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楼】两湖书院:文襄所创,茶盐助之(上)

一年前的那趟武汉之行,因为有陈琦先生鼎力相助,整个行程跑得颇为顺利,但那几天正赶上武汉大雨,也使得那趟行程未能画上完美的句号。这个不完满就是未曾看到两湖书院,而未曾看到的原因不是没有找到,是来到大门口时,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把我跟陈珂和几位朋友浇回了车内。陈琦建议说,这个地方回头再来,因为这是武汉寻访中最有把握的地方。我问他,何以对学校这么有信心?他笑着告诉我,自己的夫人就是这个学校的教师。

 

武昌实验小学的大门


这当然是个好消息,因为进入学校太难了,既然有亲属在,两湖书院不用进入也已然让我感到了这里已经拿下。后来阴错阳差的关系,竟然已经来不及再看此院。陈琦让我放心,他说陪着我跑了这么几天,已经知道我拍摄的着眼点和所需要的细节,他得空时,也会按照这种方式帮我将该校拍下。回来后不久,果真收到了他所拍摄的几十张照片。从这些照片上,我能感受到陈琦比我细心的多,他能留意到一些小的情趣物,对于性格大而化之的我,很难会在探访过程中将这些小情趣纳入自己的眼中。

 

文保牌上没有提到两湖书院


虽然照片拍的很完满,但这给我的写作却带来了困难,因为没有探访过程,我无法看着照片编造出来。向陈琦请教,他的所言更为简单:“进了学校,找管事的老师,打开了门,拍了照片,然后发给了你。”显然,我把这几个字凑成一篇文章完全没有可能。看来除了搞对象,还有些事也是要亲历亲为的,比如这种寻访。

校园一景


一年之后的今天,武汉市下了更大的雨,为此引起的洪水据说是近几年少有,可我恰在这个时段需要到武汉去办一件必须要亲历亲为的事,于是我就想借这个机会亲自到两湖书院旧址去探访一番。而今两湖书院的遗址处在武昌实验小学校园内,因为治安状况的严峻,进入小学若无关系,几乎没什么可能,但我又不好意思再次打扰陈琦,担心自己的坚持会让他觉得我信不过他的照片。

 

东林书院的口号用到了这里


两个月前,西安的李欣宇先生带我去探访宏道书院,没能进门的原因就是没有带介绍信,这件事对我影响深刻,因为找相关部门开介绍信对我来说并非难事。想到了这一层,我决定本次的两湖书院寻访要考验一下介绍信的作用。为了保险起见,我带上了三封不同级别、不同属性的介绍信。其实有选择也是一种烦恼,比如我来到了实验小学保安室的门前,那一刻最为纠结者是究竟递上哪一封介绍信。斟酌一番,还是想不出所以然,于是把手探入包中,一闭眼,抽出第二张,连看都没看就递给了保安,但随即就发现了这种做法的弊端:因为我没有留意递上的这张介绍信是盖的哪个部门的章,以至于我在张口时,无法介绍自己是哪部门的。

 

新的教学楼


显然介绍信起了作用,保安的脸立即慈祥了很多。他说现在学校已经放假,在校园里参观恐怕我找不到地方。而后他打了个电话,从校园的另一侧来了一位保安,他嘱咐现在的这位保安看在门口,而后亲自带我到校园内探看。我不管他是真心帮助还是恪守职责对我进行监督,总之,用一张纸就轻易地走了进来还是让我大感得意。

 

戴着红领巾的老槐树


两湖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59号武昌实验小学内。按照资料记载,除了这个小学,旁边的音乐学院等地均为两湖书院地盘,但到如今唯有实验小学内还保留着一些当年的建筑,这也是我一定要走入此校的原因。而进校的第一眼,我就看到了一棵戴着红领巾的大树,直径显然比小朋友的脖子要粗数倍,所以这个红领巾戴在树脖子上称得满满的,看上去没有丝毫的美感。

 

这么做显然是有故事在,果真旁边的说明牌记载着一个历史传说,原来中央政治军事学校的官兵们曾经在这棵树下列队出操,而我在学校大门口保安室的侧墙上就已经看到过两块文保牌,上面写着“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这两块牌子上为国家级,下为市级,唯独没有提到两湖书院。而在门口大树上围上红领巾,也是跟这个学校的政治历史相呼应。

 

满墙都是书法


实验小学的面积比想象的大许多,感觉比一般的中学校园都要大数倍。学校内绿树成荫,尤其那一排排粗壮的水杉,我感觉应当是两湖书院时代的孑余。校园内的各个围墙上都贴满了书法作品,这种满贴满挂的方式显然是有意地展示而非美化。陪同的保安告诉我,本校的特长就是书法,而这些作品都是小学生们所书写,细看几幅,至少在我的眼中,这些字写的颇有章法。能将书法作为本校的特色,我还是把它归结在了两湖书院传统的遗留。

 

老房子前有水杉


从小学内主要的教学楼旁走过,在一个篮球场的后面就看到了一组颇具民国风格的建筑,保安说这就是我要找的老房子。而眼前所见者,这样的老房子竟然有五栋,因为模样长得大同小异,所以我从照片上没能分别出来,看来亲历亲为确实有其道理。其中一栋老房子正在装修,这间房子的墙上挂着武昌区少儿图书馆的铭牌。而与之相对的另一栋老房子的墙上,则挂着“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图书馆”的铭牌。我不能确定相邻的两座图书馆是否为同一回事。

 

