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前必须要做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判断自己的不适究竟是“痛”还是“麻”

腰突症的不适来自于“痛”和“麻”。所以需要先感受自己身体的不适,究竟是赤裸裸的“痛”,还是带有放射性的“麻”。

痛——来自炎症和水肿。纤维环破裂处、髓核与神经根接触处即可产生炎症反应;炎症水肿的多少一般与体质有关。如果体质较差,则会不断诱发炎症,如体质恢复,则会抑制炎症。

麻——来自神经压迫;与筋骨的复原锻炼有关。如果锻炼十步法有效,则麻、酸等症状会消失。

炎症产生因素:

1、体质特别差(体寒、肝肾亏虚)的患者,不但难以抑制炎症消失,甚至会因为锻炼诱发新的炎症。

2、锻炼时用力过猛产生新的损伤也可能出现新的炎症;

3、伴随有骨质增生的患者,炎症较难消失。因骨质增生本身就是炎症的一种,其周围的无菌性炎症极多。

对于体质差的患者炎症的处理,建议是先打一针封闭(几十块),封闭是目前最能抑制炎症的,炎症抑制后,即能快速缓解疼痛。封闭对炎症的抑制期约为1周到2个月左右,应利用这段时间加快调理自己的体质。并选择一些非常轻微的动作来活动腰部即可,待体质调理好后再来锻炼十步法。除了打封闭外,用药物热敷来抑制炎症可作为第二选择。(参考文章:封闭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效

如果你腰腿存在“麻”的症状,则通过十步法来纠正腰椎、柔韧筋络,可帮助消除。如锻炼后基本消失的,则说明十步法的锻炼已见成效,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正逐步消除。如果还没有消失的,请学员尽快反馈告诉我。只要将原来的“拉筋”动作调整为“拨筋”动作,可帮助解除。

第二件事:判断自己的腰突症的类型,做到对症调理治疗。

中医并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叫法,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属于腰痹症。中医其实早就有丰富的理论阐述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成因。《黄帝内经》曰:“骨正筋柔,气血自流”;“屈不能伸,其病在筋”;“腰痹者,乃骨错缝,筋出槽”,西医的理论也阐述了腰椎间盘突出是骨关节的微小错位。在骨关节错位的纠正方面,中医的整脊正骨技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那么,腰椎骨关节的微小错位是怎样造成的呢?源头在哪?

从《黄帝内经》的经典论述到历代医家对腰痛、痹症等疾病的理论探讨中,对中医腰腿痛的病因病机都有完整的论述,认为其病因是外伤劳损与寒湿热邪导致气血经络阻滞,或是由于肝肾不足,外邪乘虚而入致使气血瘀阻而发病。由于膀胱经和胆经经过腰背部,则中医认为腰痛的机理就是膀胱经和胆经受阻滞不通所致。

《医学心悟》云:“腰痛拘急,牵引腿足。”;《丹溪心法·腰痛》指出:“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伤,有痰积。”指出该病病因病机与外邪、寒湿、内伤、肾虚、瘀血、时令等因素有关;《诸病源候论》对此病论述比较全面,曰:“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伤,是以腰痛;二曰风痹,风寒著腰,是以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四曰暨腰,坠堕伤腰,是以痛;五曰寝卧湿地,是以痛”。

从这五点来看:

1、坠堕跌仆,动骨伤筋;是为血瘀影响;

2、风寒著腰,挛急筋脉;寝卧湿地,粘滞筋脉,是为寒湿影响;

3、一曰少阴、少阴肾也;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为肾虚影响;

因此,中医可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血瘀证、寒湿证、肝肾亏虚证3个症型进行辨证论治,现代研究通过影像观察、红外热图技术、监测血清蛋白、外周血等手段,也为中医分型提供客观证据。

腰椎间盘突出症始发于上述三种成因,产生椎间盘和相应椎间关节及其附属组织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而由此引起腰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的临床症候群。

我们常说,不对症?如何治病?不知来源,谈何治末端?所以,要首先了解自己腰突症的类型和清楚自己的症状来源,才能做到更有效的对症治疗。

从下图可以很清晰看出腰椎间盘突出的形成原因、过程。

血瘀阻滞型

一、成因

血瘀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因日常生活中长期的久坐久站、姿势不当、用力不当、用腰不当、腰肌劳损、有扭伤撞伤挫伤等伤史所致。

《外科证治全书》中云:“诸痛皆由气血瘀滞不通所致”,与气滞血瘀有关;《金匮翼》则云:“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疼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

现代研究表明血瘀型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重要分型,且有研究统计,血瘀型在临床上出现频率较高。也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跌扑外伤,损伤经脉气血,或因久病,气血运行不畅,或腰部用力不当,屏气闪挫,致使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可使瘀血留着经络,气血凝滞而发为痹痛;

