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弈“生动”用“奇险”,细读弘一书法制胜之法!
userphoto

2023.08.12 江西

关注

上周我们发布了《细读弘一书法》的上市消息,短短几日,毛边本即将售罄!

朴拙圆满,浑然天成。读弘一书法,总是能带给我们感动。而在书法本身的层面上,我们应该怎样去欣赏和理解弘一的字?有趣的一点是,在音乐和绘画上造诣极高的弘一,他的书法实践也暗合这些艺术的创作理路。《细读弘一书法》中,作者赵一新用他专业的眼光,从章法、字法、笔画一步步为我们拆解。

1920年十一月十九日《致刘质平信》

刘质平与老师弘一的关系情同父子。

出家后的弘一“以戒为师”,一般是不接受别人的资助、礼聘和宴请的。此信中刘质平为寄“三十金”,给恩师作生活费。这在他是赤诚报恩。

刘质平在东京读书时,精神一度濒于崩溃,是弘一、是李老师鼓励他:“君之志气甚佳,将来必可为吾国人吐一口气。”[1917年八月十九日信]

 弘一《致刘质平信》,1917年八月十九日(第一页)

更实际地为他筹措学费:“余虽修道心切,然决不置君事于度外。此款倘可借到,余再入山;如不能借到,余仍就职至君毕业时止。”[1918年三月廿五日信]

弘一视二人的关系“无不可尽言”。因此,刘质平用一生乃至生命,去保护弘一大师付与的珍贵藏品。

弘一《致刘质平信》,1918年三月廿五日

看此1920年的书件,不知书者是有意还是无意间留下了如此的章法面目,竟然让行距若有若无。

从字迹审视的方面说,字距有大于行距的所在,如第三行的“施”字之下、“感”字上下,第六行的“達”字等; 

同时有行距小于字距的所在,如第三、四行的“數”与“致”相邻,第七、八、九行中的“前”“捡”“海”贴近。

它们之所以能合群成篇,是由于在相对统一而分清的行距基础上作出的“畸变”(音乐术语),同时距小离大,都在一定的“阈值”(数学术语)中作“混沌”分布。

换句话说,它突破了历来以“气”串字成行为篇章的习惯,故邻行的字,互有借让穿插。

相对合于单独纹样类图案、冷抽象绘画的平面构成法,可称是一种以空间关系去置换时间关系的新鲜章法。

它需要书写者有较高的空间分布感、分布灵敏度——因是一字字、一行行写出来的,前面的疏密在后面什么地方、怎样呼应,是要随时随地迅速想好而下手的;若预先设计好再写,十之八九会弄僵。

为此,我们乐于强调:书法要多维创造,不妨扩大些绘画、音乐等姊妹艺术的修养,另增些中西文化的思想能量。

《灵芝二法门》

西画中有“统一、变化、整齐”三原则,弘一认为,它与中国书法完全相通。因此他强调作书“七分章法,三分字法”,部分必须服从整体。

晚年的弘一对于这一理念运用纯熟,表现在书体的繁简运用方面,从字群整体着眼,将特繁字化简,以协调全篇的面貌,轻松地表达疏瘦、清灵的境趣。

《灵芝二法门》一作,由于字型的简化,不仅避免了繁简的反差感,也避免了可能的琐碎。

其中,“範”的字头、“律”的右半,都用草字法;

“歸”字,用繁体中左旁较简字型;
“靈”字,干脆将中间三个口写成三点,“雨”首省了两点,“巫”部也以草法简化了。
整幅字讲究长线和短点的配合,“唯”之“口”写如两点,“得”字右上之“曰”也似两点。
相应的用点,“门”字原可只用一点,但竟多用了中间一上挑点,为什么呢?
假如只用一点,这个“门”字的简而直会欠缺合群性,显得孤单;多一挑点等于向繁靠拢些,与相伴图案纹样的“空间分割”情致易于呼应、抱团。 

就如同团体竞赛项目(如篮球、足球)里对每位队员要求在运动过程中葆有“全场感”一样。书家是书作的教练兼场上队长,同时还是场上每一个队员(每一个字)的灵魂。哪一样不难啊?

