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行学说的起源于发展
国学在线2020-11-14 14:00负责人,北京乾圆国学文化研究院,内容评审官
关注
关于五行学说的产生与起源,易学界、哲学界各有其词,难以统一,其主要观点是:
1、易学界的观点
易学界认为,五行学说的产生,很可能与阴阳学说是同步的。《周易·说卦传》把五行纳入到阴阳八卦体系之中,言:帝出乎震(“震,东方也”),致役乎坤(“坤为地”),说言乎兑(“兑,正秋也”,西方也),战乎乾(“乾为金”,“西北之卦也”),齐乎巽(“巽为木”,“东南也”),相见乎离(“离为火”,“南方之卦也”),劳乎坎(“坎者,水也,正北之卦也”),成言乎艮 (“艮,东北之卦也”)。这就是《说卦传》把五行 ( 木、火、土、金、水)、四方四隅(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及四时(春、夏、秋、冬)一并纳入到八卦之中。若将时间、空间均融入阴阳、五行、八卦之中,即产生了“五行”。但这一理论虽新颖但不甚完整,尚有以下不足之处。
(1)在八卦与五行对应方面,只明确提出乾为金,巽为木,离为火,坎为水。近似地提出艮、坤为土(按因山、地基本上都是土,故以土论),而没有提出震为木、兑为金。
(2)从方位来看,这是个后天八卦图,只提出八卦对应四方四隅,而未涉及五方(东西南北中)中央土的概念。
(3)在四时(春、夏、秋、冬)方面,只明确指出兑秋,其他仅是蕴含而已。不难看出,方位和时令(即空间和时间)是建构阴阳——五行——八卦体系的结合点。
经过汉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易医相通的《黄帝内经》、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以及汉易等历代易学著作的整理和发挥,阴阳——五行——八卦系统才得以完善。
2、史学界的观点
史学界认为五行学说的创始人是孟子。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讲:“孟子是五行学说的创始者,孟子有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由尧舜至于汤五百年有余岁……由汤至于文王五百年有余岁……由王至孔子五百年有余岁……近乎五行推运的说法。比孟子稍晚时期的邹衍,扩大了五行学说,成为阴阳五行家。”说五行学说是孟子发明的,并没有确切证据。这一点,范文澜自己又否认了自己的说法。他在同一书同一篇中又讲墨子不信五行,驳斥占卜术用五色青龙定吉凶,足见东周时五行说早已通行了,至邹衍特别发挥。孟子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而东周时就有五行学了,由此可知,五行学显然不是由孟子发明的。有人还说,五行学是汉朝董仲舒创立的,看来更不对。
3.哲学界的观点
哲学界认为五行学说创立于西周初年至战国时代。巫白慧、王镰则认为:“五行的明文见于《尚书·洪范》(相传为西周初年文字,据近人考证可能是战国时代所作)。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墙(见《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影响》)。”可见五行学说的起源,仍是一桩疑案,有待进一步研究。
阴阳——五行——八卦系统的特征
阴阳——五行——八卦系统经历代改善后,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八卦与五行配套。乾为阳金,坤为阴土,坎为水,离为火,震为阳木,巽为阴木,艮为阳土,兑为阴金。
2.八卦与五行都分阴阳,遵循阴阳之道。如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硬而高,喻为森林之木),乙为阴木(软而矮小,喻为花草之木);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烈,似太阳之火),丁为阴火(柔,似灯盏之火);戊己同属土,戊为阳土(向阳高燥,称大地之土),己为阴土(背面低湿,称田园之土);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硬,为斧钺之金),辛为阴金(软,为道饰之金),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多,为大海之水),癸为阴水(少,为雨露之水)。依此类推。《黄帝内经·素问》说得好,“阴阳者,万物之纲纪”。
五行的特性
五行中的“木”具有生发、发达的特性;“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朴素地分为五类,将具有相似属性的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并在五行属性的基础上,运用五行规律解释和说明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及变化。
1.五行生克
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促进着事物的发展与变化。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生克规律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抑制的意思。
(1)五行相生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2)五行相克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克,像阴阳一样,构成了事物的对立与统一。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没有克就没有事物的平衡与协调。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就要求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3)五行亢乘亢乘是反常现象, 事物盛极则为亢、为太过。凡事物亢极则乘,强而欺弱,这叫作乘。事物亢极,太过,往往易折,如玉硬则碎,钢太刚则折。
(4)五行反侮反克为侮, 即受克的一方反过来克。例如,本来是火克金,现在金旺火衰,金反克火。这种逆克叫反侮,这是一种反常现象。
2.五行的旺、相、休、囚、死
五行在一年五季(春、夏、秋、冬和每个季节末月的“四季”)中会发生周期性的强弱变化, 由于相生相克的结果,会出现旺、相、休、囚、死五个状态。其歌诀为:当令的旺,我生的相,生我的休,克我的囚,我克的死。
从五季看五行的生态。
春:火旺 火相 水体 金囚 土死
夏:火旺 土相 木休 水囚 金死
秋:金旺 水相 土休 水囚 木死
冬:水旺 木相 金相 木囚 水死
“四季”:土旺 金相 火休 木囚 水死
由此概括出五行的五季生态。
木:春旺 冬相 夏休 “四季”囚 秋死
火:春旺 春相 “四季”休 秋囚 冬死
土:“四季”旺 夏旺 秋休 冬囚 春死
金:秋旺 “四季”相 冬休 春囚 夏死
水:冬旺 秋相 春休 夏囚 “四季”死
若用五行的五季生态分析某人的生辰八字,大概可以看出是当令得时,还是不逢时。例如,同是生在夏天,若日干是壬水,那就是被囚而不得时;若日干是丙火,那就是当令得时了。
建筑风水学的实用五行观
建筑物作为建筑空间,有不同的方位,各方位有不同的五行;不同的时间,亦有不同的五行;不同的人,亦有不同的五行。所以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方位,则有不同的五行作用,即有吉凶之别。例如,住宅可按八卦分为东四宅、西四宅,而居住在该建筑的主人按命卦又可分为东四命、西四命。建筑风水学(如《八宅明镜》)根据八卦五行及其相互的生克关系,可判断出该人在建筑物内各方位的吉凶,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半小时读懂阴阳与五行
堪舆知识第二篇:什么是五行?八卦和五行的对应关系是怎么样的?
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国古代哲学(一)
五行说(全理论)
常用风水阵法~主要阵法
周易入门选修课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