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中的“玄牝之门”是个部位?想歪了!

“玄牝”、“玄牝之门”出自《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自古以来,读不懂此段强作解的人不少,闹出了不少笑话。

有人在某百科上一本正经这么解释“玄牝”,认为“具体所指其说非一,有天与地、鼻与口、上与下、父精与母血和肾、元神、黄庭中丹田、心之左右二窍等诸说。又有认为即玄关一窍,”然后又引所谓《悟真直指》:“谷神之动静,即玄牝之门也。这个门在人身为四大不着之处,天地之正中,虚悬一穴,开阖有时,动静自然,号之曰玄关一窍,又号之曰众妙之门。”又认为“玄牝,欲望也。欲望生则思想存。”

上述其实全都是不着调的胡说八道。

“牝”,即雌性,也即所谓母性,在这里以“万物之母”中的“母”的含义相通,其实指的是根源与终极。

因此“玄牝”,说白了就是“终极性的玄”。

那么,什么是“玄”呢?《道德经》第一章其实已经解释清楚了: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所谓“玄”其实就是一种“同”,一种“共性”,但这种“同”或“共性”,不是具象的,而是抽象的。是“有”、“无”之间的一种共性。

“有”与“无”有共性吗?它们存在相生关系。注意,这里不存在先后问题。第二章对此有明白阐述:

『 天下皆知

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也就是说这种“对立面的同一性”,或者说“矛盾的统一性”就是所谓的“玄”。

将表面上的对立消解,或矛盾进行解构,就是所谓的“玄同”,这在第五十六章非常明确: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因此,所谓的“玄牝”其实就是“玄之又玄”,也即“同一”的再“同一”,或“统一”的再“统一”。

而“玄之又玄”,即是“众妙之门”,也同样是“玄牝之门”,可这不是两个门,而是同一个门。

过去有学者写文章说,这反映了《道德经》的生殖崇拜思想,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谷神不死”中的“谷”,一般认为这里的“谷”是指山谷,“谷神”喻指空虚之性,恐怕有点类似佛家所说的“空性”,“不死”意思是不断灭。

这种理解是符合逻辑的。因为一切有相事物,在分析解构之后,至多是化为“虚无”,但是“虚无”是不可能再被“虚无”的,“虚无”本身也是一种“存在”,在这里“无即是有”。这种思维当然是非常精细幽微,是十分奥妙的,确实是一种“玄牝”,是一种“玄之又玄”,极为根本性的。

甚至谈论“天地创造”的根本,也不可能脱离这种思考,所以这是“天地根”。那么这种抽象的存在本性,有没有实际用场呢?有,“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虽然不是感官所感知的,但是其存在是真实的,并且其应用无穷无尽,结束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这章所指,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那个东西?
《道德经》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
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道德经》第1章
《道德经》第06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5至人无为情通万物
一解《道德经》(四-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