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临课 | 梦回魏晋——张荣庆临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作者按 从书法史中诸多成功的书家范例来看,临摹乃必由之路。当下有些人反对临摹。他们实际上反对的不是临摹本身,而是某些不正确的方法,或者无法认同他人的主张。其实都说临摹,但各有各的实施方法、各有各的主攻方向,没有必要定于一尊或统一口径。书法从来都是各自朝圣的路。有的人也许会声明自己从不临摹,只是浏览、阅读而已。但这实质上是属于读帖的环节,乃广义上的“临摹”。而狭义的“临摹”主要是指手的熟练过程。除此之外,还包括眼、心都要调动起来,做到心、手、眼三者可以同步协调,直至融为一体。毫无疑问,眼和心有时比手更重要,因为手下欠功夫可以通过苦练来弥补,而审美的提升则非常难。学习书法必须始终要眼高手低。有这样一个落差存在,才能不断进步。当然,临摹的最终效果取决于个人,所谓“学书贵在法,而其妙在人”。毕竟学书法是个体之事,有种种的不确定性。有鉴于此,选取一些名家的临作作为参考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依照我以往的习惯和主张,选择对象时我会非常审慎,一般会选取已过世的书家;但为了更好地“接地气”,这次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十数位当代在某种书体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书家(排名不分先后)。经过他们的同意,针对各自精心的临作我稍加分析。为避免过度诠释,我会留有一定的解读空间——其中的玄妙和意趣,读者可以各自体悟——旨在倡导一种熟悉和领悟经典的风气。




  张荣庆先生虽然年近八十,然精神矍铄。我戏称他为“80后”。他和我同属牛,大我三轮。在他身上时常表现出一种平平淡淡、不争不夺、宠辱不惊的自信。这是一种韧性。人生是一次长跑,书法是一场马拉松,需要的都是这种韧性。我对张先生印象最深的几件事,可以概括成三点:一是坚持学术研究,从思想上来引领和提升,看准时风,但从不为时风所动,一贯有自己的审美喜好;二是倡导“上巳雅集”,这业已成为当代书坛的一个“品牌”,力主弘扬经典,重塑经典意识,但从不扯大旗、推销自己的主张,而是倡导学习古人、取法古人,尤其是弘扬“二王”一脉,树立了正气;三是言行合一、知行合一,一贯秉持个人的艺术主张,一丝不苟,几十年如一日地付诸实践,临池坚持不懈。我曾几次到他的工作室,见到很多临摹日课。即使是一些纸头残边,他也舍不得扔,而是写成很多小作品,怡然自乐。这是一种非常谦和的心态,是值得后学体会和崇敬的境界。在我看来,正是这种心境成就了张荣庆先生。

  在同他的多次交流中,我明确地感受到一个信息:坚持临摹经典,强调“取法乎上”。此处这幅临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便是力证。款字中有时间“乙未中秋”。“乙未”是2015年。中秋节尚不停笔,足见张先生之勤奋。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拓片


张荣庆临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此临作共有四个“板块”。中为正文临作,笔笔到位,偶有漏字,自然添加。对《洛神赋十三行》原刻漫漶之处,小心标注补漏,可见其熟练和细致之处。右侧为随意节临,左侧乃心得体会,下方为补充说明,极其随意。这四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件临作虽然临摹得非常严谨,但对照原作来看,差别较大。这在左侧款字中有说明:“余近年力学小楷,主宗‘二王’,而以玩味《十三行》受益最多。此帖体势开张,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宽宽窄窄,欹正相间,自然有致;用笔则遒劲爽利,正所谓沉着痛快。余临帖不喜一笔一画照猫画虎,悉依个人体悟取其大意而已。”这段话前面主要谈对《洛神赋十三行》的理解,后面阐述了个人临摹的宗旨。

  对照原作和临作来看,虽然形不似,但做到了神似,“取其大意”,不拘于原貌。因为张荣庆先生此时的个人风格已经成熟,自出心象,有法无法;但其用笔、结字和气息、神韵,无疑以魏晋为指归。其作品用笔遒劲爽利,结字跌宕,体势开张。需要说明的是,此作结字处理增加了一些魏碑的写法,然淡化刀痕,求其趣味,书写意味更浓,尤其是追求古雅的气息,见证了先生的审美宗旨和学书主张。

  款字最末一句尤为重要,阐明了临摹的目的——不为临摹而临摹:“且以为帖上之字,皆可发挥变化,以灵活运用于创作为目的。”我个人一贯反对将临摹和创作割裂开来。“创作”其实是今人不断解释出来的一个概念。古人临即是创,创即是临。今人则少了一个“日常书写”的自然过渡。所以古人能够自然衔接,最终水乳交融;而对今人来说,难免刻意。当然,还有太多的功利因素造成了负面影响,比如展览和应酬。要消除这种刻意,必须回归自然书写。从张荣庆先生的临摹实践可以看出这一点。

  临摹贵在坚持。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而后持之以恒地付诸实践,最终提升到学术和审美的高度,一定会走向成功。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家书法《洛神赋》
《洛神赋》这般写,遒劲婉丽 !
东晋第一小楷,原石也漂亮!
第二届兰亭奖得主张强,师从名家张荣庆,书作平和简淡朴实自然!
行书《洛神赋》书法日课:于是洛灵感焉
赵孟頫 · 书法《洛神赋》,这字写的太惊艳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