而今的图书馆不知是否当年的藏书楼


从历史资料来看,本校不但有藏书,还有专门的藏书楼,并且还有书籍刊刻处,比如两湖书院的创始人张之洞在《咨南北学院调两湖书院肄业生并单》一文中说:“每课优奖,以劝力学;广置书籍,以供博览;严立学规,以端趋向;勤考日记,以验功修;博约兼资,言行并勖;期于他日成就,出为名臣,处为名儒。”看来在书院创立之初,张之洞就决定要大量购买书籍。但究竟买到了多少书,可惜我没查到具体的数字。而张继煦所撰的《张文襄公治鄂记》一文中专有“两湖书院及其改章”一节,此节中称:“南北书库,庋藏图书。前后两湖,规制恢宏,至后改造总师范,而旧制易观矣。”由此可知,当年的两湖书院有两座书库,可惜我无法确认眼前所见的这两座图书馆是否就是当年的那两座书库。

 

正在整修


从外观看,这五栋老建筑基本相似,但图书馆后面的一栋比其他的这几栋都略高。走近细看,这里也有一块文保牌,旁边还有一块介绍牌。虽然介绍牌的标题仍然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但在这段介绍上,我终于看到了“两湖书院”的字样:“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位于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内,原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

 

这个文保牌也没提到两湖书院


然而眼前的几间房却统统上着锁,保安说学校放假,所以这些地方都封闭了起来。好在陈琦所拍照片中有这些室内的情形,想到这一层,看来熟人还是比介绍信要管用,我在这里只能接着观赏这些老建筑的外观。而房子的侧旁有一扇大门紧闭着,保安告诉我这大门的外侧就是马路,所以这扇大门平常未见打开。

 

少儿图书馆内景


从外观看,这栋楼比其他几座更显得气派,应当是这五栋楼中的主楼,《文史资料选辑》第99辑中陈英才所撰《两湖书院忆闻》,这篇文章写的颇为详实,因为该文的作者和他的父亲都是本院的学生,并且陈英才从日本留学回来后还曾在此院担任过教师,所以他的这篇文章就是自己的亲历记,陈英才的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个段落:


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


1895年以后,改变过去分散教学的办法,开始实行讲堂教学。因为书院没有专门的教室,乃在‘正学堂’内四周设置黑板(整个大厅未隔开),设置四个讲座,同时有三四位分教去讲学。学生各就己愿到某一分教座旁去听讲;不愿听了也可以自己换一个地方去听。讲授时间一般为每次二三小时。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懂的问题,也可到分教房里去补课。书院没有固定的功课表,由分教选定讲课时间临时牌示。由于同时在厅内讲课的太多,互相不免干扰,学生对同时讲授的两种课程又不能都听,往往顾此失彼。”

 

两重天


陈英才说,原来两湖书院的教学方式就如同其他书院一样,学生们并不会集中在一起上课,只是有机会时向老师请教问题,余外只是回家自习而后交作业。但到了光绪二十一年,两湖书院开始实行在教室内上课,可是学校在此之前没有教室,于是就在正学堂内集体上课。原本这正学堂是张之洞带领学生们聚会和祭拜孔子的地方,所以里面的面积挺大。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学校竟然将正学堂的东、西、南、北各挂一块黑板,也不做相应的隔断,四个老师同时授课,那声音大的肯定会压过声音弱者,东风压倒西风在这里倒是一个现实的诠释。

 

老建筑中的介绍牌


显然,这种教学方法无法进行下去。到了第二年,虽然上课还是在正学堂内,但却错开了时间,变成了上、下午。因此,以我的猜测,我看到的这座大房子应当就是当年的正学堂。端详着此堂,想象着当时四位老师同时在里面上课的情形,令我禁不住笑了起来。保安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那栋房子,显然他没找到我为之一乐的原因,我真想跟他说:周敦颐一直劝二程兄弟“寻颜子乐处”,你也应当找找我的乐处。

 

学生们的创意


拍照完老房子,沿着原路返回,偶然看到新教学楼的旁边立着一个巨大的玩偶,这个怪怪的东西好像叫“大白”,大白手中捧着一个小物件,保安告诉我大白捧着的是本校学生用3D技术打印出来的作品。显然,我的这个关注点引起了保安的兴奋,他向我讲解着该校学生们的成就。又指给我看是学生们用废旧金属制作出的乐器模型,并建议我一定要将这些拍下来,他说你在校园内不要总拍老东西,也应当拍新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本校介绍完整。到这时我才体味到这位保安的用心良苦,原来他希望我能介绍本校的光明面,而那些老房子可能被他视之为非亮点。

 

大白


走出校门,正准备打车回酒店,等待的过程中突然想到了在校内看到的那扇大门,以我的直觉,那扇门应当是当年两湖书院的正门,我决定前往一看,于是沿着校园外的围墙向大致的方向前行。我认定这是校围墙的原因,是因为依然能看到墙壁上写满着书法作品。沿着这些作品一路走下去,果真看到一座旧式的三楹大门,而一个立柱上的对联则为:“古昔盛时崇文兴化,大贤能事在气与言”,对联的落款儿竟然是“张之洞”,看到这三个字,我的感觉就像另一只靴子终于落了地。

 

《正学堂春秋左氏学丛刻六种》牌记

清光绪二十八年两湖书院正学堂刻硃印本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两湖书院由清光绪年间张之洞创建
清末到民初,山西各地“学校”改制,“校名”缺失了原有文化底蕴
两湖书院
中国近代四大书院排行榜 有个人竟然独办三所
易中天家族揭秘
三张证件,一段珍贵的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