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名师给高考学生的最后建议:考前别忘了这3个积累! |名师助考


今天是高考倒计时12天,还有一个月不到,各地中考也将陆续拉开帷幕!

真可谓是大考“兵临城下”啊!


好老师开设【名师助考】栏目,分享各科名师,在大考前最后想对学生说的那些话以及对于考试的终极建议!老师、学生和家有考生的家长们,都值得阅读收藏哦~


今天【名师助考】栏目的第一篇,好老师给大家推荐的是北京四中原道元实验班语文教师,现北京教科院教研员连中国老师,在语文这个学科大考前,给学生们最后的建议!


连中国老师说:到了这个时候,语文最重要的是回归、夯实基础知识,提炼自己这些年语文学习和人生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才是不摇不摆,笔直前行的关键!


2017年高考的大幕即将掀开,如果把高考理想分数的取得比喻成一次航行的话,那么,厚实积累,便稳住了整个试卷的航舵。语文高考这艘大船,不摇不摆,笔直前行,这是航行的一个基础亦是一个关键。

厚实积累,包括几层含义。

1

需要厚实积累的是基础知识


文言文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必要的文学常识、必要的修辞知识、必背的诗文、必要的诗歌鉴赏知识……


对这些基础知识,扎实丰厚的积累,至关重要。在二模后,优秀的考生应该保证关涉这些知识的试题基本不丢分。

2

厚实积累的是在品鉴语言方面获得的真切体认

初高中六年的学习,要达到的一个核心目的便是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语言品鉴能力又与语言表达能力直接相关;品鉴能力低,表达能力亦低。敏锐纯正的语言品鉴能力的形成与提升,离不开对优秀文学作品中具体语言现象真切而反复的体认;也可以说就是在对这些体认反复厚实的积累过程中,能力才得以形成与提升。明确了这一目的,养成品鉴语言真实的能力,才会在高考的竞争中形成强大的实力。许多人备考,一味以“多”,以“不断重复”取胜,其实不必完全这样。


例如:“泻”与“泄”容易混淆。“泻”与“泄”都有液体流出的意思,但“泻”更强调速度,文学性更强。例如宋代陆游《雨夜》诗中说:“急雨如河泻瓦沟,空堂卧对一灯幽。”一个“泻”字写出了大雨滂沱之势,使我们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那茫茫雨雾。“泻”字不仅具有声势,也很具有美感。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而“一泻千里”是何等磅礴,具有雷霆万钧的气势之美!与此相比“泄”字便显得现实一点了,指的是液体或气体,亦可指情绪,渗出流出排出,不具气势,美感也没有那么强。例如:排泄、发泄、泄气等。“一泻千里”,是绝不可以写为“一泄千里”的。


现代文阅读中亦蕴含着这样的规律。我们看下面这个语段: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有的同学将这个语段理解为:河西走廊曾经贫瘠,现在经过积极建设,成为了富饶之地。显然,这位同学忽略了文中“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这样的关键信息,对“原来”这个关键词没有形成敏感。


增强对词语形成敏感和确认,还被体现在作文中。2016年北京卷的“神奇的书签”。作文题旨把握的关键,“书签”,自然与阅读有内在而密切的联系,但如若我们的考生,简单机械,生搬硬套,不加转化,就会出现只见阅读,不见书签的笑话。这是第一层难度,当然,也可以说是第一层趣味。因为,书签与“书”之间,这个多元性不稳定结构,可以激活许多意想不到的故事。


命题的第二层限定,也可以说是第二层趣味,是“神奇”。 “神奇的书签”,让“我”与书之间,让“我”与阅读之间,产生了离奇丰富的种种可能性。题干提示说:“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他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神奇的书签”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一目十行,“神奇的书签”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能更内在地进入书中的精神高地,“神奇的书签”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改变书中重要的情节,“神奇的书签”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与久违的作者展开丰富而内在的对话,“神奇的书签”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续写那些作者未能最终完成的名著……

3

厚实积累的是课内课外的所得所感

六年的语文学习,切不可学过无痕。应该储备、提炼、感悟课堂之所得。语文学习的外延是整个生活,学习语文就应该不仅仅限于课内,应该关注整个生活赐予考生的丰富内容。也只有这样做了,面对高考,考生才能从容应对。


2016年北京卷中古诗鉴赏选择的是陆游的《西村》。诗歌清新明快,景致柔和秀美,心灵轻俏灵透。特别有特色的是17题,将本诗的鉴赏与陆游的名篇《游山西村》关联起来,请学生“结合具体诗句”来比较两首诗的异同。《游山西村》脍炙人口,学生很早就有接触,特别是其中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是家喻户晓,广为传颂。但学生“读过”、“知道”并不一定“深钻细研”,真正进入过诗句的内在脉理。这道题目,将学生的未知与已知、泛读与悟读、课内与课外、经典与别类巧妙地沟通连接起来,既有助于对考生的选拨考查,也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本文作者:连中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3位资深名师点评2016陕西高考作文:情理之中料想之外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考语文常考必考成语积累!收藏!
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
“拓展阅读”加强小学生语言积累的实践与探索
语文知识如何积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