二、症状特点

血瘀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症状特点为:

1、腰部有外伤史,有闪挫跌打外伤史,或曾腰扭伤。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板硬。也是日轻夜重,

2、痛处拒按,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

3、面晦唇暗,伴有下肢肢体麻木疼痛,或时有短暂针刺样加剧;

4、下肢活动后疼痛加重,或伴血尿;

5、突然发病者;

湿气瘀堵型

一、成因

寒湿型的腰突症患者多见腰重冷痛,遇寒湿加重。寒湿型的患者,往往血瘀阻滞,肝肾两虚又贯穿整个发病的过程,故而寒湿型的患者在治疗中,也需兼以血瘀阻滞,肝肾两虚的配方。

关于寒湿与腰痛的关系,清代医学大家傅青主有很详细的论述,他认为腰痛和带脉有很大关系,因为带脉循行于腰脐间,脾胃虚寒,水液代谢失常,水湿下行聚于腰间,则生寒湿,寒湿之邪阻滞带脉的正常运行,导致“不通则痛”。

气湿热行令,或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郁积日久,郁而化热,转为湿热。湿热之邪阻遏经脉,而发痹痛。

腰椎间盘突出论治长期效果不好,还导致反复难愈,其中湿气影响最大。湿气,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各类痛症的头号敌人!寒湿和湿热为百病之源!体内湿气不除,体则瘀,瘀则堵,堵则痛!

二、症状特点

寒湿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症状特点为:

1、腰部冷痛重着,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

2、痛处喜温,热敷特舒服。日轻夜重,遇寒疼增,得热则减

3、转侧不利,静卧痛势也不减;或伴有下肢肢体麻木

4、体倦乏力,或手指脚趾冰凉,食少腹胀。

肝肾亏虚型

一、成因

“脊柱为人身之骨主”,“肾者,主骨而生髓”,诚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这几乎成了一切腰痛的病理定律。在这一点上,首先必须承认,补肾不失为治之之法,但在腰突症的治疗上,调理肝脏却更为重要。

腰椎间盘的解剖结构由髓核、纤维环、透明软骨板三部分组成,共同起着承受躯干重量、联系肢体,保持整个身体正常的生理姿势及吸收脊柱震荡的弹性垫作用,其中,纤维环则是一个围绕髓核的弹性环,尤如“围墙”一样包裹软骨板外围的部分,当髓核在压力的情况下,纤维环的纤维延长,而吸收脊柱所受的压力,这种可以随压力大小而伸缩的组织无疑是筋。

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脉要精微论》又说:“腰为筋之府。”在生理上,肝主筋。《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也就是说肝获得的精气都会布散到筋,发挥濡养作用,只有肝血充足,疏泄正常,筋才能坚强而富有韧性。在病理上,《素问·气厥论》说:“脾移寒于肝,痛肿筋挛。”《素问·痿论》说:“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说明肝的病变,必然影响到筋,正如临床所见,腰椎间盘突出者,其疼痛有连及胁肋者,有向下肢放射疼痛或麻木者无不证实了该病与肝的关系。

也许有人问,不治肾乎?非也!肝肾本为同源,且肾为肝之母,精血可互化,肾水充木,则肝木柔顺,何来纤维环撕裂断折之忧?所以,前贤把补肾之法贯穿腰痛治疗的始终,是不无道理的,只是为了澄清本源,分辨主次,才把治肝放在首位,其治肝之法,无不与补肾相辅而成,方不致挂一而漏万。

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但察其既无表邪,又无湿热,而或以年衰,或以劳苦,或以酒色所伤,或七情忧郁所致者,则悉属真阴虚证,或年高肾气已衰,精血亏耗,或因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本虚,或因劳欲过度,或因多种慢性疾病迁延日久,导致肾精亏损,肝血不足,无以濡养筋脉而发病。

二、症状特点

肝肾亏损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症状特点为:

1、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

2、遇劳更甚,常反复发作,伴有腰膝无力,或见心烦失眠,口燥咽干。或见手足不温,少气乏力;

3、男子阳痿,女子月经后延、量少

当清楚了自己的体质,弄懂了自己的腰突症类型后,才可以进行对症的调理,购买十步法教材视频的学员,都可以获得相应的血瘀阻滞、寒湿瘀堵、肝肾亏损的调理治疗方法。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祝各位患者早日康复!如果你觉得云朵的原创文章能帮助到更多的患者减少痛苦,少走弯路,那么请动动手指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味搞定腰痛的中药,对腰椎间盘突出尤其有效,腰不好人看过来!
全球致残的首因,你“腰”小心!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
今日分享:腰痛
一个方,治“腰痛”,腎虚腰痛,劳损腰痛,腰椎突出,很管用
补中益气汤治疗腰痛的启发(补中益气汤,腰痛,患者,脾虚,腰椎间盘突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