自己指挥、自己上场、自己裁判,不清醒不行,尤其是在其过程中、特别是写到一半而觉得还不错时;太清醒了也有问题,一或开始拘谨、拘束了,二或放松了、率意了,玩完!弘一在书写时,将理性和感性融汇无影,安能不让后学、后赏者钦羡、赞叹?

《灵峰警训》

弘一晚年的典型书作,尤喜欢在全篇的结体时普遍运用一些大块布白和笔画松紧组合中的大小留白,类似音乐节奏中用休止符、附点音及切分音。

如《灵峰警训》(1938年),其中一些上下结构的字“愈”“高”“靈”等,明显写成了上中下三层结构,而层与层之间的空白正好比作休止符,属于单位拍的八分休止吧。 

以此为时值——书法中笔画与笔画、部分与部分的空间值——来度量,“古”的上下差不多是八分休止符,而“品”字中的空间已大到四分休止符了。 

变化休止的时值,如“靈”字中间三个“口”写作一点、空开,再连写三点; 

这空开的地方类似一拍后加了附点,休止了半拍而后面几点连写,又如在三个乐音上用了连音线,其旋律节奏有进有止、有绵延,很生动。

特别是在“自”的中间短横写如点后,又让其右面与长竖留下一丝空隙,“警”字的左上“口”部写作两点与左顶两点呼应,

这一些小空隙,时值已为十六分休止或更短了。合在一起,节奏有自身规则的丰富变化,让整幅字的旋律三赏也无餍呢!

法国音乐家德彪西(1862—1918)曾说:“真正的音乐,就在这些静寂里。弘一书法之超逸的重要原因,也与“静寂”——布白有关吧?

细读弘一书法

赵一新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3年7月

定价128元,新品优惠限时75折

限量毛边本200册,售完无补

《普劝同发五言联》

此联书于1938年春,正中寓奇,庄中出险,妙在无痕。

就章法看,上下联表面上字距各自为政,平均分配,实际似考虑过上联有字形本身较短的“仁”字的因素,因此,让上联五字的总长度短于下联,

即“普”低于“同”,“者”高于“意”,再加上对各字长短的微调,整联的留白就协调而不见机心。

就结体看,表象为周正、端庄,实质有出险、寓奇的地方。

以“者”为例,其奇险的地方在于,上部用了一长撇,“日”部又居下写,中间的左右有了两块留白,字会不倒吗?

巧妙的是,这长撇会使左下部分量偏重,这就将上面一竖偏左写,让左上部不至于太轻。更得力的是,让整个“日”部偏右写,压住此字的右下角。这就不仅使它重心归正而稳健了,并有了动而返静、静有动势的风度。

再看上下结构的“慈”“意”的奥妙。将它们分上、中、下三个结构部分来审视,两个字都给人以不对准中轴线顺直作对称形的疑问,中间的结构部分都在中轴线的偏左处位置上。
那怎么平衡呢?“慈”字,有鉴于草字头的两点、一横稍偏右,或者说因为两点靠右落笔,右上角已够重了,所以下面“心”部也稍偏重右部,这就简单地借正了。

“意”字稍复杂,上部的最后一横又长、又横向右面较多,因此中间的“日”部铤而走险,较明显偏左写,而“心”部除了较对准“立”向左弯的中轴线之势写,还稍加重左点和卧钩的上端,以压住左下角,可以长呼气了。

比照下棋,书法的对手是自己,生动是要自己提出奇险要求,并由自己去制胜的。只求稳当,似乎是没把自己当对手,或者是不敢对具备一定功力的自己挑战,那就再读读大师的这副对联吧!  

(摘自赵一新《细读弘一书法》,有删节)



细读弘一书法

赵一新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3年7月


新书推荐
|细读弘一书法|
赵一新/著
▽点击图片扫码即可购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书法怎么欣赏?到底好在哪里?
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一幅书法的好坏?
写于竹林 | 第106天
李叔同,一生极致归平淡
“弘一体”好在哪里?鲁迅: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幸甚!
书法入门的基本步骤(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