中得知,日本枫山官库藏有该志,但因为是官库,杨守敬借不出来,于是他只好让黎庶昌出面,而后黎致函日本太政大臣兼修史馆总裁三条实美,三条在给黎的回信中说:“我秘阁藏本例不许外出,而如本项,则属同文盛事。乃禀启朝家,破格以应请焉。”

 

《杜工部草堂诗笺》古逸丛书本 卷首


看来黎庶昌的面子足够大,因为三条说,这些馆藏秘本按照规定,根本不允许借出来,但正是因为黎庶昌与日本各界的友好关系,此书才破例借出。杨守敬拿到之后,刊刻为《太平寰宇记补阙》六卷,使得该书收入了《古逸丛书》,才使得中国学界终于看到了几百年来不曾看到的《太平寰宇记》缺文,即此可知,如果没有黎庶昌的帮忙,那《古逸丛书》中所收的一些秘本就不可能得以刊刻出来,从这层即可证,黎庶昌对于《古逸丛书》的贡献。

 

滕野正启小像


黎庶昌和杨守敬两人的合作,虽然大体上很愉快,但多少也有些小的分歧,比如对于哪些书应当刊刻?两人意见就有不同之处。《古逸丛书》中的《庄子注疏》,杨所得底本缺卷三和卷六,但因黎喜欢此书,他坚决让杨把它刊刻出来,而所缺的卷数则由日本的刻本进行补刊。这样的质量,可想而知。而杨坚持要刊刻的几部书,也因黎不感兴趣而未能做成,杨守敬说:“杨上善《太素经》等书皆未刊,颇为遗恨。然黎公作主,何能尽如我意”,对于两人之间的分歧,杨守敬认为原因在于:“黎公本文学之士,于古书源流不甚了然”,杨的意思是说,黎虽是读书人,但他却不懂版本。但是这些小问题并不影响两人之间的友谊,杨守敬评论黎庶昌:“无城府人,其语言不检,顶撞不校,且常受挟制,又不善计算,往往吃亏而不敢言。”

 

滕野夫人像


尽管如此,这部《古逸丛书》最终还是近代刊书史上极其重要的作品,这不止是从内容上说,即使是从刊刻形式上而言,也是当年中国藏书家所未曾见过的精彩,《邻苏老人年谱》中说:“潘尚书伯寅(祖荫)、李廉访梅生(鸿裔)见之,惊叹欲绝,谓宋以来所未有。”直到今天,《古逸丛书》初印的美浓纸本,价格仍然十分昂贵,即此可知人们对这部书的喜爱。

 

滕野真子像


来到禹门村,很容易就找到黎庶昌故居“钦使第”,小天井中设有黎庶昌铜制胸像。其故居格局为旧式民居式样,然是否为旧屋保存,还是后来新建如旧,则不敢肯定,因为黎庶昌至今年代并不久远,原宅保存的可能性亦极大。故居内布置成11个展厅,悬以各种资料图片,以回廊形式供游客参观。展厅内悬有各种放大的照片及画像,资料颇为完整,有些当时女性的照片能够保存下来,殊为不易。

 

不许入内


仔细看了其中几幅放大的巨幅照片,其中有藤野正启及其夫人像,藤野正启为黎庶昌在日本结交的文友之一,他们的女儿藤野真子后来被黎庶昌收为养女。此外还有黎庶昌小妾赵曼娟全身画像,端庄秀美,却不见有莫夫人画像,略微有些失望。莫夫人是莫友芝的七妹,名字已不可考,咸丰四年嫁给黎庶昌,后来在寻访莫友芝墓的途中,我还曾经路过莫夫人墓,卧在一片丘地之上,远望着脚下清澈的洛安江。我忍不住八卦地想,也许赵曼娟如董康之姬玉夫人,可以协理左右,琴瑟更为和谐吧。

 

赵曼娟画像


故居一号展厅往右有小径一条,通往另一小院,这个小院明显为新建仿古,正中有一小池塘,临池建起一座两层木结构楼房,底下三间正房,模拟着黎庶昌日常生活,有客厅、卧室及书房,正厅门上悬有“拙尊园”牌匾,管理者称这就是当年黎庶昌藏书之所。黎庶昌曾作《拙尊园记》,文中称“结庐居家之偏,方广不盈亩,缺墙西南隅,面山有庭三楹,积书二万卷其中。”并解释“拙尊”的含意:“天下惟拙可以已内营,可以却外忧,动静交,养游息,斯能适真。今揭子美诗意命之曰‘拙尊’,明吾志也。”

 

重建的拙尊园


如今我的眼前只有庭三楹,二万卷书已不知去向何边。我想现在的拙尊园大概也就剩下名字是旧的吧,其实,黎庶昌喜爱藏书跟他的伯父黎询有较大关系。黎询出外做官晚年返回家乡时,买回了大量的古籍,他把这些书放在自己的藏书楼锄经堂内,并且让自己的子侄们在此随便阅读,我想,这件事对小时候的黎庶昌,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终于看到了堂号


因为整个小院也都是新建,人事几番新,中间许多故事,我们都已经无从知道了。拙尊园里新建的书房内陈设着几件旧家具,点缀着新烧制的青花瓷,釉面泛着贼光,一个身穿晚清服式的假人坐在临窗书桌前作读书状。屋内光线极暗,仅凭外面的自然光源照射进来,看来古人读书也是辛苦事,没有今天的各种照明器材可以相助,还需要上天赐得一副好视力,否则好书人看不清字,真是没有比这个更痛苦的了。

 

黎庶昌读书


相较其墓地之简陋而言,黎庶昌故居的陈设及管理都极见心思,于是颇不明白当地文化部门为何对其故居及墓地的态度如此悬殊,二者相距并不遥远,往大了说也就十几公里,却一个史海钩沉,展示出众多鲜为人知的资料,另一个却寂寥到连墓碑都没有。整个故居内除工作人员之外,参观者仅我一人,入内无需门票,但需签名及留下身份号码,签名时我顺便看了一下前面的名单,发现每日最多一两个签名。在我参观期间,一位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跟随着我,刚进入展厅时,她还叮嘱我:“你尽可以慢慢看,但不能乱动乱摸,整个故居里每一个角落我们都有监控。”

 

卧床、书房合二为一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贾二强:《古逸丛书》考
和刻本:中国古籍的海外遗珠
贵州走向世界第一人—黎庶昌
【书楼】杨守敬观海堂:东瀛探骊,郦学腾誉(上)
《诗品》作者考
"荀子二十卷(唐)杨倞注 清遵义黎庶昌古逸丛书 影宋刻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