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险管理第06课|金融杠杆,您不得不知的秘密!

说起温州人,大家直观的印象是什么呢?有钱人?精明的生意人?中国的犹太人?……对于在商海打拼的这个群体,尽管评价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小渔儿相信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温州人会做生意。在随时随地充斥着不确定性的商业社会中,会做生意就能无往不胜吗?

关于这个问题,小渔儿在此想借用商会领导日前布置的一份作业来回答。

关于金融杠杆,过去几年,很多家乡父老赚钱很辛苦但不懂金融杠杆的风险被利益诱惑导致损失惨重,建议在沪商会金融群发些消息进行知识普及或组织金融知识交流。

1杠杆的魅力与风险

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物理学意义上的杠杆就是一种简单机械。当杠杆平衡时,其两端力的大小与力臂成反比。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时,我们就能以较小的力撬动较大的力,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

由此杠杆衍生出了经济学上的意义:由于特定费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

使用杠杆,可以放大我们的投资结果、利润等等,因为杠杆会使最终利润成固定比例增加;同样的,杠杆也能使最终损失成比例放大。

因此,这种看似本小利大的金融工具,其实暗含了巨大的风险。当资本市场向好时,这种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

举个例子,甲和乙两个人,各持有10万元,且同时用这10万元购入了同一项资产。8个月后,这项资产价格上涨了20%。甲获利10%即2万元,乙的全部身家同样只有10万元,但使用了杠杆工具将这10万变成了100万(相当于交纳保证金从某种渠道“借来”90万元),最终获利20万元,是甲的十倍!

这么一看,杠杆这个金融工具简直太神奇了,投入越多,回报将数倍增长。那么是不是该多多使用、加大投入资金呢?市场没有那么天真,因为在这个例子中有这样一个假设:“8个月后,这项资产价格上涨了20%”,但市场是不确定的,价格不一定总是如人所愿在上涨,投资者无法对其进行准确预测。

那么我们将上述例子改动一下。甲和乙两个人,各持有10万元,且同时用这10万元购入了同一项资产。8个月后,这项资产价格下跌了20%。甲亏损10%即2万元,这时他的资产缩水至8万元,而乙使用杠杆投入了100万元,最终亏损了20万元——他不仅不赚反亏,还负债了10万元。

由此可见,杠杆交易是一把威力巨大的“双刃剑”,它带来的利益以什么驱动,潜在的风险就来自何处。这种交易方式让你的资金小船,被投放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里,风险徒增了N倍。如果不是对市场有充分深入的了解与研究,而是抱着盲目的心态投资或被天花乱坠的鼓吹所引诱、“手无寸铁”地进入保证金交易市场,就要千分万分小心了。

杠杆交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投资者将一部分资金存入自己的投资账户,作为保证金,而券商或交易平台则按照比例“借”给投资者一定的附加资金去做投资。比如乙将10万元存入投资账户作为保证金,交易平台以1:10的杠杆率将他的资金变成100万元,然后乙再用这10万元去投资。当然,交易平台是不会允许投资者把他们“借”出的钱亏掉的,账户亏损到了某个临界值,投资者的交易就会被自动平仓,来保护他们的资金。

杠杆交易的风险还远不止如此。若一旦在交易中亏损,想要把亏损赚回来,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因为亏损造成了本金的减少,本金减少意味着可掌控的总资金变少,获利幅度也就比最初小,赚得就更慢。并且每进行一次交易,就要交纳一次保证金。所以交易一旦开始出现亏损,就需要盈利更大的百分比来把亏掉的钱赚回来。如此往复,很容易越亏越多,最终无法填补,使投资者陷入“无底洞”。

2无杠杆不金融

杠杆原理是一项非常聪明的发明,我们可以完全撬动超出自己“力量”范围之外的东西。但是真正使将这句话应用到极致、并彻底改变世界的却是各类金融玩家们。

无杠杆就不金融。这句话怎么理解呢?下面举例说明。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就是一种杠杆比例,银行如果有10亿注册资本,至少可以放125亿贷款,8%资本充足率是个杠杆比。

融资租赁公司如果有50亿资本,可以做500亿租赁,杠杆比1:10。

期货交易一般是1:20的杠杆,5块钱的资金可以做100块钱的投资。

远期交易一般是1:5的杠杆,100块钱的交易支付20%保证金,等过段时间到货后再付剩余的金额,这中间也有个杠杆比是1:5。

股市融资融券也是个杠杆比,投资者持有100万的股票,和证券公司融资也罢、融券也罢,允许投资者一定比例的透支。

杠杆比过高就产生了风险。一切金融创新的本质都是平稳的把杠杆放大,一级杠杆1:3,二级杠杆再来一个1:3,整体系统叠加变成了1:9,如果有三级、四级,杠杆比就更高了。

放大杠杆不难,难的是杠杆级数要和掌控性匹配,否则就会失控。屡禁不绝的非法集资,小贷、担保等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事件、以及互联网金融屡屡爆出的失联、跑路事件皆是因杠杆而起,因此杠杆的失控是一切坏账、一切风险、一切金融危机的来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办法也就三个字:“去杠杆”。不管是国家去杠杆,还是行业去杠杆,或者企业去杠杆,回归金融的本源,其实很简单。

金融思维的精髓就是以信用为支点,设计一个风险可控的杠杆,去撬动和配置经济资源。

延伸思考

“去杠杆”(Deleveraging)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机构和企业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其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产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甚至导致破产倒闭。若大量机构和企业因此蒙受灾难,有一个专有名词来解释这一情况——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正是由于金融机构杠杆率大幅扩张,越来越依赖不稳定的货币市场基金,当市场出现恐慌的时候,金融机构之间出现挤兑,被迫抛售资产,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的下跌,从而使得金融体系出现崩溃。这就是所谓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也就是由高杠杆加批发性融资带来的金融风险。

中国政府对于市场和机构都有很强的掌控能力,因此明斯基时刻到来的可能性不大。现实的例子表明,经济过热常常伴随着杠杆率过高。如上图(数据来自国际清算银行),过去10年,我国杠杆率基本处于上升阶段,位居全球第五,属偏高。为了防范风险,自2016年以来,一系列关于金融行业“去杠杆”“防控风险”的举措、政策相继颁布实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杠杆不是你想撬,想撬就能撬
善借杠杆为自己撬动财富大厦ㅡㅡ很普遍却容易被忽视
杠杆交易什么意思,杠杆交易到底是怎样的玩法?
资管系统期货保证金怎么收取
杠杆是什么?杠杆是不是越大越好?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杠杆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