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后营改增”时代地税更显作为

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已正式实施。作为承担此次攻坚任务的地税部门冲锋在前,毫无保留地倾尽所有,为营改增税制顺利转换立下汗马功劳。为此,国家税务总局王军局长对地税系统在这项改革中取得的工作成效点了一个大赞。

但是,社会上乃至税务系统内部对“后营改增”时期地税部门何去何从有些模糊认识。有些人认为营改增试点工作就是税种之间的简单划拨,等同于地税部门工作量的减少了;有些人认为地税部门失去了营业税“半壁江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削弱,地位不重要了;有些人认为地税部门缺少有效管理手段,征管工作难度大了;有些人认为地税部门辛苦多年建立的主体税种说没就没,前景堪忧了;甚至有些单位认为地税部门对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已经“移交”,代征的工会经费等基金(费)也要移交了……凡此种种,将对地税部门工作人为制造压力,对地税干部思想和工作造成极大的困扰,不利于并阻碍地税事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舆情反映的问题和表现,我们怎么办?这是摆在每个地税部门和地税人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诚然,营改增后,以营业税为基础的地税征管链条断了,地税部门面临着税收总量进一步缩小、管理手段大为弱化、管理模式失去抓手等一系列挑战。但我们应当看到,无论当前税制如何转换,地税机关依法行使的征收主体地位没有变,征管的客体对象性质没有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没有变,肩负为国聚财的重任没有变。地税部门仍有10余个税种和基金(费)需要管理,难度大了、标准高了、要求严了、考验更多了。这其中,我们不是没有作为,而是更显作为,必须奋发有为。一方面,各级地税部门和人员必须适应形势,统一思想,要充分认识到营改增试点是国家大政方针,容不得半点含糊;充分认识到营改增后期地税工作压力更大,容不得半点松懈。要切实转变税收管理观念,变“请进来”为“走出去”,优化外部发展环境,直面各种复杂的社会舆情,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及时化解。另一方面,齐心协力重构“后营改增”时代地税组织、机构、管理体系配置,在建立和完善有效控制地方税(费)流失的制度设计和抓好国地税合作、相互代征税款等税收关键源泉控管的同时,着力建立以财产行为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体系,强化智能信息管税;着力建立以地方政府支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属地化自然人税源管理体系,深化社会综合治税;着力建立以纳税信用等级结果运用为抓手的“银税互动”税收合作体系,固化税收信用作用;着力建立以呼应纳税人需求的税收专业化服务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优化纳税服务举措;着力建立以地方基金(费)征收管理体系,量化地税社会责任。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地税部门一定能克难奋进,在第二次创业中取得更加出彩的成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营改增后地税管理的“抓手”在哪儿
中国税务网----营改增后征管模式变化分析
 关于营改增后的地税
"大财政"胎动 营改增推广提供国地税合并契机
地税征管:从“以票控税”迈向“信息管税”
国地税合并利于税收一体化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