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1.书摘:《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
书摘

👼🏻马丁·路德·金有过一句名言,改编自废奴主义者、唯一神教派牧师西奥多·帕克1852年的一篇短文我不想假装理解道德世界。天际广阔,我极目眺望,视野仍然有限;仅目力所及,我无法计算世界的弧度和广度;遵循良知我知道它是神圣的。就我所见所识,我肯定,它指向公正。

👼🏻上帝在《创世记》第9章第2节和第3节中对诺亚说:“凡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都必惊恐、惧面你们;连地上一切的昆虫并海里一切的鱼,都交付你们的手。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同菜蔬一样。

👼🏻心理学家凯瑟琳·萨蒙( Catherine Salmon)和人类学家唐纳德·西蒙斯( Donald Symons)的《武士情人》( Warrior Lovers)一书,对女作家的色情小说进行了分析,他们写道:“看到为吸引异性读者而设计的色情场景,就像看见浪漫小说和成人电影之间的差别之大之深刻,了两性之间的心理鸿沟简直可以认为男人和女人永远也不会和睦相处,更不要说缔结连理和养育儿女。”

👼🏻有特殊利进化心理学家和许多激进女权主义者都认为,强奸受人类性行为的经济学所主导。正如女权主义作家安德烈娅·德沃金( Andrea dworkin)所说,性。他可以偷(强奸),可以请求索取“一个男人想得到女人拥有的东西(诱惑),可以租借(嫖妓),可以长期租赁(美国的婚姻),也可以彻底拥有(大部分社会中的婚姻)”。

👼🏻“全球零核”背后的心理是将使用核武的禁忌扩展为拥有核武的禁忌。禁忌的前提是各方相互理解,承认在有核和无核之间有很多分界线,最重要的是零核与非零核之间的分界线。

👼🏻既然战争始于人的思想,就让我们从人的思想出发构建和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铭文

👼🏻战争和人类一样古老,而和平还是当代的新发明。

      亨利·梅因

👼🏻一般的小说也罢,书信体小说也罢,阅读扩展人们的移情范围和能力,让人们习惯于走岀狭隘自私的角落,仅此一点,阅读的爆炸性增长就可能已经对人道革命做出了贡献。此外,它还可能有另外一个方面的贡献:为考量道德价值和社会秩序的新思想提供了一个温室。

👼🏻阅读就是一种转换视角的技巧。当某某人的思想进入了你的头脑,你就是站在他的立场观察世界。你不仅去看见、去听见那些你并未亲身经历过的场景,你还走进那个人的心灵,暂且分享了一把他或她对世界的态度和反应。

👼🏻我认为,识字和写字率的增长是触发人道主义革命的外生变量的最佳候选因素。生活在村庄和家族中的人,只有通过五官感觉其狭隘的小世界,只有一个知识的来源:教会;而阅读则给人们带来了关于其他人、其他地方和文化的迷人故事,以及五花八门的思想。出于几种原因,头脑的扩展会人们的情绪和信仰染上几许人道主义精神的色彩。

👼🏻也可以说,历史性的文明进程并没有铲除暴力,只是将暴力推挤到社会经济的边缘人群中了。

👼🏻文明在多大程度上是通过排斥本能才得以确立的,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那么,霍布斯是正确的了?至少他有一部分是正确的。我们发现人性中有三种导致暴力的主要因素:收益——掠夺性攻击、安全—先发制人的报复性攻击。数字证明,相对而言,“在没有一个共同敬畏的攻击、荣誉权威的时代,人们所处的状态就叫作战争”,而在这种状态下,人们生活在“对暴力死亡的持续恐惧和危险之中”。

👼🏻选择永远是策略性的。物竞天择的结果是,生物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况下才会动用暴力。智能物种特别具有辨识力,他们巨大的脑容量不仅让他们能够计算进化全过程的平均胜算,而且能够精确计算特定情况下的成本收益。

👼🏻基督徒尽量地淡化了《圣经·旧约》中愤怒的上帝,更多地尊奉一个新观念的神,就是《圣经·新约》中上帝的儿子耶稣,一位“和平之君”。爱你的敌人,当人打你左脸时送上右脸,当然比剿杀一切生灵更具优势。为确保追随者的忠诚,耶稣也还是不能完全不使用暴力想象。

👼🏻奥德赛所说:“我们人类,按着宙斯的意志,必要历经残酷的战争,从青壮直至死亡,谁也不能幸免”。人们在制造武器和运用战术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智慧,但说到战争的原因,他们立刻变得束手无策。人们不是将战争的苦难作为一个需要人类自己解决的问题,而是编排出暴躁的天神,将人类自己的悲剧归咎于众神的嫉妒和蠢行。

👼🏻人们说旅游拓宽头脑,对我们的文化遗产进行一次思想之旅,也许能够提醒我们,往昔的生活有何不同。

👼🏻一旦人们意识到暴力在下降,他们眼中的世界将与以前有所不同。往昔不再纯洁无瑕,今天亦未必礼崩乐坏。我们身边这些习以为常的细节,对于我们的祖先而言都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人性中的残暴,长久以来就是道德教化的对象。

👼🏻也可以说,历史性的文明进程并没有铲除暴力,只是将暴力推挤到社会经济的边缘人群中了。

👼🏻书评:一部非同寻常又野心勃勃的暴力史平克的书的确非常挑衅,但他自己绝不是爱耍嘴皮、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克里斯托弗·哈特,《星期日泰晤士报》

👼🏻人是一种怎样的混合造物呀!新奇,古怪,混乱,自相矛盾,不可思议!他裁断世上万物,他是微末的蚯蚓、真理的宝库,灌满了谬误和不确定性的阴沟,宇宙的光荣和糟粕。

      布莱兹·帕斯卡

👼🏻书评:这本书的意义其实不应该在于讴歌颂赞人类已经获得的有限的改善与成就,而在于指出现有的趋势与成就,适足以显示方向,督促我们把眼光放得长远,对“暴力”的含义不断追索,对人间“苦痛”的所指逐渐扩大范围,从而把更广义的暴力降低、更广义的减少苦痛,当成继续努力的目标。借这样的阅读心得调整我们的历史观与道德观,才是本书的真正价值所在。

👼🏻人类的头脑在估算事件概率时,总是避难就易地从回想案例和图像开始。与老人安然辞世的画面相比,残暴杀戮的场景更易令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而刻骨铭心。不论暴力死亡的比重有多小,它的绝对数都足以填满媒体的晚间新闻,让人们对暴力的印象与其实际分量完全脱节。

为上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暴力为什么会减少
【2023天4月5日,阅读朝思暮享: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西闪:把人类的暴力天性关起来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视频】比尔·盖茨对话斯蒂芬·平克:世界上的暴力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和平岂止是情怀?——荐《和平、爱与自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