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青年教师谈课堂教学“三忌”

与青年教师谈课堂教学“三忌”

课后反思 ——

与青年教师谈课堂教学“三忌”

 

       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表演,它是教师语言表达、情感投入以及对学生思维、注意力的引导、诱惑的综合体现。在二十几年的教师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积累,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实践和经验使我觉得,要搞好课堂教学,应该注意教学上的“三忌”。

    一、“忌”没有备课,凭想象传授知识

备课是每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且是首要任务。教学任务的完成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创造条件,把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真知,同时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的一种特殊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起主导作用。

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学内容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除学生这个积极因素外,教师的教学内容就成为这个过程主要矛盾了。教师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是否解决好,主要表现在教师是否真正掌握了教材,吃透了教材,是否把自己、学生、教材三者融汇起来,也就是备好备透了课。如果做到了,在备课时就能选出最佳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水平,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传授知识,教与学紧密配合,两个“转化”才能收到效果。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人并没有真正做到认真备课,而凭想象,凭自己所谓的“长期教学经验”来传授知识。或者备课仅备教师自己的一面,而没有考虑学生的一面,因此实际教学中就不能做到教与学的紧密配合。两个“转化”也就不能收到效果,最终使教学效果不理想,甚至很差。

二、“忌”以我为准或拔高知识点盲目传授知识

做为教师常常有一种心态,在学生面前总做得让学生觉得自己什么都懂,都对,一切以我为准。课堂上教师唯我独尊,高高在上,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主宰与服从的关系,对学生不同观点、疑问给予无端地否定,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部给打压下去,泼了冷水,扼杀和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但却是经常会发生。事实上,应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正说明教师教学的成功,说明学生认真听课,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被教师调动起来,使他们富有创造性,这些恰恰说明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学生对老师信任。所以课堂上教师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做法反会损坏自己的形象,冲淡师生感情,使学生对教师及教师所教学科失去兴趣。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有时会无意识地犯一种毛病,恨不能把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以为这样做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结果是在一定的程度把学生带上了“歪路”。学生一有了这个毛病,别人不懂的他们似乎懂得一些,其实这是一知半解,而真正课本上的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这就违背了教学规律。

三、“忌”性子急,乱发脾气

课堂上教学既是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培养,又是情感的交流。教学离不开情感,没有情感就不能打动人,吸引人,引起共鸣。然而身为一名教师,若性子急,在课堂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心浮气躁,喜怒无常,爱乱发脾气,那么课堂教学活动注定要失败。刚工作时,我常常也会放纵自己,把握不好尺度,尤其对一些学习成绩不好或平时表现不佳的学生喜欢冷眼相对,言语不羁,随意迁怒,批评、讽刺、挖苦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对教师失去信任,也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时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忌”性子急,“忌”乱发脾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总结
写给青年教师:缓解“双减”焦虑,从打造高效课堂开始
重知识,更应重能力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感受
低效和无效的十种课堂
了解教学常规?掌握教学方法?争做合格教师(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